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7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7篇
地球科学   23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为了评估杭州湾鹭科(Ardeidae)鸟类栖息地土壤中磷元素的流失风险,在杭州湾国家湿地公园中,选择鹭科鸟类集群栖息的水杉(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林地、女贞(Ligustrum lucidum)林地和无鹭科鸟类栖息的水杉林地、女贞林地(对照林地)布设采样地,分别于2018年11月(鹭科鸟类迁出后)、2019年5月(集群栖息且繁殖期)、2020年1月(鹭科鸟类迁入前),采集0~10 cm深度和10~20 cm深度的土壤样品,测定了土壤样品的有机碳含量、全氮含量、全磷含量、水溶性磷含量、有效磷含量、pH和电导率;采用Mehlich-3浸提法和草酸铵提取法,估算土壤磷饱和度;以土壤的磷饱和度和有效磷含量作为土壤中磷的流失风险的评估指标,评估表层土壤中磷的流失风险水平。研究结果表明,在杭州湾鹭科鸟类集群栖息的水杉林地和女贞林地,0~10 cm深度土壤的有机碳含量、全氮含量、全磷含量、水溶性磷含量、电导率都显著大于10~20 cm深度土壤,而其0~10 cm深度土壤pH却小于10~20 cm深度土壤;有鹭科鸟类集群栖息的水杉林地0~20 cm深度土壤的全磷含量...  相似文献   
72.
湿地环境的改变对湿地鸟类造成了严重影响,而传统以美学为主的景观设计和以水质净化为目的的人工湿地设计难以改善湿地鸟类及其栖息地数量锐减的现状。从湿地景观设计中涉及到的主要鸟类及其栖息地需求、鸟类栖息地恢复等方面对基于鸟类栖息地恢复的湿地景观设计研究与实践进行综述。水鸟是湿地景观设计中重点关注的对象,以湿地水鸟栖息地需求研究为基础,结合成功案例探讨湿地水鸟栖息地的引鸟设计、生境规划、引鸟效果和管理策略。针对现阶段鸟类栖息地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鸟类栖息地规划与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73.
为保护大连市滨海湿地重要生境及其鸟类多样性,文章于2016年8月至2017年10月,选取大连市海岛村和青云河口等9个滨海湿地,采用多种方法和设备,对鸟类开展定点周年连续调查,建立大连市滨海湿地鸟类名录,并分析其种类和时空分布等特征。调查结果表明:大连市滨海湿地鸟类有76种,隶属10目17科,其中鸻形目种类最多,旅鸟和夏候鸟种类最多;春、秋季的种类和数量较多,庄河口的种类和数量均为最多;优势种包括红嘴鸥(Chroicocephalus ridibundus)等3种,常见种包括环颈鸻(Charadrius alexandrinus)等15种,其余为稀有种;由于调查的方式、环境和设备等条件的差异,本次调查与1987年调查相比在种类上有所不同;滨海湿地鸟类的种类和时空分布与大连市的气候条件和地理位置有关;为保护黄嘴白鹭(Egretta eulophotes)和黑脸琵鹭(Pla-talea minor)等全球濒危和极危鸟类的繁殖和栖息空间,应加强对庄河口等滨海湿地的重点保护。  相似文献   
74.
2016年9月至2017年4月,采用样线法和可变大小样方法相结合,对七里海潟湖湿地非繁殖期鸟类进行了调查研究。调查共记录到鸟类13目27科60种,其中雀形目鸟类10科14种,占物种总数量的23. 33%;非雀形目鸟类17科46种,占物种总数量的76. 67%。湿地水鸟数量占全部鸟类总数量的95. 11%,水鸟类群主要为鸥类、雁鸭类、鸻鹬类和鹭类。鸟类居留类型主要为旅鸟和夏候鸟,分别占物种总数量的35. 00%和33. 33%。鸟类区系方面,以古北界鸟类和广布种鸟类为主,分别占物种总数量的63. 33%和26. 67%。经统计,鸟类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和丰富度指数的平均值分别是1. 86、0. 39和2. 31。七里海潟湖湿地位于东亚—澳大利西亚迁徙路线上,是重要的鸟类迁徙停歇地和觅食地,鸟类尤其是水鸟资源丰富,应当受到关注和保护。  相似文献   
75.
王乡城 《江苏地质》1999,23(2):121-123
中华龙鸟化石的几个问题,在我国古生物学界不断引起争议。做为读者,我想谈几点个人看法。1有关分类知识古生物分类是以现代生物学分类为基础,从已知推未知。一般分为古植物界和古动物界两大类。古动物界以“门”为大单位又分出如软体动物门、节肢动物门、脊索动物门等...  相似文献   
76.
浙江发现晚白垩世一长尾鸟化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浙江省临海市晚白垩世早期地层中发现一新的鸟化石 ,它具有 2 0余枚尾椎骨组成的长尾 ,形态与始祖鸟相似 ,但颌骨没有牙齿 ,又与孔子鸟相同 .它表现出的近祖特征除具长尾外还包括肱骨构造简单 ,尚有至少两个游离的指骨 ,腹肋仍然存在等 .其近裔性状包括头骨骨片薄 ,牙齿退化 ,股骨关节髁发育 ,胸骨宽而长等 .这是首次在中国南方发现的中生代鸟类化石 .  相似文献   
77.
长江中下游安庆沿江湖泊湿地夏季鸟类多样性调查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湖泊湿地是鸟类的重要栖息地,湖泊湿地鸟类是湖泊生态系统重要的监测生物,湖泊湿地鸟类多样性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对湿地管理具有重要意义.2011年7-8月,采用样线法对长江中下游安庆沿江7个湖泊湿地的夏季鸟类资源进行了调查,以期为湖泊湿地资源管理提供依据.共记录到安庆沿江湖泊湿地鸟类14目35科82种,其中留鸟27种(占32.9%),夏候鸟37种(占45.1%);水鸟28种(占34.6%);肉食性、食虫和杂食性鸟类占多数,分别占30.5%、30.5%和23.2%;须浮鸥、夜鹭、丝光椋鸟、黑脸噪鹛、树麻雀、家燕等6种鸟类为优势种.物种数以黄大湖最高(50种),白荡湖和破罡湖最低(各28种);Shannon-Wiener指数以黄大湖最高(2.123),白荡湖最低(1.918);均匀度指数以龙感湖最高(0.865),菜子湖最低(0.739).进一步分析显示,鸟类物种数、多样性指数与湖泊面积呈显著正相关,鸟类物种数、多样性指数与干扰强度呈显著负相关.采取退田还湖、恢复湿地等途径增加湿地面积、生境类型和植被资源对于保护湖泊湿地的鸟类资源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78.
通过调查厦门市下潭尾滨海湿地红树林生态修复区的鹭科鸟类物种和数量,对比海水不同潮位鹭科鸟类数量、生境分布以及红树林不同修复阶段白鹭种群数量变化,探讨红树林生态修复对鹭科鸟类种群动态的影响。2018—2019年在修复区共调查记录到8种鹭科鸟类,秋冬季鹭鸟种类较多,5—6月鹭鸟数量最多,其中白鹭为优势种;与修复初期相比,修复区在修复完成后的白鹭种群数量明显增加;修复区鹭科鸟类在海水低潮位时主要觅食于潮间带滩涂,在高潮位时大多数停歇于未被海水淹没的红树林,观察发现一些鹭鸟在繁殖季节营巢于高大的红树林。结果表明,滨海湿地红树林生态修复能够改善鹭科鸟类栖息环境,增加修复区的鹭科鸟类数量。  相似文献   
79.
80.
黄河三角洲湿地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河三角洲湿地是典型的滨海河口湿地,重要的鸟类栖息地、繁殖地和中转站,具有典型的原生性、脆弱性,稀有性等特征,其生物资源丰富,有各种野生动物1 543种,种子植物393种,鸟类283种,其中属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有9种,属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鸟类有41种.该湿地的研究和保护,可以为生物多样性保护,特别是鸟类保护提供巨大支持.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的建设为湿地及其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和平台.近年来的调查发现,三角洲区域油田开发对湿地的影响正在逐步减少,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先后实施的一系列工程,使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区内鸟类种类和数量明显增加,黄河三角洲在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地位和作用也在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