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1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23篇
工业技术   30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0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模铸中碳钢偏析的改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介绍和分析了宝钢集团五钢公司改善模铸中碳钢头部碳偏析程度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2.
采用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电子背散射(EBSD)、拉伸试验及断裂韧性试验等研究了奥氏体化加热温度对钒微合金中碳钢珠光体等温转变组织特征及强韧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加热温度的提高,实验钢的强度先大幅提高,在930℃时达到最大后略降。890℃时原奥氏体晶粒尺寸(AGS)细小且均匀,当加热温度为930℃及以上时,AGS显著增大且不均匀,珠光体团尺寸(PCS)的变化趋势与AGS一致。PCS对断裂韧性K_Q值的影响可用式K_Q=196.578-16.876PCS来表达。断口分析表明,珠光体团界对解理滑移带起约束作用,减小珠光体团尺寸对韧性优化有利。合理选取加热温度,控制含钒沉淀相的溶解比例,是获取较理想的组织参量及强韧性匹配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14.
形变参数对中碳钢组织演变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热模拟实验研究了不同形变温度及在700℃下不同形变量时中碳钢35K的组织演变过程。结果表明,中碳钢通过形变可获得形变诱导铁素体(DIF);形变提高奥氏体向铁素体转变温度,随着形变温度的降低,DIF含量呈反“S”形增加,即先缓慢增加,随后快速增加。当DIF量超过平衡态铁素体量时,其增加趋势趋缓。随700℃形变量的增加,DIF含量呈“S”形增加,在形变量为0.7时可获得良好的球化组织。在中碳钢形变后的控冷过程中,根据形变量和形变温度所影响的未转变的奥氏体尺寸、形变储能、富碳程度和能量与成分起伏等,未转变的奥氏体将发生不同于传统未变形奥氏体的转变。因此,控制轧制和控制冷却后可获得离异珠光体、球粒状或短棒状渗碳体的微观组织。  相似文献   
15.
杨波  孙健  郭宏丽 《金属热处理》2021,46(4):118-121
采用控制轧制-控制冷却-淬火-回火工艺制备20 mm 厚的Ti微合金化中碳钢板,研究了控制冷却工艺(冷却速度)对该钢有效晶粒尺寸和析出相的影响,并探讨了其强韧化机理。结果表明:冷却速度越快,有效晶粒尺寸越小,马氏体板条宽度越窄,含Ti析出相越细小,使其兼具高强度和良好的塑性韧性。主要是由于快速冷却保留了轧制时获得的晶体缺陷和形变能,使再加热奥氏体细化,而且快速冷却抑制了Ti在冷却过程中析出,使Ti处于过饱和状态,再加热过程中逐渐析出细小的含Ti析出相,能更有效地阻止奥氏体晶粒长大。有效晶粒细化以及纳米级含Ti析出相使该钢板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6.
激光辐照巴基管涂层强化45钢表面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激光合金化的方法,利用巴基管涂层可明显强化45钢表面,优化激光加工及后续热处理的工艺参数,巴基管在激光辐照时与Fe发生反应生成Fe3C,并且在45钢表面生成一层含(2.5-3.5)%C的亚共晶合金化层。经840℃,10-20min淬火2,表面硬度可达HRC70,耐磨性能较45钢淬火组织有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17.
18.
对几种硬度的中碳钢在不同冲角、粒子速度和磨粒用量等条件下的冲蚀磨损现象进行了试验研究,并对冲蚀试样的表面和表层形貌进行了扫描电镜和金相观察。根据实验结果,分析讨论了中碳钢以及塑性金属材料的冲蚀磨损机理,并认为在15°~90°冲角范围内,挤压成片机理对材料冲蚀起着主要作用;在20°~30°的冲角区间,由于成片的速率和效率较高而存在着冲蚀率的峰值。  相似文献   
19.
TMCP在线软化处理中碳冷镦钢的研究开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热机械轧制工艺可使中碳钢(0.36%C左右)具有球化渗碳体的细晶显微组织,研究发现随变形温度的降低及变形量的增加其铁素体晶粒尺寸变小。由于形变诱发铁素体相变(DIFT),中碳钢在略高于Ar3温度时形变就可获得尺寸约2-3μm的超细铁素体晶粒。DIF体积分数随变形温度的降低以及变形应变的增加而增加,特别是当变形温度低于750℃时DlF体积分数显著增加,远远超过平衡铁素体体积分数值的54%。在低温及高应变条件下对钢进行形变,经过控制冷却后可获得合适的球化或退化显微组织。  相似文献   
20.
本文研制了低中碳钢测碳仪,给出了设计依据、内外结构和主要技术指标,并将试样的实测结果与化学分析进行了对比,达到了使用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