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49篇
  免费   666篇
  国内免费   468篇
工业技术   8183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138篇
  2021年   172篇
  2020年   198篇
  2019年   171篇
  2018年   163篇
  2017年   188篇
  2016年   178篇
  2015年   228篇
  2014年   315篇
  2013年   279篇
  2012年   493篇
  2011年   494篇
  2010年   328篇
  2009年   330篇
  2008年   336篇
  2007年   462篇
  2006年   569篇
  2005年   497篇
  2004年   391篇
  2003年   355篇
  2002年   303篇
  2001年   269篇
  2000年   222篇
  1999年   245篇
  1998年   177篇
  1997年   154篇
  1996年   158篇
  1995年   124篇
  1994年   76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塔里木盆地巴楚地区构造样式与演化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塔里木盆地巴楚地区断裂较发育,可分为3 组( 北西向,分布最广泛;东西向和北西西向;北北东向,主要分布于该区东南部) ,主要是基底卷入型断裂,断面较陡,上盘发育断展褶皱和伴生断裂。巴楚地区构造样式可分为盖层滑脱型和基底卷入型。下寒武统泥岩、膏泥岩和下第三系膏泥岩是该区的两套区域性滑脱层,盖层滑脱型构造可分为两种:沿下寒武统滑脱层发育的断展背斜、叠瓦状逆冲断片和沿下第三系滑脱层发育的滑脱型逆冲断块。基底卷入型构造有多种构造样式,包括单斜式断块、“Y”形及反“Y”形断块和背冲式、对冲式断块。巴楚地区构造发育史可分为3 期:加里东期—海西期,海西晚期,这两期构造形成与中、晚志留世西昆仑早古生代火山弧和塔里木板块碰撞及西昆仑晚古生代火山弧的演化相关;喜山期,构造形成与印度板块同欧亚大陆南缘的碰撞密切相关。图3 参3(王孝陵摘)  相似文献   
992.
大池干井构造带是川东石炭系天然气富集区之一,已发现4个气藏,每个气藏都有日产量超过100万m~3的气井,但圈闭气充满度却相差悬殊。主体构造轴部的圈闭气充满度低,两侧的低潜圈闭(经地震发现的闭合高度相对较小的潜伏圈闭)气充满度高。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是主体构造两翼都存在倾轴逆断层(倾向背斜轴部的逆断层),阻隔了已进入石炭系储层的气不能侧向运移进入轴部,气只能从被逆断层所控制的狭窄地带由下向上和由构造两端进入轴部,由于捕俘气的范围有限,故圈闭气充满度低,而两侧圈闭一般都紧邻宽向斜,或有通道与宽向斜相连,气源丰富,因此圈闭气充满度高。本区主体构造两侧,特别是东侧尚有较多不同类型的低潜圈闭未探,这些圈闭都紧邻宽向斜或距宽向斜较近,气源丰富,具有良好的勘探潜力。  相似文献   
993.
陕甘宁盆地中部气田的天然气产于奥陶系顶部古风化亮马家沟组白云岩储层中,储集空间的形成是不同期次溶蚀作用和充填作用相互作用的结果.溶蚀孔洞充填物为方解石、白云石、硬石膏、石英、黄铁矿等矿物,根据充填层序及矿物地球化学特征可识别出不同期次的充填物.溶蚀孔洞的充填程度和充填类型明显地控制着储层的储集性.  相似文献   
994.
塔里木盆地构造特征与油气聚集规律   总被引:98,自引:16,他引:82  
塔里木盆地是一个由古生界克拉通盆地和中、新生界前陆盆地组成的大型叠合复合盆地,具有古老陆壳基底和多次沉降隆升的复杂构造演化历史。古生界油气聚集受克拉通古隆起和斜坡构造控制,中、新生界油气聚集受喜马拉雅期逆冲构造控制。此外油气分布还受油气系统、区域盖层、断裂及不整合等因素控制。盆地具有多套烃源岩、多个油气系统、多套储盖组合、油气多源多期多种类型的特点。储集层条件好、天然气资源丰富和整体勘探程度低是在盆地进行油气勘探时不可忽视的三个特点。塔里木盆地已成为我国三大天然气区之一,油气勘探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995.
塔里木阿瓦提前陆盆地构造特征及油气远景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阿瓦提前陆盆地位于塔里木盆地西北部。在新生代柯坪山脉以北东向的沙井子断裂为主滑面剧烈向南东方向逆冲,在沙井子断裂南东侧沉积了巨厚的新生代地层,且向南东方向急剧减薄,形成典型的不对称挠曲沉积盆地,这种盆地是大陆板块碰撞形成陆相盆地后,再次发育在造山带前缘的前陆盆地,它发育的大地构造位置和时间以及成因与周缘前陆盆地和弧后前陆盆地均不相同,可称之为陆内前陆盆地。阿瓦提前陆盆地具有良好的含油气远景,可进一步划分为三个油气聚集区带:沙井子断裂油气聚集带、阿恰断裂油气聚集带、阿瓦提前缘隆起(乌鲁桥—阿拉尔)构造油气聚集带。其中沙井子断裂带是阿瓦提前陆盆地中含油气远景最好的区带  相似文献   
996.
塔里木盆地巴楚凸起构造特征及其对油气藏分布的控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巴楚凸起是塔里木盆地西南部重要的油气勘探区。巴楚凸起经历了加里东、海西、印支-燕山和喜马拉雅等多期构造运动,其中海西和喜马拉雅运动对其油气藏形成十分重要。通过对其构造发育史、构造单元和断裂体系的详细研究,认为,巴楚凸起油气分布以复式油气藏为主体,其形成与断裂、储集岩体、不整合面三个基本因素的相互配合有关;断裂不仅控制着圈闭的形成、油气的运移,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储集层的物性  相似文献   
997.
塔里木盆地东北部上震旦统—下古生界经历了漫长的沉积演化过程,是一套巨厚的以碎屑岩为主的沉积。根据该区露头、地震资料,结合钻井信息,应用层序地层学理论,对该套地层的沉积演化史进行了分析,认为该区上震旦统—下古生界存在四个不整合面和二个可能的不整合界面,据此可将这套地层划分出5个三级层序,4套完整的生、储、盖组合。  相似文献   
998.
青藏高原的崛起与塔西南坳陷的形成和演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青藏高原地质特征综合分析表明,高原的隆升主要是由于青藏板块仰冲到塔里木—中朝板块之上造成的。在重力的作用下,周缘地区形成一系列前陆型盆地,塔西南坳陷即是其中之一。它是第四纪以来青藏板块在向北仰冲推进过程中,主要由重力均衡和沉积负荷双重作用影响下快速沉降形成,昆仑山前复杂的地层和构造系统是青藏板块在向前推进过程中不断掀起下部板块的表层地层及新近沉积层叠合的结果  相似文献   
999.
吐哈盆地台南凹陷吐玉克稠油油田北侧钻探的英1井,在中侏罗统西山窑组取心见到了少量含沥青砂岩。笔者利用荧光显微镜对沥青产状及荧光特征进行观察描述,结合区域地质条件的分析研究,得出了砂岩中的沥青是经过剥蚀搬运后再沉积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00.
中国西部主要盆地油气形成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西部盆地(塔里木、准噶尔、吐哈、柴达木)有古生代海相和中、新生代陆相多种成油体系,克拉通内古隆起及其斜坡和前陆盆地是大中型油气田富集区。侏罗系煤系地层煤、泥岩均能生烃,富油又富气,形成自生自储式油气藏和下生上储的次生气藏。凹陷带强烈沉降,烃源岩厚,油气形成多阶连续。多期构造运动促使西部盆地油气为多次运移、多期成藏及晚期成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