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地球科学   2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谭宗琨 《广西气象》1998,19(1):38-41
风险度定义出发,提出了构建气象灾害风险评价模型的一般方法,并以实例对气象灾害风险评价及减灾对策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2.
基于自然灾害风险原理,结合青海省气象数据、地理信息数据、社会经济数据,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GIS自然断点法对青海省暴雨洪涝灾害致灾因子危险度、承载体易损度评估模型以及暴雨洪涝灾害风险度进行评估,结果表明:青海省不同强度降水日数均呈增多趋势,新世纪以来中雨日数及强降水日数增加趋势尤为明显;暴雨洪涝灾害致灾因子危险度呈由东南向西北降低的趋势,承载体易损度为东北部地区最高,南部以及西部地区最低;暴雨洪涝风险较高的地区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互助、湟中、大通、西宁为高风险区,东部大部地区、环青海湖地区为较高风险区,西部地区为低风险区。该评估结果可以在气象灾害风险管理业务中进行应用,可以加强对暴雨洪涝灾害风险的影响程度及影响区域的判定,为地方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3.
东北地区水稻冷害气候风险度和经济脆弱度及其分区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应用历年气象、水稻产量资料和冷害指标,分析东北地区水稻低温冷害发生的温度条件、气候频率和风险概率,建立了水稻冷害气候风险度模式,将东北地区分成高、偏高、中等、较低和低风险5级水稻冷害气候风险度区.在气候风险性分析的基础上,考虑各地水稻冷害减产率、总产量和面积比例等经济损失因素,建立水稻生产对低温冷害反应的经济脆弱度模式...  相似文献   
24.
广西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评价及灾害风险区划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谭宗琨 《广西气象》1997,18(1):44-50
本文首先从风险的角度对影响广西粮食产量的主要气象灾害进行评估,在此基础 ,对灾害风险进行区划,以便为广西粮食再生产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5.
风险度定义出发,提出了构建气象灾害风险评价模型的一般方法,并以实例对气象灾害风险评价及减灾对策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6.
昆明市东川区是我国最著名的泥石流分布区。基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联系泥石流研究的相关理论成果,使用泥石流危险性评价模型,结合GIS软件对昆明市东川区泥石流进行危险性评价,得出了昆明市东川区各乡镇的泥石流危险度。易损性评价是泥石流灾害风险性评价的一部分,根据每个乡镇的经济、人口等指标结合国内有关易损性的理论,建立东川区的泥石流易损性评价模型,从而对东川区以各乡镇为单位进行了易损性评价,得出了各乡镇的易损度。有了易损度和风险度,利用联合国提出的自然灾害风险表达式两项相乘得出了东川区的风险度。最后,使用ARCGIS9.0的制图输出功能,对该区域的泥石流风险性进行了分区和制图,给出了昆明市东川区泥石流风险性评价图,使该地区的泥石流风险性评价有了新的以乡镇为单元的量化指标,更好的服务于当地防灾减灾和经济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27.
淮河流域单季稻气候风险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俞芬  千怀遂  段海来 《地理科学》2011,31(4):501-507
综合考虑单季稻气候适宜性水平及其变率变化,构建单季稻的风险度模型,运用滑动建模技术对淮河流域单季稻的气候风险性进行了动态分析与评估。根据风险分布将淮河流域单季稻温度、降水、日照和气候风险大致分为三种类型:低风险型、中风险型和高风险型;在时间变化上,近几十年来,淮河流域单季稻气候风险度有逐渐增加的趋势;并随着时间的推移,在空间上东部风险较低的区域有逐渐降低的趋势,而西部气候风险高的地区有进一步增大并向东部沿海扩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28.
在构建煤炭与石油保障风险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计算煤炭和石油保障综合风险度以及简历风险源、风险度评价模型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法,划分了中国煤炭和石油保障风险的综合等级,将风险可能性划分为极低、低、中、高、极高5个级别.进一步选择了北京和浙江,结合两地煤炭石油保障的实际情况,利用这一评价体系评价了两地的煤炭和石油各风险源、风险度,集成得到综合风险度指数,进而划分了两地的煤炭与石油保障风险等级.结果表明:北京市和浙江省的煤炭综合风险级别分别为较低和中等,石油综合风险级别分别为中等和较高,研究结果基本符合现状,从而验证了该指标体系及其评价方法的适用性与合理性;同时,实证结果还对两地煤炭和石油的风险发生概率进行了预测,以期起到一定的预警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29.
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北极海冰快速融化,北极航道的全面开通成为可能。受航道内冰情与气象海洋等综合因素影响,航道航行存在较大风险。本文主要基于北极海冰密集度卫星遥感观测结果,综合风速、温度、能见度与水深等数据信息,利用权重和风险等级划分法建立了无破冰能力船只在北极航道航行风险评估体系,计算得到日平均航道航行风险度。通过与“雪龙”号科考船在西北航道航行线路与航道航行风险度比对,发现“雪龙”号科考船均沿低航行风险度航道航行。研究结果表明:利用北极航道航行风险评估体系计算日平均北极航道航行风险度是可行的,可为极地科考或航道选取提供准确的航行风险评估信息,对积极推进“冰上丝绸之路”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