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80篇
  免费   1773篇
  国内免费   1339篇
工业技术   15892篇
  2024年   74篇
  2023年   286篇
  2022年   490篇
  2021年   613篇
  2020年   708篇
  2019年   566篇
  2018年   477篇
  2017年   584篇
  2016年   618篇
  2015年   755篇
  2014年   1112篇
  2013年   906篇
  2012年   1211篇
  2011年   1213篇
  2010年   771篇
  2009年   762篇
  2008年   746篇
  2007年   855篇
  2006年   705篇
  2005年   573篇
  2004年   437篇
  2003年   346篇
  2002年   226篇
  2001年   185篇
  2000年   141篇
  1999年   119篇
  1998年   76篇
  1997年   96篇
  1996年   47篇
  1995年   46篇
  1994年   50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4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OSEK/VDX——汽车电子系统的开放式平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了当前在国际汽车工业界日益占据主导地位的汽车电子系统开放式平台--OSEK/VDX体系.详细地论述了这种体系的由来、运行机制和最新的发展动向,以及它对汽车电子技术发展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22.
步行机攀登横杆的受力模型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4足步行机器人的横杆攀登过程,在考虑弹性变形的基础上利用刚度矩阵建立其受力模型,并通过计算机仿真对攀登过程的不同情况进行了分析,其结果为具有攀登功能的步行机构结构设计及控制算法确定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3.
电传动装甲车辆冷却系统水路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电传动装甲车辆冷却系统高低温双泵双循环设计要求,通过台架联机试验全面测试了冷却系统双循环水路及各循环支路温度变化和水流量分配特性、发电机绕阻温度变化规律及低温循环水路工作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发电机冷却水路与发动机循环水路串联可行,双循环水路及各循环支路水流量和进出口温度变化满足动力系统不同工作状态散热要求,所选部件匹配合理,达到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24.
When designing an accurate automated guidance system for vehicles, a major problem is sliding and pseudo-sliding effects. This is especially the case in agricultural applications, where five-centimetre accuracy with respect to the desired trajectory is required, although the vehicles are moving on slippery ground. It has been established that RTK GPS was a very suitable sensor to achieve automated guidance with such high precision: several control laws have been designed for vehicles equipped with this sensor, and provide the expected guidance accuracy as long as the vehicles do not slide. In previous work, further control developments have been proposed to take sliding into account: guidance accuracy in slippery environments has been shown to be preserved, except transiently at the beginning/end of curves. In this paper, the design of this control law is first recalled and discussed. A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 method is then applied in order to preserve accuracy of guidance even during these curvature transitions. Finally, the overall control scheme is implemented, and improvements with respect to previous guidance laws are demonstrated through full-scale experiments.  相似文献   
25.
基于小波分析的车型识别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论述了用小波分析提取车辆图像边缘信号的方法,得到了连续、光滑的边缘图像,并将其应用于公路车辆车型的检测与识别系统中,实验表明识别过程准确、速度快,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6.
文章分析了液压混合动力汽车的发展趋势,简述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作为控制器的优势和DSP作为控制器对并联式混合动力液压车的能源控制的工作原理,给出了能源控制系统DSP信号流程图和主程序流程图。测试结果表明,DSP能源控制系统能够比较精确的对液压混合动力车的能量消耗与分配进行控制,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7.
针对目前现有动态汽车衡称重误差大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动态汽车衡称重系统的实现方法,该称重系统在基于Intel x86硬件平台和linux操作系统的基础上设计实现的。同时分析了产生称重误差的根本原因。采用了数字信号处理手段来提高动态汽车衡的称重精度。现场测试数据分析表明,该新型动态汽车衡称重系统技术指标优于国家动态衡标准。  相似文献   
28.
Design of active vehicle suspension has tradeoffs between three main performance metrics (passenger comfort, suspension deflection and road holding ability). It has been known that each performance can be achieved by H controller and they can be gathered by LPV (Linear Parameter Varying) method. However, because the suspension deflection limit was not explicitly considered, this limit may be exceeded.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s propose a “reference shaping“ based method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control performance. In this approach, a “virtual reference” signal is imposed to the system such that the suspension deflection is kept small.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approach is examined by numerical simulations. This work was presented in part at the 13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Artificial Life and Robotics, Oita, Japan, January 31–February 2, 2008  相似文献   
29.
某炼钢厂仿西班牙产品制造的板坯横移车运行机构采用分别驱动、变频调速、无人操纵自动控制技术。其减速器齿轮多次发生点蚀、塑性变形、断齿等事故或故障 ,严重时曾出现轮齿全部被剃光的现象。经分析 ,其根本原因是承载能力不足。通过重新选型设计 ,加大减速器中心距 ,彻底根除了断齿等事故隐患  相似文献   
30.
探讨了激光雷达的特性、工作原理以及相对于微波雷达的优势,并提出了现在乃至将来激光雷达作为现行装甲车辆传感器的重要补充手段,在高精度跟踪测量、高分辨率目标识别和三维成像等方面的应用前景,并论述了激光雷达存在的缺点和改进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