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7篇
  免费   108篇
  国内免费   65篇
工业技术   93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56篇
  2020年   49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50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61篇
  2014年   90篇
  2013年   70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杨进怀 《中国水利》2012,(2):21-22,14
随着国家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发展步伐的加快,统筹生态系统、经济系统和社会管理系统协调发展的任务更加艰巨,水土保持作为研究水、土两大生态基础资源,推进构建由水资源、土地资源和植被资源共同组成的区域或流域生态系统良性演进的学科,在落实科学发展的征程上作用将更大、任务将更艰巨、意义将更深远.通过分析空气中PM2.5的成因,指出了北京治理PM2.5面临的严峻挑战,提出了发挥水土保持作用治理PM2.5的微观、中观、宏观思路.  相似文献   
32.
南岭地区是我国重要的有色、稀有金属矿产资源产地,是世界上研究燕山期花岗岩成岩成矿理论最典型的地区之一。该地区多金属矿床与花岗岩侵入关系密切,因此,研究花岗岩的空间分布特征对于成矿规律以及成矿远景预测有重要意义。南岭花岗岩密度较围岩低,呈明显重力负异常特征,本文首先建立直立柱体花岗岩的重力正演模型,通过改变模型参数来分析南岭花岗岩局部重力异常的特征;然后对南岭地区实测布格重力异常采用滑动平均法分离出局部重力异常和区域重力场,并对其特征进行了分析;最后选择过骑田岭、香花岭等地区典型剖面,通过二度半人机交互反演方法得出花岗岩体的形态与侵位特征,得知大型花岗岩体下底延深不超过25km,其侵位机制大多受深大断裂控制,说明南岭花岗岩侵入体属浅源型。  相似文献   
33.
三体船在斜浪规则波中运动响应预报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三体船在波浪中的水动力预报,航速效应和主体与片体间水动力干扰效应是水动力载荷合理预报的关键之处,需合理考虑.二维半势流理论可较为准确反映上述效应,已在三体船顶浪中垂向运动响应理论预报上获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在此基础上,该文探讨了该方法在三体船斜浪中运动特别是横摇预报上的应用.为较准确获得三体船横摇运动时粘性阻尼贡献,采用三体船模静水中自由横摇衰减试验获得了自由横摇运动衰减曲线,并经能量法处理获得了船舶横摇阻尼系数.然后,结合二维半理论,获得了三体船运动数值解.数值解与斜浪规则波中运动响应模型试验结果符合较好,反映本文所采用的数值方法可较好地预测三体船斜浪中水动力载荷和运动,可用于三体船在波浪中耐波性评估.  相似文献   
34.
改进PSO-BP神经网络对尾矿坝地下水位的预测方法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为解决传统算法收敛速度慢、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粒子群算法(improved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IPSO),通过在寻优过程中动态调整惯性因子ω和加速因子c1c2,提高算法的寻优效率;利用改进算法优化BP(back propagation)网络的权值和阈值,建立尾矿坝地下水位预测模型,结合实例数据对预测模型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改进算法的收敛速度得到改善,预测模型对坝体地下水位的预测精度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35.
外加声场对增加PM2.5碰撞几率的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6,他引:1  
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细粒子(PM2.5)在平面行波声场作用下的碰撞几率进行研究,基于直接模拟蒙特卡诺 (DSMC)方法的硬球模型研究PM2.5之间的碰撞。通过统计计算区域内PM2.5在一定时间内的碰撞次数,发现在外加声场作用下,PM2.5之间的碰撞几率与PM2.5浓度、声场强度及声波频率有显著关系。在声场保持不变的情况下,碰撞几率随PM2.5浓度的增大而增大;在PM2.5浓度和声波频率保持不变的情况下,碰撞几率随声场强度的增加而增大;在 PM2.5浓度和声场强度保持不变的情况下,碰撞几率随声波频率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存在一个使碰撞几率最大的最佳频率值。文章给出了碰撞几率与PM2.5浓度、声场强度、声波频率的关系曲线。  相似文献   
36.
在环境温度和外磁场变化的条件下用改进的倒扭摆内耗仪分析了Fe-13Cr-2.5Mo合金的阻尼性能,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了阻尼合金的组织结构.结果表明,合金的阻尼值包括铁磁部分和非铁磁部分.前者在室温条件下占整个阻尼的80%~90%,后者占10%~20%.当环境温度从23℃升高到550℃,阻尼性能逐渐下降到原来的60%~70%.比较900℃水冷处理的试样,1100℃炉冷试样的阻尼峰值对应的扭转应变较低,这表明其因外界噪声产生阻尼的能力较强.组织中晶粒的大小,析出物的产生及快速冷却过程中产生的微观残余应力是900℃水冷试样扭转应变较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7.
钽钨合金具有高密度、耐高温、强度高、化学稳定和加工性能好等特点,是航空航天、化学、核工业、高温技术等领域不可缺少的重要材料,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通过研究Ta-2.5W合金的金相组织和力学性能,确定了Ta-2.5W合金的再结晶退火工艺:Ta-2.5W合金锻棒的再结晶退火工艺为1450℃×30min真空退火;Ta-2.5W合金锻棒经过单道次86%的冷变形以后,再结晶退火工艺为1400℃×30min真空退火。  相似文献   
38.
煤粉炉PM10/PM2.5排放规律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7,自引:14,他引:17  
采用冲击式尘粒分级仪对煤粉锅炉电除尘器前后细灰组成进行测量,研究表明除尘器后PMl0和PM2.5占总灰的比例为92.47%和35.56%,比除尘器前均有大幅度提高。除尘器对细灰捕集效率不高,PM2.5除尘效率为9.6%。煤粉国度、制粉系统投远方式、锅炉负荷是影响粉尘颗粒特性的主要因素。煤粉越细,乏气全部投入将使排放的粉尘组成越细,锅炉负荷越低,除尘效率会有所提高,但粉尘组成也将变细。  相似文献   
39.
实验室条件下,以沉降炉作为燃烧设备研究煤粉细度、燃烧时间、燃烧温度、添加吸附剂等不同条件对煤粉燃烧后生成的一次颗粒物中PM10、PM2.5、PM1(统称为“可吸入颗粒物”)排放特性的影响。煤粉在不同条件下燃烧后,用8级Andersen粒子撞击器分离并收集燃烧后的颗粒物,比较和分析了不同条件对煤粉燃烧后PM10、PM2.5、PM1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煤粉越细、燃烧时间越长、燃烧温度越高,生成的PM10、PM2.5、PM1的量均越大;煤粉中添加CaO后,对颗粒物的凝并和团聚起到了一定的作用,降低了可吸入颗粒物的排放量。  相似文献   
40.
The accurate estimation of reactor physics parameters related to the presence of cruciform absorber blades in boiling water reactors (BWRs) is important for safety assessment and for achieving flexible operation during the cycle. Characteristics that are affected significantly include distributions of the total fission (Ftot) and 238Ucapture (C8) rates for controlled regions. Representative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s have been performed in the framework of the LWR-PROTEUS programme. In particular, the LWRPROTEUS I-2A experiments concerned the neutronics characterisation of a SVEA-96+ BWR assembly controlled with a hafnium (Hf) blade under full-density water moderation conditions. The current paper presents the comparisons of the measured Ftot and C8 pin-wise distributions with a variety of stochastic and deterministic calculations: (a) MCNPX2.5 using recent nuclear data libraries (JEFF-3.1, ENDF/BVI. 8, and JENDL-3.3), (b) PHOENIX4 using ENDF/B-VI.3, (c) BOXER using JEF-1, (d) CASMO4 using JEF-2.2, and (e) HELIOS1.6 using ENDF/B-VI.1. The calculation/experiment comparisons show standard deviations from 1.2% (MCNPX2.5) up to 1.9% (BOXER) for the prediction of the Ftot distribution, the highest individual discrepancy (7.6% with BOXER) being seen close to the “Hf-vertex.” The C8 comparisons show systematically better agreement than those of Ftot, the lowest standard deviations being 1.0% (BOXER) and the highest only 1.4% (HELIOS). In addition, sensitivity studies highlight the greater importance of modelling aspects, compared with that of nuclear data libraries, for the achievement of satisfactory and validated Ftot and C8 predict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