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04篇
  免费   364篇
  国内免费   208篇
工业技术   4876篇
  2024年   44篇
  2023年   109篇
  2022年   143篇
  2021年   160篇
  2020年   133篇
  2019年   169篇
  2018年   107篇
  2017年   167篇
  2016年   162篇
  2015年   171篇
  2014年   279篇
  2013年   238篇
  2012年   286篇
  2011年   248篇
  2010年   289篇
  2009年   269篇
  2008年   223篇
  2007年   222篇
  2006年   157篇
  2005年   163篇
  2004年   165篇
  2003年   133篇
  2002年   95篇
  2001年   118篇
  2000年   117篇
  1999年   65篇
  1998年   72篇
  1997年   43篇
  1996年   56篇
  1995年   63篇
  1994年   40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46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37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5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12 毫秒
21.
巫志辉  刘保健 《工业建筑》1993,(4):27-31,61
本文在对西安、兰州等地黄土进行静、动强度试验的基础上,提出了黄土地基抗震承载力调整系数值。  相似文献   
22.
云台山隧道进口黄土段施工技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从防排水、边仰坡支护、洞口加固、洞内超前支护、钢拱架锚喷联合支护等方面详细介绍了云台山隧道进口黄土段的施工技术,总结了该隧道的施工效果,强调了黄土隧道施工中防排水超前支护预注浆、施工监控的作用,积累了隧道施工经验.  相似文献   
23.
本文介绍了窑街一矿技改工程地面运输系统圆筒贮煤仓(以下简称“煤仓”)在黄土和软岩中的快速施工经验。着重从方案设计、施工安全、施工工艺、经济效益等方面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24.
高能量强夯法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强夯法是利用100kN以上的重锤自由落下时,将地表下一定深度内的湿陷性黄土或其他土夯至密实状态。此法是对重锤表层夯实法的发展,其夯击功能比重锤表层夯实法的夯击功能大得多,因此,强夯地基的夯击下沉量和有效夯实厚度亦大得多。  相似文献   
25.
以陕西省蒲城电厂地基处理为例,介绍高能级强夯在加固大厚度湿陷性黄土地基的施工工艺,阐述了高能级强夯产生振动的影响及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6.
兰州阶地其地基土多为湿陷性黄土,建筑物地基处理采用灰土挤密桩法,既经济又能缩短工期。从灰土桩的设计,施工和质量管理等多方面进行了全面论述。  相似文献   
27.
湿陷性黄土地区的建构筑物地基按照建筑的用途与荷载需进行适当的地基处理,并选择合适的基础形式。本文通过对齐胜工贸公司年产15万吨粉磨工程中各子项的设计实例,提出了对于各类水泥厂的典型建构筑物在湿陷性黄土地区适当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28.
结合天津铁厂厂区湿陷性黄土的特点,进行了多种地基处理方案的探讨。提出了适合铁厂区湿陷性黄土场地建筑物基础干作业挖孔灌注桩基处理方案。对建筑物的地基设计、防水措施、结构措施提出了具体要求。  相似文献   
29.
由于试验装置的局限性,非饱和土渗透特性的研究大多未考虑应力对渗透系数的影响。为探讨水-力耦合作用下砂质黄土的渗透特性,自主研制了一套水-力耦合试验装置。采用湿润锋前进法探究了不同初始干密度和轴向力对非饱和渗透系数的影响,得到水-力耦合作用下非饱和黄土渗透性和轴向位移的演化规律。结果表明:(1)砂质黄土的渗透系数随基质吸力的增大而减小,在不同测试截面处渗透函数曲线出现分层现象;(2)土体的渗透系数随初始干密度和轴向力增大而减小;(3)随轴向力增大,不同初始干密度土柱的稳定渗透系数趋向一致;(4)砂质黄土具有较大的水敏性,在水-力耦合作用下土体结构破坏,导致湿化前后轴向位移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30.
黄土的结构性与其形成过程密切相关,并对其物理力学性质产生重要影响。针对结构性黄土的大孔隙和胶结特性,对DDA算法进行了扩展,将结构性黄土中起主要胶结作用的黏粒胶结嵌入已有的DDA算法中;使用Monte Carlo法和DDA模拟黄土的沉积过程,该方法能够模拟颗粒下落过程中的相互碰撞及摩擦,分析结构性黄土在压缩过程中颗粒的平动和转动规律,由此构建与原状黄土孔隙比接近的微观结构模型;进一步使用扩展DDA对所生成的黄土结构模型进行不同压力下的一维压缩试验模拟,并与室内压缩试验进行对比。发现胶结试样颗粒位移比不含胶结试样颗粒位移小,但整体规律相似;每个颗粒位移的大小和方向不尽相同,但主要以竖向位移为主;在压缩过程中,不同区域的颗粒位移存在较大差异,上部颗粒位移大,越往下部颗粒的位移越小。该研究成果可为从微观认识黄土力学行为提供一条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