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1篇
  免费   66篇
  国内免费   154篇
环境安全   1011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62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62篇
  2007年   65篇
  2006年   63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01.
Fenton试剂处理有机氯农药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研究了Fenton氧化法预处理有机氯农药废水的反应特性.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氧化反应各种影响因子的最佳操作条件.在此条件下,废水1、2的COD去除率分别为47.8%和87.9%;色度去除率分别为84.4%和99.4%.Fenton试剂处理后,2种废水的可生化性也得到了提高.在各影响因子与COD去除率的关系曲线基础上,分析了废水中各影响因子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102.
103.
回用生活污水的电化学消毒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相似文献   
104.
Fenton试剂在乳化液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Fenton试剂处理乳化液废水,通过试剂在不同配比条件下对废水处理效果的实验比较,选择了最佳反应条件,废水处理后的COD测量结果表明,反应处理在实验室可行。  相似文献   
105.
Fenton-混凝法处理焦化废水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Fenton预氧化-混凝法联用技术处理焦化废水进行了研究,探讨了Fenton氧化阶段H2O2投加量、混凝阶段pH值以及混凝剂投加量等因素对焦化废水COD去除率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处理条件.结果表明,Fenton预氧化-混凝法处理焦化废水取得了良好效果,COD去除率达97.5%,为该工艺实际处理焦化废水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06.
研究了微波辐射下Cr(VI)-H2O2催化降解甲基橙溶液的行为,探索了微波功率、微波辐射时间、pH值、H2O2浓度、Cr(VI)等对甲基橙溶液脱色率和COD去除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Cr(VI)-H2O2能形成类Fenton体系;微波辐射可提高H2O2产生羟基自由基(·OH)的效率。1000 mg/L的甲基橙溶液,在Cr(VI)浓度为10.0 mmol/L、pH值为2.5、H2O2浓度为20.0 mmol/L、微波功率为700W下加热2 min,甲基橙溶液的脱色率为99.2%,COD去除率为82.8%。  相似文献   
107.
近几年来,我国对环境保护这一方面越来越重视,但是总体来说还是存在一定的污染问题,例如地表水污染问题。面对严峻的环境污染问题和生态平衡问题,我国的环境保护和监测任务十分艰巨,所以总磷TNT试剂对地表水的环境监测对于环境保护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本文就总磷TNT试剂应用结果能够满足地表水环境中总磷监测的准确度和精密度要求展开研究讨论。  相似文献   
108.
本文研究了不同浓度的无机氮对锥状斯氏藻(Scrippsiella trochoidea)生长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NO3-N更适于锥状斯氏藻的生长,而NH4-N更容易被藻细胞吸收。两种不同氮源对于锥状斯氏藻单位细胞内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都表现为随着氮浓度升高而降低。但不同种氮源的影响在不同氮浓度、不同生长期时有差异,如90 μM的NH4-N在藻类的指数生长期能促进抗氧化酶活性,10 μM的NH4-N在藻类生长的平台期期能促进抗氧化酶活性,而相同浓度的NO3-N没有这种作用,其他生长期时两种氮源对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差别不大。这可能和锥状斯氏藻对NH4-N的优先利用有关。  相似文献   
109.
尿素对中国近海3种典型赤潮藻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实验室一次性培养的方法,研究了尿素对中国近海3种赤潮藻---球形棕囊藻(Phaeocystis globosa)、锥状斯氏藻(Scrippsiellatrochoidea)和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这3种赤潮藻均能利用有机氮源尿素生长,且表现出明显的浓度效应:当尿素浓度介于0~8.82μmol.L-1(以N计,下同)时,3种赤潮藻的比生长速率均较低,细胞密度也较低,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当尿素浓度大于8.82μmol.L-1时,这3种赤潮藻表现出明显的生长效应.然而,3种赤潮藻适宜生长的尿素浓度并不一致,当尿素浓度分别为882、8820和8820μmol.L-1时,球形棕囊藻、锥状斯氏藻和中肋骨条藻分别达到最大比生长率0.76、0.54和0.66d-1.将3种赤潮藻在不同尿素浓度下的最大比生长速率用Monod方程拟合,得出球形棕囊藻、锥状斯氏藻和中肋骨条藻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条件下的最大比生长速率和半饱和常数分别为0.73、0.47、0.63d-1和12.36、21.83和20.34μmo.lL-1.由此可见,这3种藻能够利用有机氮源尿素,无疑扩展了其氮营养来源,在无机氮源缺乏时,具有竞争优势.相比较而言,球形棕囊藻对尿素的亲和力最高,在低浓度尿素条件下,球形棕囊藻具有较高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10.
通过采取走访村民、野外实地调查、采集标本、拍摄实物、专家鉴定相结合的方法,初步调查清楚了纳板河保护区现有野生药用植物173科、457属、584种,在对这些野生药用植物的多样性、药用部位、使用方法、功效、利用现状、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后,提出该保护区野生药用植物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