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85篇
  免费   747篇
  国内免费   2721篇
地球科学   7853篇
  2024年   64篇
  2023年   112篇
  2022年   146篇
  2021年   208篇
  2020年   224篇
  2019年   241篇
  2018年   212篇
  2017年   181篇
  2016年   238篇
  2015年   273篇
  2014年   371篇
  2013年   314篇
  2012年   319篇
  2011年   369篇
  2010年   376篇
  2009年   359篇
  2008年   359篇
  2007年   348篇
  2006年   405篇
  2005年   281篇
  2004年   301篇
  2003年   262篇
  2002年   210篇
  2001年   238篇
  2000年   194篇
  1999年   224篇
  1998年   208篇
  1997年   170篇
  1996年   142篇
  1995年   96篇
  1994年   60篇
  1993年   87篇
  1992年   68篇
  1991年   37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10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2篇
  1974年   2篇
  1973年   6篇
  1972年   3篇
  197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粉状煤系土的物理力学特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祝磊  洪宝宁 《岩土力学》2009,30(5):1317-1322
采用不同天气下的原位及室内试验方法,对广东云浮地区粉状煤系土的工程地质性质进行了测试,系统研究了煤系土的物理力学特性,重点论述了粉状煤系土不同干密度、不同含水率下抗剪强度和现场静力触探比贯入阻力的变化规律,提出了粉状煤系土的多项强度指标,建立了具有实用参考价值的经验性公式。研究结果为合理评价粉状煤系土的特性、路基处理和边坡处治提供理论依据,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72.
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对不同变质程度煤所形成焦炭的结构、构造进行了深入研究。从气煤到肥煤阶段(Ro,m:0.77%~1.16%),焦炭气孔壁厚度逐渐增大;进入焦煤阶段(Ro,m>1.16%),焦炭气孔壁厚度降低。气煤、13焦煤形成的焦炭结构以各向同性体为主,焦煤、肥煤炼出的焦炭以粒状镶嵌结构为主。由气煤和高变质程度的焦煤形成的焦炭,其气孔以微孔和大孔为主,气孔分布标准差Ds最大;肥煤炼出的焦炭,其气孔分布大小较均一;13焦煤和低变质程度的焦煤成焦后,气孔分布状况介于上述二者之间  相似文献   
73.
煤炭是我国最重要的基础性能源,经过数十年高强度的开采和开发,一大批大中型矿山资源枯竭,成为危机矿山。通过煤炭资源找矿专项的实施,取得了重大的找矿进展:①新发现并查明了一批资源储量,延长了诸多危机矿山的服务年限;②对我国深部找煤勘查方法进行了初步总结;③丰富了我国聚煤作用研究的内容.使老矿山深部和外围找煤理论和方法得以完善;④在复杂地质条件勘查区(推覆体下、红层下及火成岩下)找煤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相似文献   
74.
赵省民  陈登超  邓坚 《地质学报》2010,84(8):1183-1194
长期以来,由于埋藏深、地质复杂及自然条件恶劣等原因,银根-额济纳旗及邻区石炭系-二叠系的油气勘查程度低,相关研究成果少.鉴于此,本文充分利用研究区的周缘露头,借助近30条剖面的详细调查,分析了本区石炭系-二叠系的沉积特征.研究表明,本区石炭系-二叠系包括了泥岩、砂岩、砂砾岩、碳酸盐岩和火山岩(或火山碎屑岩)等,海相生物丰富.暗色泥岩是石炭系-二叠系的主体,是潜在的烃源岩和盖层;火山岩(或火山碎屑岩)发育,碳酸盐岩多呈透镜状且硅化普遍,砂砾岩相对较少,三者构成石炭系-二叠系重要储层.岩石组成及展布特征表明,石炭纪-二叠纪期间,本区张裂频繁,火山作用强烈,远离陆源区,水体深而宁静,利于生烃物质发育.期间,区内主要发育了浅海相、广海海岸相、碳酸盐台地相、辫状三角洲相、扇三角洲相和火山喷发相等沉积类型.其中,浅海相和局限海岸相主要形成了烃源岩和盖层,其他沉积则形成了储层,为区内石炭系-二叠系造就了良好的油气地质条件.  相似文献   
75.
塔里木盆地西部古岩盐地质地球化学特征与成钾条件分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塔里木盆地是我国重要的成盐盆地,为我国最有远景的找古钾矿地区之一。本文通过多年野外实地调查和大量岩盐样品的化学分析,特别是岩盐中可以指示沉积阶段的Br×103/Cl系数等区域分布特征,联系前人研究资料,分别从构造环境、地层和岩相古地理、地球化学特征等方面进行了成钾条件分析。结果表明,莎车盆地西部喀什坳陷和库车盆地中部拜城坳陷宏观地质特征均有利于钾盐沉积;岩盐地球化学组成相对于正常海相沉积表现出明显的贫Br特征,属海陆交互相或海源陆相沉积。相比之下,莎车盆地的喀什次级坳陷是目前最有前景的找钾远景区。  相似文献   
76.
从宏观、微观和煤化学几个方面 ,研究了新疆和田县布雅煤矿一号井田主采煤层中硫的赋存形态、含量、变化规律及成因。并提出几种脱硫方法 ,对煤矿生产出质量好的洁净煤 ,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7.
Vanadium-bearing stone coal is a new vanadium resource;recovery ofV_2O_5 from the coal has been investigated.It has been found that a satisfactoryextraction of V_2O_5 depends on both the oxidation of V and its reaction with so-dium salt.V in the coal ash of Yushan mainly exists in two oxidation states:98%V(Ⅲ)and2%V(Ⅳ).The distribution of valency of V shows that organicmatter determines V valency at low temperatures,at about470℃,V(Ⅲ)iscompletely oxidized to V(Ⅳ);above500℃,the temperature is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 for the oxidation of V .At higher temperatures no more V is oxidizedto V(Ⅴ);an equilibrium is established after92%of V is oxidized to V(Ⅴ).The roles of NaCl in the recovery of V_2O_5 from the coal ash were discussed.The best conditions for roasting are temperature750-800℃for1 h.underthe oxidation-chlorination atmosphere.When the ore:NaCl=100:10 by weight,η_roast reaches85.5%.According to the results,a flowsheet for V_2O_5 extrac-tion from coal ash has been proposed.  相似文献   
78.
从内时理论出发,通过内蕴时间的重新构造,在Helmholtz自由能中引入损伤变量,利用连续介质不可逆热力学的基本原理推导出了含瓦斯煤岩的内时损伤本构方程,并给出了确定本构模型中各参数的方法。同时,对在三轴应力条件下所建立的本构方程进行了求解分析与试验验证。结果表明,该本构方程能很好地描述含瓦斯煤岩在损伤发生前后的变形特点,并能有效地反映含瓦斯煤岩的非线性和剪胀扩容等物理力学现象。  相似文献   
79.
黄土基底构筑物边坡稳定的研究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适合露天开采的煤田,主要分布在西部及西北部的黄土高原地区。黄土基底构筑物在加载过程中,曾出现过某些惨痛的工程教训。基于黄土基底排土场形成后黄土底工程性质演化规律及失稳机制分析,提出其边坡稳定的研究方法,对黄土高原地区煤炭资源开发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80.
洁净煤技术应用现状综述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我国是煤炭生产和消费大国 ,大力开发应用适合我国国情的煤炭地下气化技术、工业型煤技术、水煤浆气化技术、煤液化技术、洁净煤联合循环发电技术、煤系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技术等洁净煤技术 ,对提高煤炭利用率 ,改善环境状况 ,实现能源工业 (也包括化工及其它相关行业 )的可持续发展 ,有重要意义并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