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323篇
  免费   773篇
  国内免费   579篇
医药卫生   20675篇
  2024年   92篇
  2023年   315篇
  2022年   346篇
  2021年   360篇
  2020年   319篇
  2019年   292篇
  2018年   163篇
  2017年   318篇
  2016年   360篇
  2015年   474篇
  2014年   741篇
  2013年   856篇
  2012年   1054篇
  2011年   1144篇
  2010年   1129篇
  2009年   1069篇
  2008年   1202篇
  2007年   1080篇
  2006年   1170篇
  2005年   1081篇
  2004年   868篇
  2003年   860篇
  2002年   774篇
  2001年   721篇
  2000年   480篇
  1999年   468篇
  1998年   427篇
  1997年   404篇
  1996年   422篇
  1995年   343篇
  1994年   283篇
  1993年   247篇
  1992年   167篇
  1991年   180篇
  1990年   166篇
  1989年   165篇
  1988年   53篇
  1987年   25篇
  1986年   22篇
  1985年   20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探讨巨大垂体腺瘤显微手术治疗经验.方法采用改良翼点入路对48例巨大垂体腺瘤行显微手术治疗.结果肿瘤全切除36例,近全切除8例,大部全切除4例,其中全切除患者垂体柄保留30例.术后发生尿崩症者31例,其中21例在1~2周内恢复正常,7例在3个月内恢复,3例尿崩症持续1年左右.结论采用改良翼点入路治疗巨大垂体瘤效果确切.术中垂体柄保留是降低术后尿崩症、提高手术疗效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992.
躯体和心理应激均能激活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并在下丘脑、垂体、卵巢3个水平影响女性生殖内分泌功能.其机制与应激引起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糖皮质激素、β-内啡肽过度释放等密切相关,而个体对应激的敏感性和中枢5-羟色胺能及γ-氨基丁酸能神经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993.
目的通过孔最穴穴位注射垂体后叶素,提高治疗咳血、咯血的疗效。方法孔最穴穴位注射垂体后叶素1~2 U,出血量大于50 ml/日,则加用郄上穴。每日一次,3~4次为一疗程。结果52例呼吸系统疾病引起的咳血、咯血,经治疗后总有效率达88.46%。结论孔最穴是手太阴肺经之郄穴,配伍郄上穴,辅以泻法,具有清热祛邪、泻火降逆,使血归经而不外溢。加上垂体后叶素之药效,可达到止血之目的。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探讨垂体后叶素加硝酸甘油治疗肝硬化合并急性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对82例出血患者采用垂体后叶素 硝酸甘油(治疗组)和单纯垂体后叶素(对照组)治疗,比较2组止血效果和并发症。结果治疗组、对照组在止血效果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用垂体后叶素止血的同时,运用硝酸甘油,可减轻垂体后叶素带来的副作用,加大垂体后叶素的治疗剂量,可以增加其止血效果。  相似文献   
995.
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以往用垂体后叶素治疗疗效肯定.但由于其存在较多的副作用,患者难以忍受,故其用量受到限制,其疗效也随之下降。临床应用发现,使用硝酸甘油对抗其副作用,可使其副作用明显减少,用量加大,疗效明显增加。但获得最佳疗效所需垂体后叶素的用量,是临床值得研究探讨的。我们总结自1999年3月至2002年5月,我院应用大剂量垂体后叶素加硝酸甘油治疗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38例,统计其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96.
喘可治注射液的实验研究及临床应用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喘可治(CKZ)注射液是国家二类新药,主要由巴戟天、淫羊藿等经现代科学手段提取精制而成的中药注射液,具有温阳补肾、平喘止咳、调节免疫的作用[1]。现代药理研究证实巴戟天淫羊藿具有明显的促进肾上腺皮质激素的作用和增强下丘脑-垂体-卵巢促黄体功能的活动,通过对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多环节的调节作用,改善机体内分泌和免疫功能,从而减弱和预防哮喘的发作[2~4]。现将该药近几年的实验研究与临床应用介绍如下:1实验研究1·1抗呼吸道柯萨奇B3(CVB)病毒方凤等[5]以CVB3超声雾化装置制备SD大鼠呼吸道病毒感染模型,分成对照组、病毒组和…  相似文献   
997.
我院自1996年至今对74例102枚直径〈0.8cm的上消化道息肉采用单发套扎器套扎治疗。74例均经胃镜及活检确诊,除外恶性病变。其中男43例,女31例。年龄20-55岁。息肉位于食管14枚,胃78枚。十二指肠球部10枚;息肉广基64枚,亚蒂31枚,带蒂7枚。病理组织学:炎性息肉43枚.增生性息肉28枚,腺瘤性息肉31枚;腺瘤性息肉中管状腺瘤性息肉14例.绒毛状腺瘤性息肉11例.混合性腺瘤息肉6例。所用设备Olympus公司生产P20纤维胃镜和GIF—XQ230电子胃镜及天津医学院天医公司生产的套扎器。将套扎器安装在胃镜末端。按常规进行胃镜操作,寻找息肉进行套扎,吸引压力为400—500MPa,将息肉全部吸入套扎器内,橡皮圈结扎于息肉根部。见息肉逐渐变为紫色,  相似文献   
998.
<正>患者女,52岁。两年前开始无明硅诱因逐渐出现左侧鼻塞,流清涕,有时伴少量鲜血。曾予激光和口服消炎药治疗,效果不佳。近1年来鼻塞、流清涕加重伴通气不畅。入院专科查体:鼻外形正常,左鼻腔阻塞,内见脓性分泌物。鼻腔后段见新生物阻塞,肿物呈菜化状。间接鼻咽镜下,左侧鼻咽部新  相似文献   
999.
目的:探讨垂体腺瘤中血管生成的程度及其与肿瘤侵袭性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47例垂体腺瘤(侵袭性25例、非侵袭性22例)病理标本和4例正常脑垂体标本检测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和第Ⅷ因子相关抗原(F8-RA)组化染色行微血管记数(MVC)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侵袭性垂体腺瘤中VEGF表达及MVC均显著大于非侵袭性腺瘤(P<0.05),VEGF表达强度与MVC两者在垂体腺瘤血管生成中呈正相关(r=0.7625, P<0.01).结论:腺瘤组织中的VEGF的异常表达和MVC能够准确地反映垂体腺瘤血管的生成程度与腺瘤侵袭密切相关,可为临床上评价垂体腺瘤侵袭性及预后提供生物学上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000.
垂体Rathke囊肿(拉克氏囊肿)是来自颅颊囊的胚胎残余组织,临床上报道很少。1913年Goldzieher首次报道垂体Rathke囊肿,北京协和医院自1991年到1996年报道22例。我科自2003年8月到2006年1月经唇、鼻蝶入路手术切除及病理证实垂体Rathke囊肿共3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