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0篇
数理化   7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51.
提出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润燥止痒胶囊中大黄素大黄素甲醚含量的方法。样品经甲醇-盐酸(10+0.3)混合溶液加热提取水解30min,采用Hypersil ODS 2C18色谱柱为分离柱,以不同体积比混合的甲醇和磷酸(0.1+99.9)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54nm。大黄素大黄素甲醚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2%和99.7%。  相似文献   
52.
大黄素为起始原料经过Williamson醚合成,乙酰基保护,氧化,脱乙酰保护合成5个新型的6-烷氧基大黄酸4a~4e.对比研究了微波反应和常规反应对中间体3-烷氧基大黄素合成产率的影响.比较了在合成关键中间产物3a~3e时不同氧化体系对反应产率的影响,找到了最佳的氧化条件.所有目标化合物的结构都通过IR,1HNMR,MS和HRMS进行了表征.对目标化合物4a~4e进行了抑菌活性测试,结果表明随着取代烷氧基链的增长,抑菌活性呈规律性变化.  相似文献   
53.
白小红  魏雁声 《分析化学》1997,25(7):822-824
利用高灵敏度的气溶胶OT/环己烷/水反相胶束增稳定温荧光法,研究了中草药有效成分大黄素的荧光性质。并在最佳的实验条件下,将该法应用于血浆中痕量大黄素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54.
采用荧光猝灭和红外光谱方法考察了两种大黄蒽醌类化合物(大黄酸和大黄素)与模型蛋白牛血清白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大黄酸和大黄素主要通过静电作用与牛血清白蛋白形成基态化合物,从而使其内部荧光猝灭,并获得了二者相互作用的结合常数、结合位点数及大黄酸和大黄素与色氨酸结合的空间距离.金属离子对这两种大黄蒽醌类化合物与牛血...  相似文献   
55.
在25 ℃条件下,利用毛细管电泳法测得β-环糊精与芦荟大黄素在pH=9.7、浓度为0.015 mol/L的硼砂缓冲溶液中的包合反应平衡常数为27.5 L/mol. 由于芦荟大黄素具有强疏水性,故其与环糊精的结合力应属于疏水作用力.  相似文献   
56.
建立了电堆积富集-非水毛细管电泳同时分离测定中药虎杖中的大黄素、白藜芦醇和虎杖苷的新方法.对各种影响因素做了系统的研究,确立了中药虎杖中3种有效成分的最佳电堆积和分离条件,以甲醇为非水介质,30mmol/L NaAc-4 mmol/L NaOH-2 mmol/L CTAB溶液为背景电解质,运行电压为-25 kV,在220 nm波长下紫外检测.该法已应用于中药虎杖中大黄素、白藜芦醇和虎杖苷同时分离测定.  相似文献   
57.
Rhubarb is an important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and its genins such as aloe-emodin have been widely used in the field of antibacterial, antivirus, antitumor and antibacterial immunity1,2. Chrysophanol and physcion are the effective components for dec…  相似文献   
58.
用停留技术研究了大黄素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结合反应的动力学.发现在25℃,pH10.0时结合在场100ms即可达到平衡.大黄素等7种蒽醌及黄酮类化合物与BSA 结合后,可见区最大吸收波长红移.吸收强度增加. 荧光光谱研究表明. 这些化合物对BSA荧光有很强的猝灭作用.根据猝灭结果, 求出了它们与BSA 的结合常数, 并基于Forster非辐射能量转移机理,计算了它们的第一结合部位与BSA中212- 色氨酸残基的距离.提出了蒽醌及黄酮类化合物与BSA形成复合物的结构模型.  相似文献   
59.
1引言 虎杖为蓼科植物虎杖(Polygonum cuspidatum Sieb et Zucc.)的根茎。虎杖的主要有效成分是芪类(二苯乙烯类)化合物和葸醌类化合物。芪类化合物主要包括属多酚类的白藜芦醇及白藜芦醇苷(虎杖甙);葸醌类主要含大黄素大黄素甲醚和大黄酚等。芪类和葸醌类化合物的测定方法有薄层扫描法、HPLC法、气相色谱法、电动毛细管色谱法和分光光度法等。其中分光光度法具有设备简单、操作方便等优点,因而易于推广使用。实验对芪类和蒽醌类化合物紫外吸收和可见吸收光谱进行了考察,发现这两类化合物的紫外吸收峰重叠严重。为了消除这一影响,通过改变pH等介质条件,可以使重叠谱峰分离,并采用导数分光来提高分辨率,实现了芪类化合物分光光度法的直接测定,并利用该碱性溶液在可见光谱区测定葸醌类化合物含量。  相似文献   
60.
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并测定了决明子中芦蔡大黄素大黄素,建立了该中药中芦蔡大黄素大黄素分离,测定的色谱方法。色谱条件:ODS柱,甲醇-水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23nm。本研究为决明子的质量评价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