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3764篇
  免费   13463篇
  国内免费   7909篇
工业技术   225136篇
  2024年   1426篇
  2023年   5219篇
  2022年   5557篇
  2021年   6292篇
  2020年   5805篇
  2019年   6580篇
  2018年   3190篇
  2017年   4925篇
  2016年   5787篇
  2015年   6740篇
  2014年   11685篇
  2013年   9417篇
  2012年   10984篇
  2011年   11034篇
  2010年   10159篇
  2009年   10247篇
  2008年   11207篇
  2007年   9565篇
  2006年   8373篇
  2005年   8455篇
  2004年   8560篇
  2003年   8224篇
  2002年   6552篇
  2001年   5943篇
  2000年   5130篇
  1999年   4125篇
  1998年   3843篇
  1997年   3774篇
  1996年   3633篇
  1995年   3515篇
  1994年   3197篇
  1993年   2755篇
  1992年   2804篇
  1991年   2901篇
  1990年   2945篇
  1989年   3042篇
  1988年   374篇
  1987年   245篇
  1986年   230篇
  1985年   147篇
  1984年   160篇
  1983年   124篇
  1982年   111篇
  1981年   71篇
  1980年   46篇
  1979年   15篇
  1965年   8篇
  1959年   7篇
  1957年   2篇
  194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针对传统隐伏型导水地质裂缝勘探方法存在勘测精度较差的问题,提出电磁精细探测法探析隐伏型导水地质裂缝。依照屏蔽系数、实测场强和理论场强数据绘制综合曲线图,通过该图获取隐伏型导水地质裂缝所处位置几何阴影范围,采用层析成像法得到网格化的工作面,获取隐伏型导水地质图像。通过图像直接观测隐伏型导水地质工作面裂缝所处位置,在此基础上,观测四个电磁场分量,采用正交电磁场分量计算介质视电阻率,依据计算视电阻率数值和视电阻率分布状态研究裂缝发育情况和裂缝富水程度。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能较为精准地获取隐伏型导水地质裂缝位置。通过裂缝位置进一步检测出隐伏型导水地质裂缝最大发育高度为63.5 m。当视电阻数值不断增加时,隐伏型导水地质裂缝和裂缝富水性逐渐减小,与实际情况较为相符,说明该种方法探析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2.
103.
密封性是一项重要的技术指标,与产品质量关系很大。在制造过程中对零部件、总成的这项指标予以监控,乃是通过在线泄漏检测的方式进行的。本文对泄漏检测技术在现代汽车制造业中的应用及检测方法和一些相关问题,做了有针对性的论述。  相似文献   
104.
105.
106.
通过对GB/T 5750.5—2006中热法铬酸钡测水中硫酸根的试剂配制、检测过程、原理进行要点补充说明,提高了检测结果的精密度和准确度。整个实验过程中溶液的pH 为控制的关键点,其次是各干扰离子的去除。  相似文献   
107.
将组成热量表的流量传感器的参数、温度传感器的参数和计算器的参数视为热量的分量,按照分量组合法分别检测,对热量表的流量传感器、单支温度传感器和配对温度传感器以及计算器示值误差测量结果进行不确定度评定。  相似文献   
108.
为了准确选择井下水文观测孔的位置,减少无效钻探工程量和时间,利用井下直流电法技术查明钻孔备选区域下方岩层的赋水性状况,综合分析直流电法勘探结论和水文地质等资料,科学确定水文观测孔的位置,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9.
《现代电子技术》2015,(10):61-64
为了提高颜色识别系统的准确性、稳定性以及设计灵活性,基于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技术,设计了一个应用于静态图片的颜色识别系统,并设定了触摸屏功能。通过触摸读取屏幕坐标对应的RGB颜色值,减少了环境变化对系统的影响,利用阈值判定法实现颜色识别。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稳定而且实用性强,系统可以识别任意800×480像素bmp图像的颜色,并具有较好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110.
赵波  王涛  肖潇 《塑料科技》2019,(4):88-92
采用串联模型热流计法,即通过叠加试样间接测量的方式,对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橡塑泡沫塑料及挤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在平均温度10℃、15℃、25℃下的导热系数进行了测试,并分析比较了导热系数测试值与模型计算值。结果表明:在不同平均温度及材料条件下,导热系数的串联模型计算值与测试值的误差均较小,因此该串联模型可用于薄层材料导热系数的测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