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23篇
数理化   209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01.
制备了2个含有叠氮根和硫氰根配位单元的3,4-双咪唑噻吩(L)的锰(Ⅱ)配位聚合物[Mn(L)(N32(H2O)]n1)和[Mn(L)2(SCN32]n2)并报道了它们的晶体结构。化合物12是通过3,4-双咪唑噻吩与四水醋酸锰反应,同时分别引入过量的线性三原子阴离子(N3-和SCN-)以取代醋酸根作为抗衡离子制备而得。单晶结构分析表明12具有相同的无限二维链状空间结构,但是由不同的44元的[Mn6(L)4(2N32]和36元的[Mn4L4]大环单元结构组成。此外,配位聚合物1中的叠氮根分别采用端基单齿和桥联双齿的配位方式,而配位聚合物2中的硫氰根仅以端基氮原子与Mn(Ⅱ)离子配位。  相似文献   
102.
吴镇  朱晨 《有机化学》2020,(3):808-809
化学键选择性断裂与重组是有机分子骨架重塑的基础[1],官能团迁移反应是实现化学键断裂以及形成的重要方式[2~4].虽然已知众多官能团都可以发生迁移反应并且相关研究也取得显著发展,但是叠氮基团的迁移反应报道仍然极为有限[5].到目前为止,仅有Winstein小组于1960年报道了首例烯丙基叠氮的[3,3]-σ重排反应;但是,该反应中生成的是一组异构体混合物,因此缺乏合成上的实用性(Scheme 1A)[6].2017年,Topczewski小组[7]对这一反应的选择性进一步研究:利用Sharpless双羟化反应动力学拆分方式,实现了选择性的1,3-烯丙基叠氮重排反应,得到了单一的异构体产物.  相似文献   
103.
基于DFT-BS方法,在不同泛函方法和基组下研究μ-1,1叠氮、4-叠氮苯甲酸、溶剂共配的叠氮铜配合物[Cu2(4-aba)3(N3)3(CH3OH)3]2-的磁学性质。结果显示,在B2PLYP/TZVP水平下计算得到顺磁中心间的磁耦合常数为33.48 cm-1,与实验值33.80 cm-1最吻合,可准确描述其磁学性质。配合物[Cu2(4-aba)3(N3)3(CH3OH)3]2-的分子磁轨道主要贡献来自于顺磁中心Cu(1)、Cu(2)的3dx2-y2轨道、N3-离子的π型轨道、4-叠氮苯甲酸的π型轨道和溶剂甲醇氧原子的p轨道。在4-叠氮苯甲酸共配的叠氮铜配合物中引入共配溶剂水及醇类,随溶剂R基供电子效应的增加,反铁磁性部分对磁耦合常数的贡献减小,其磁耦合常数J值随之增大。  相似文献   
104.
An efficient and practical route to synthesize (2S,3S,4R)-2-azido-3,4-O-isopropyllidene-1,3,4-octadecanetriol from D-galactose in 18% overall yield was described, which required ten steps of reactions and only four times column chromatography purification.  相似文献   
105.
106.
阎红  管晓培 《应用化学》1997,14(4):96-98
1,9-二叠氮基-2,2,8,8-四硝基-4,6-二氧杂壬烷的合成及性能阎红*管晓培(北京工业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系北京100022)(北京理工大学化工与材料学院北京)关键词叠氮化合物,含能增塑剂,合成,离去基团,性能评价1996-09-23收稿,1...  相似文献   
107.
以4,4',6,6'-四叠氮基联氨-1,3,5-三嗪(TAHT)为原料,经三氯异氰尿酸(TCI)、二氯异氰尿酸(DCI)、二氯异氰尿酸钠(SDCI)、二溴异氰尿酸钠(SDBI)、N-氯代丁二酰亚胺(NCS)、N-溴代丁二酰亚胺(NBS)、氯气(Cl2)、液溴(Br2)、次氯酸钠(NaClO)等氧化联氨键形成偶氮键合成了4,4’,6,6’-四叠氮基偶氮-1,3,5-三嗪(TAAT),产率72%~93%.通过FT-IR,13C NMR,MS,元素分析等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考察了不同氧化剂对氧化联氨键形成偶氮键反应的影响,验证了TAHT氧化合成TAAT的机理.通过DSC、程序升温FT-IR等测试结果,提出了TAAT的热分解机理.  相似文献   
108.
A novel azide-bridged copper(Ⅱ) coordination polymer, [Cu3(NITpPy)4(N3)6]n (NITpPy = 4-pyridyl-4,4,5,5-tetramethylimidazline-3-oxide-1-oxyl), was structurally and magnetically characterized. It crystallizes in the triclinic space group P with a = 7.6932(10), b = 14.5556(19), c = 16.122(2) , α = 108.443(2), β = 95.251(2), γ = 104.236(2)°, V = 1631.7(4) 3, C48H64Cu3N30O8, Mr = 1379.87, Z = 1, Dc = 1.404 g/cm3, μ(MoKα) = 1.041 mm-1, F(000) = 713, the R = 0.0510 and wR = 0.1185 for 4285 observed reflections with I > 2σ(I). X-ray analysis reveals that the Cu(Ⅱ) ions are linked by nitrogen atom of μ1,1 azido ligands to form a Cu-Cu-Cu unit. The units are linked by μ1,3 azido ligands through a bridging style to form a one-dimensional coordination polymer. The variable-temperature magnetic susceptibility data of the complex show ferromagnetic interactions in the complex.  相似文献   
109.
建立了气相色谱法测定1,5-二叠氮基-3-硝基氮杂戊烷纯度标准物质中微量二氯甲烷、二甲基亚砜、1-羟基-5-叠氮基-3-硝基-3-氮杂戊烷含量的方法.样品以四氢呋喃作为溶剂进行溶解,采用RTX-1毛细管色谱柱(30 m×0.32 mm,5μm)和程序升温进行分离,外标法定量.线性相关系数(r)为0.999 0~0.99...  相似文献   
110.
利用光解芳基叠氮化合物得到单重态氮宾,运用纳秒瞬态吸收光谱、瞬态共振拉曼光谱实验手段,辅以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研究了4'-硝基-4-联苯氮宾在乙腈和水溶液中的光化学反应中间体。实验结果表明,在非质子溶剂中, 4'-硝基-4-联苯氮宾发生系间窜越反应生成三线态氮宾;在质子溶剂中,单重态氮宾可被质子化产生氮宾离子。与4-联苯氮宾和氮宾离子相比,硝基对单重态氮宾系间窜越反应路径影响很小;降低了氮宾离子与水和叠氮阴离子的反应活性,却提高了其与鸟苷的反应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