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176篇
  免费   7145篇
  国内免费   4212篇
工业技术   66533篇
  2024年   214篇
  2023年   923篇
  2022年   1473篇
  2021年   1827篇
  2020年   1892篇
  2019年   1596篇
  2018年   1404篇
  2017年   2037篇
  2016年   2123篇
  2015年   2337篇
  2014年   3275篇
  2013年   3247篇
  2012年   4093篇
  2011年   4415篇
  2010年   3264篇
  2009年   3362篇
  2008年   2999篇
  2007年   3795篇
  2006年   3546篇
  2005年   2905篇
  2004年   2455篇
  2003年   2251篇
  2002年   1799篇
  2001年   1485篇
  2000年   1442篇
  1999年   1176篇
  1998年   903篇
  1997年   803篇
  1996年   737篇
  1995年   583篇
  1994年   502篇
  1993年   340篇
  1992年   274篇
  1991年   203篇
  1990年   201篇
  1989年   215篇
  1988年   127篇
  1987年   63篇
  1986年   40篇
  1985年   40篇
  1984年   34篇
  1983年   23篇
  1982年   20篇
  1981年   15篇
  1980年   14篇
  1979年   9篇
  1978年   4篇
  1959年   14篇
  1955年   4篇
  1951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91.
地壳应力场和密度场资料在油气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依据卫星轨道摄动测量结果反演的地壳区域构造应力场和密度场资料,可圈定油气区域构造圈闭和储集油气的低密度层。计算绘制了闽江口扇形洲区域构造应力场和密度卫星遥感图,图上显示出东海近海闽浙中拗陷含油气带与温东丽水油气构造带相接,敖江口官岭与闽江口川石储岛沥青苗等迹象都在此范围内,在闽江口扇形洲东部沿海沙泥沉积区,邻区东海宽长带深厚海沙软泥沉积区及本区北部罗源湾,用大地电磁CSAMT检测到1000-3000m深度范围内的低阻率地层,与本区卫星遥感图图低密度场相符。  相似文献   
92.
无掩模激光干涉光刻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一种不用掩模的光刻技术———激光干涉光刻技术的基本原理,给出了干涉光刻技术的主要特点及一些可能的应用,并对实验系统和初步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激光干涉光刻具有大视场和分辨率高和视场宽等优点。  相似文献   
93.
激光加电磁场诱变滇稻“三角大香糯”的育种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He-Ne激光(1.5 mW,632.8 nm)辐照加电场磁场(电场强度1.2×106 m/V,2.0×106 m/V;磁感应强度4.8 T)激发处理了云南姚安三角大香糯稻种.通过育种和田间试验发现,多数处理种子仅产生非基因变异的表型变化,仅有5株发生性状变异.  相似文献   
94.
铁电存储场效应晶体管I-V特性的物理机制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讨论的模型主要描述了铁电存储场效应晶体管(FEMFET)的I-V特性。从理论结果可反映出几何尺寸效应和材料参数对晶体管电特性的影响。传统的阈值电压的概念巳不再适用,由于铁电层反偏偶极子的开关作用,自发极化的增加对存储器的工作状态产生很小的影响。该模型可用于设计和工艺参数的优化,并由直观原型的方法得到了验证。  相似文献   
95.
An experimental arrangement has been developed for measuring the transient temperature responses and the thermal diffusivities of foil materials in the range of 10 to 300K by using the optical reflectivity technique. The cryogenic system with optical windows is designed to provide temperatures from 10 to 300 K. The front surface of a foil specimen is heated by a pulsed Nd:YAG laser. In situ measurement of the reflectivity of a continuous-wave He–Ne laser at the rear surface is conducted on the microsecond time scale. Using the temperature dependence of reflectivity, the transient temperature response is deduced. The thermal diffusivity is obtained by fitting Parker's formulae to the experimental data on temperature rise. Stainless-steel foils are chosen as samples and are studied in the region from 10 to 300 K. The accuracy is examined by comparing the present results with the theoretical temperature responses and thermal diffusivity data from the literature. Good agreement is observed.  相似文献   
96.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dielectric breakdown characteristics of oil and oil‐impregnated paper for very fast transient (VFT) voltages. Blumlein circuits generate VFT voltages of 60 and 300 ns in a pulse width that simulates disconnecting switching surges in gas‐insulated switch gears. We measured the breakdown voltages of needle‐to‐plane, plane‐to‐plane oil gaps and several pieces of paper between plane electrodes for VFT and lightning impulse voltages. The measured data were formulated in V‐t characteristics and Weibull probability distributions. The inclination n of V‐t characteristics of insulating paper is 150, which is less than n = 13.7 of the plane‐to‐plane oil gap in the VFT time range. The shape parameters of Weibull distribution obtained in this study show that the scattering of breakdown voltages of paper is much less than that of oil. © 2002 Wiley Periodicals, Inc. Electr Eng Jpn, 141(4): 16–24, 2002; Published online in Wiley InterScience ( www.interscience.wiley.com ). DOI 10.1002/eej.10043  相似文献   
97.
������Ȼ����̽ȡ�õ�ͻ��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鄂尔多斯盆地油气资源丰富 ,目前已累计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 1 18× 10 12 m3 ,成为了中国第一个天然气探明储量超过万亿立方米的大气区。长庆油田作为盆地勘探的主体 ,在 30余年的天然气勘探历程中 ,经历曲折和挫折 ,终于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突破。靖边下古生界气田 (长庆气田 )的发现 ,即是解放思想 ,重新认识 ,改变构造成藏的认识 ,提出风化壳古地貌成藏认识的结果 ;榆林气田和苏里格气田的探明 ,则是解放思想 ,提出上古生界大面积含气背景下 ,存在高渗储层而坚持勘探的成果。天然气勘探取得突破是勘探者解放思想 ,对盆地特征重新认识 ,应用勘探新理论 ,改变勘探思路的结果。  相似文献   
98.
构造作用对油气生成和运聚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有机质从埋藏开始,就处于极其复杂的地球物理化学场中,环境提的能量,一是热量,二是机械能,机械能,主要是通过机械力作用传递给系统的,另外还以机械波的形式赋予系统一定的机械能。当发生断褶构造运动时,机械力对油气运移的影响尤为突出,它经能量的迁移转化,促成了包括机械力降解和地应力驱动等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制造了一次次高效的成油(生运)事件,本文以突变论为着眼点,按照改造控制建造的思路,大胆提出构造运动制造生排烃事件,成就含油气系统的假说。  相似文献   
99.
介绍了天线近场测量的基本原理和HD-1型平面近场测试系统,并对近场测量在实际天线测试中的应用情况、发展方向和应用前景等作了简单的描述。  相似文献   
100.
在国内首次应用模型水轮发电机组对三峡地下电站变顶高尾水洞方案进行水力过渡过程试验研究。对水轮机导叶实行分段关闭 ,并求出了二段关闭的最佳拐点 ,试验证实了二段关闭对减小尾水管进口的负压和机组转速上升有明显的作用。通过有关水力参数的测试 ,认为变顶高尾水洞可以满足各项技术要求 ,是一个减少山体开挖、节省投资的新型设计方案。在地下电站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