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96篇
  免费   269篇
  国内免费   208篇
工业技术   14273篇
  2024年   39篇
  2023年   182篇
  2022年   212篇
  2021年   215篇
  2020年   283篇
  2019年   163篇
  2018年   64篇
  2017年   264篇
  2016年   278篇
  2015年   319篇
  2014年   639篇
  2013年   575篇
  2012年   689篇
  2011年   704篇
  2010年   547篇
  2009年   643篇
  2008年   645篇
  2007年   500篇
  2006年   521篇
  2005年   526篇
  2004年   714篇
  2003年   673篇
  2002年   629篇
  2001年   668篇
  2000年   495篇
  1999年   448篇
  1998年   377篇
  1997年   364篇
  1996年   381篇
  1995年   282篇
  1994年   298篇
  1993年   236篇
  1992年   250篇
  1991年   190篇
  1990年   137篇
  1989年   119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燕麦为西藏自治区典型牧草之一,由于种植区地域辽阔,灌溉试验结果受限,西藏燕麦主要种植区的灌溉定额尚不明确。本文在西藏燕麦主要种植区内选取28个典型站点进行资料收集,遵循农业气候相似原则进行区域划分,基于水量平衡法揭示了西藏燕麦主要种植区灌溉定额的空间分布特征,并根据统计学原理分析了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燕麦主要种植区的灌溉定额呈由西藏中部至东部呈现先递增后递减的趋势,50%水文年下的燕麦灌溉定额在56~265 mm之间变化。降雨量是影响研究区内燕麦灌溉定额的主要因素(R2为0.515),ET0次之(R2为0.152);其它气象因素中,日照时数对研究区燕麦灌溉定额影响较大(R2为0.462),且呈正相关关系;相对湿度对燕麦灌溉定额影响较小。西藏燕麦主要种植区的灌溉定额及其空间分布可为西藏自治区灌溉用水管理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2.
《门窗》2019,(12)
从古至今,对于水利工程而言,其在农田灌溉中就有显著的作用,然而,在现阶段,许多灌区都相继实施了节水灌溉,与此同时,水利技术在发展的过程中,也面临着许多新的要求。在这一基础上,本文对节水灌溉工程展开了分析,以便能够确保信息化技术的有效使用。本文首先分析了灌区节水灌溉工程水利信息化技术应用的意义,接着对技术应用进行相应的阐述,最后对节水灌溉信息化系统的建设加以研究,希望给相关人员带来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4.
泸州市纳溪区玉水水库规划灌区为中型规模,为满足灌区内高程300m以下耕园地自流灌溉的要求,在工程设计中设置了灌溉运行控制水位。从玉水水库的项目建设条件、规划设计过程出发,基于水库优化调度思想,探讨灌溉运行控制水位的概念、运用原理及过程,并通过设计方案的综合比选,论证玉水水库设置灌溉运行控制水位的经济合理性。  相似文献   
5.
6.
7.
罗升庚 《水电站设计》2006,22(3):73-74,86
从水资源、能源、运行、管理等方面论述了由笔者提出的治黄新方案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8.
不同管距时玉米渗灌效果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运城市夹马口灌区和红旗灌区进行了1996,1997两个年度的玉米渗灌试验,研究了不同毛管间距条件下渗灌对其产量及水分生产率等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渗灌毛管间距采用0.8~1.0 m较为适宜。毛管间距愈大,产量愈低;渗灌较地面灌平均减产7.23%,较旱地平均增产30.8%;玉米生长期内总耗水量地面灌最大,渗灌次之,旱地最小。渗灌可明显提高玉米水分生产率,渗灌处理水分生产率平均为1.65 kg/m3,是地面灌的1.2倍,是旱地的1.33倍;两年度渗灌较地面灌平均节水44.4%。  相似文献   
9.
10.
在总结引黄南干线建设经验和面临的营运问题的基础上,文中提出在确定北干线设计规模时,重点要处理好供水区水资源供需平衡与调水工程规模的关系;外调水与当地水资源的关系;长远规划指标与近期实施规模的关系;以及高水价对用水需求的抑制作用,进行全面分析,综合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