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701篇
  免费   2624篇
  国内免费   1939篇
工业技术   29264篇
  2024年   210篇
  2023年   686篇
  2022年   775篇
  2021年   888篇
  2020年   814篇
  2019年   1019篇
  2018年   597篇
  2017年   848篇
  2016年   963篇
  2015年   1252篇
  2014年   1910篇
  2013年   1508篇
  2012年   1852篇
  2011年   1752篇
  2010年   1705篇
  2009年   1734篇
  2008年   1930篇
  2007年   1581篇
  2006年   1177篇
  2005年   1014篇
  2004年   805篇
  2003年   714篇
  2002年   544篇
  2001年   434篇
  2000年   359篇
  1999年   349篇
  1998年   297篇
  1997年   267篇
  1996年   217篇
  1995年   185篇
  1994年   199篇
  1993年   140篇
  1992年   110篇
  1991年   97篇
  1990年   124篇
  1989年   93篇
  1988年   39篇
  1987年   23篇
  1986年   19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77年   1篇
  195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析了静电产生的原因,阐述了粉体含能材料生产中的静电起电现象、静电的危害、静电安全性评估标准以及建立在此标准基础上的静电放电危险的评价办法,提出了粉体含能材料在生产、运输中所需要采取的静电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决再制造时机不确定问题,从疲劳和磨损两方面研究了曲轴的主动再制造时机。根据疲劳强度冗余因子及最小油膜厚度临界阈值,提出疲劳主动再制造时机与磨损主动再制造时机的概念。运用非线性多体动力学软件AVL-EXCITE,建立了柴油机连杆大头轴承的弹性液体动力润滑仿真计算模型,用于计算轴承的最小油膜厚度,并以Holland法验证模型的可靠性。综合考虑疲劳和磨损主动再制造时机,建立了曲轴主动再制造时机选择流程,以确定曲轴的最佳再制造时机。以某型号柴油机曲轴为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公路桥梁的施工和建设在公路运输发展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公路桥梁施工的质量对工程项目中的整体形象以及人员的安全有着最直接的影响,本文把桥梁施工的质量当做研究的对象,对桥梁施工中所存在的一些质量问题不断地进行探讨,在这个基础之上提出了一些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4.
5.
质量是公路桥梁运行的命脉,也是公路桥梁工程施工效果最基本的考核标准。因为它直接承载着公路交通的安全服务品质。在此重点阐释质量控制的定义内涵,并对施工准备阶段、工程建设过程中及结尾验收过程三个时期的质量把关和监测分析作详细阐述,进而确保公路桥梁建设品质,最大限度地提高工程建设效益。  相似文献   
6.
公路桥梁过渡段路面的作用在于连接公路桥梁两边路面,确保道路畅通与车辆安全通行。然而,在交通业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公路桥梁过渡段路基路面随之出现了一定的问题,例如路面破损、路面连接处不密实等,进而影响到人们的交通出行,因此主要针对公路桥梁过渡段的路基路面存在的问题与施工技术等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7.
《门窗》2019,(20)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城乡建设方面也渐渐加大建设力度。本文在着重调研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的原理上,对公路桥梁上的各个工艺的应用进行详细探讨。  相似文献   
8.
9.
黄卫根  许原骑 《建筑》2021,(11):78-80
为了合理评价地连墙施工过程中结构受力状态,基于深圳地铁12号线和平站工程现场实测数据,根据最小二乘法原理,采用6次多项式对地连墙变形实测数据进行拟合,通过循环迭代法对地连墙弯矩进行反分析与安全性评估.结果表明:弯矩值能够有效反映地连墙受力状态;对于下穿施工段,地连墙最大弯矩多发生在距离基坑底部1/3开挖深度位置;对于非下穿施工段,地连墙最大弯矩多发生在基坑底部.可见利用弯矩来评价地连墙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状态是切实可行的,相关研究成果可直接应用于基坑开挖工程.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9,(14):50-51
人们在高温条件下工作时,需要穿专用服装避免灼伤。文章首先利用斯蒂芬—波尔兹曼模型以及织物的密度、比热容等参数得到4层材料在不同时刻的温度分布;其次,采用基于热湿耦合传递的模型列出偏微分方程,得到了第二层的厚度;最后,在此基础上,利用最小二乘法最终求解出防热服第二、四层的最优厚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