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2篇
  免费   296篇
  国内免费   363篇
地球科学   1661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47篇
  2022年   53篇
  2021年   45篇
  2020年   51篇
  2019年   58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49篇
  2016年   53篇
  2015年   57篇
  2014年   116篇
  2013年   64篇
  2012年   78篇
  2011年   78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66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62篇
  2005年   63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41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6年   1篇
  1973年   1篇
  1944年   1篇
  194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61.
丹霞山世界地质公园蜂窝状洞穴特征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蜂窝状洞穴以其精致的形貌和众说纷纭的成因吸引着科研人员和普通大众的兴趣。丹霞山世界地质公园蜂窝状洞穴主要产于晚白垩世丹霞组二段(锦石岩段)风成砂岩的崖壁上。本文以园区长老峰锦石岩寺和睡美人禄意堂两处蜂窝状洞穴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实地调查,了解洞穴生长环境,定量统计分析其形态特征,并采集砂岩样品进行显微镜下观察,探讨洞穴形成与盐风化作用的关系。研究表明:蜂窝状洞穴所在的岩性主要为中—细粒长石岩屑砂岩,发育大型高角度交错层理,渗透性较好;洞穴开口均向下朝向锦江,有利于来自锦江河流的湿润水汽较长时间地保持在小洞内部;洞穴开口基本服从泰森多边形分布。因此,碎屑颗粒相对比较均匀的风成砂岩为丹霞山蜂窝状洞穴的发育提供了重要的岩石基础,锦江河流为盐风化提供了必要的湿润水汽和盐分。在初始发育阶段,从岩壁上最适合盐风化作用的若干个点开始形成细小的坑洼,逐步向同层位扩张。单个小洞穴由于盐风化作用,洞穴内部风化速率大于洞穴开口边缘,导致蜂窝状洞穴内部空间扩大较快。然后,蜂窝状洞穴的发育突破纹层的限制,逐步加大、变深而呈泰森多边形规则分布。最终,随着洞穴加深,在重力、风力的影响下,蜂窝状洞穴隔壁减薄失稳,洞穴消亡。  相似文献   
62.
塔里木盆地塔西南地区和田河气田周缘寒武系中统发育厚层膏盐岩,其下白云岩溶蚀裂缝-孔洞型储层发育条件好。多个层系具备烃源岩发育条件,除寒武系下统玉尔吐斯组外,震旦系、南华系也是可能的重要生油层系,油气资源丰富。盐下发育多个规模较大的构造圈闭,且由于膏盐岩层的滑脱作用,断裂很难断穿盐层,后期保存条件好。因此,寒武系中统膏盐岩与下伏白云岩组成本区重要的储盖组合,勘探领域具有非常好的前景。  相似文献   
63.
在柴达木盆地尕斯库勒盐湖区,通过对芦苇、赖草、海韭菜、无脉苔草、洽草、盐地风毛菊、羊齿天门冬、小花棘豆和白刺9种盐生植物生长区土壤容重、含水量、全盐量、pH值、全氮、速效钾、速效磷进行测试分析,研究其对盐渍化土壤的改良效果。试验结果表明:9种盐生植物均可降低土壤容重、全盐量和pH值,提高土壤含水量,其平均全盐量较裸地降低了3.79%~85.40%,平均降低幅度为44.99%,小花棘豆降低土壤容重相对较为显著(17.39%),无脉苔草相对较差(1.37%);盐地风毛菊降低土壤pH值的能力相对较强(5.11%),羊齿天门冬相对较弱;赖草提高土壤含水量相对较为显著(26.05%),白刺相对较差(1.85%)。9种盐生植物可不同程度增加土壤全氮含量,且随取样深度增加全氮含量呈逐渐降低的变化趋势;9种盐生植物坡面地表以下垂直方向0~20 cm土体速效磷含量表现出增加趋势,其中在地表以下20~50 cm位置速效磷含量增加相对较为显著,土体速效磷含量增加的程度由大至小依次为:小花棘豆、赖草、无脉苔草、海韭菜、白刺、羊齿天门冬、芦苇、洽草和盐地风毛菊。研究结果对于利用盐生植物防治土壤盐渍化,以及进一步提高土壤可持续利用有实际价值。  相似文献   
64.
摘要:目的 探讨菌株Salinivibrio sp.YH4分泌的丝氨酸蛋白酶EYHS的耐盐性及结构特征。方法 明胶底物酶谱法分析EYHS的耐盐性。应用生物信息学手段对EYHS及6种耐盐的S8家族丝氨酸蛋白酶结构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EYHS在4 mol/L的NaCl溶液中仍具有活性,属于耐盐蛋白酶。EYHS及6种S8家族丝氨酸蛋白酶分子表面的loop区等无规则卷曲所占比例较高,α-螺旋与β-片层则主要位于酶分子内部。EYHS分子表面酸性氨基酸含量较高,且具有弱疏水内核。多序列比对发现蛋白酶的催化三联体两侧存在高度保守的基序和保守的极性氨基酸及芳香族氨基酸,并存在多个保守的Gly与Ala。同源模建和表面电荷分布显示,α螺旋和β片层围成了蛋白酶的催化腔,EYHS活性中心包含由Asp32、His65与Ser215组成的催化三联体,且催化位点区域表面静电势为负。结论 上述结构特征可能有助于耐盐丝氨酸蛋白酶EYHS在高盐环境下维持其稳定性和适度柔性,并有助于其催化功能的发挥,为深入研究耐盐丝氨酸蛋白酶的高盐环境适应性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5.
本项研究选取柴达木盆地尕斯库勒盐湖区作为研究区,筛选出了9种优势盐生植物,开展了盐生植物生长区土体颗粒、容重、含水量等物理性质指标,以及土体中HCO<sub>3</sub><sub><sup>-</sup></sub>、Cl<sub><sup>-</sup></sub>、SO<sub>4</sub><sub><sup>2-</sup></sub>、K<sub><sup>+</sup></sub>、Na<sub><sup>+</sup></sub>、Ca<sub><sup>2+</sup></sub>和Mg<sub><sup>2+ </sup></sub>7种易溶盐离子含量试验测试,分析了区内芦苇、海韭菜等9种盐生植物茎叶和根系部分HCO<sub>3</sub><sub><sup>-</sup></sub>、Cl<sub><sup>-</sup></sub>等7种易溶盐离子含量及其分布规律。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区内9种盐生植物对易溶盐离子吸收作用及其差异性;采用盐生植物地上茎叶部分K<sub><sup>+</sup></sub>/Na<sub><sup>+</sup></sub>值结果,定量评价了区内9种盐生植物耐盐性及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区内9种盐生植物茎叶部分K<sub><sup>+</sup></sub>/Na<sub><sup>+</sup></sub>比值,其由大至小依次为:小花棘豆0.84、羊齿天门冬0.58、白刺0.55、盐地风毛菊0.52、海韭菜0.50、无脉苔草0.47、洽草0.41、芦苇0.39和赖草0.34。本项研究结果,利用为尕斯库勒湖区及其周边地区,利用盐生植物有效改良土壤盐渍化方面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66.
银沙银矿(Silver Sand silver deposit)是玻利维亚锡矿带内新探明的一个超大型中硫型浅成低温热液银矿床,已探明银金属资源量约1万t,平均银品位约120 g/t,并伴有少量铅、锌、铟、镓.银矿化与中新世中酸性侵入岩和次火山岩有关.矿体赋存于白垩系蚀变褪色石英砂岩中的密集构造裂隙带内.成矿作用可以划分...  相似文献   
67.
奥陶系盐下白云岩储层是鄂尔多斯盆地中东部天然气勘探的重要接替领域.基于钻井岩心、微观薄片、物性分析及地球化学特征等资料,应用微区多参数实验分析方法,对奥陶系盐下白云岩储层特征、成因与分布开展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①奥陶系盐下主要发育颗粒滩白云岩和微生物白云岩储层,其中颗粒滩白云岩储层岩性为砂屑白云岩、鲕粒白云岩和粉—细...  相似文献   
68.
沙空那空盆地处于滇藏印支褶皱系南段,属于印支中央地块,沙空那空盆地已发现他曲、乌隆、廊开、哇伦等多处钾盐矿床,是亚洲重要的蒸发沉积型钾盐矿成盐盆地,本次研究的哇伦矿区便位于该盆地的中心地带.为了解决矿区勘查之初所遇到的困难,本次工作对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了仔细分析,提出了前人成果的使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本文结合已有地质、...  相似文献   
69.
宋柳  吕建建  王磊  孙东方  刘萍 《海洋与湖沼》2019,50(5):1080-1090
几丁质酶(chitinase)在甲壳动物的蜕皮、消化和免疫等很多生物学过程中发挥重要功能,为深入探讨几丁质酶的免疫防御机制,本实验利用RACE技术克隆了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PtCht6基因。该基因cDNA全长2736bp,开放阅读框(ORF)2103bp,编码700个氨基酸,具有几丁质酶GH18家族典型特征。利用实时荧光定量技术分析PtCht6在三疣梭子蟹不同组织、不同蜕皮阶段、不同病原感染以及低盐胁迫(11)下的表达特征,结果显示:PtCht6在各组织中均有表达且在肝胰腺中的表达量最高;在不同蜕皮时期的肝胰腺中,其表达量由蜕皮后期(A/B)、蜕皮间期(C)、蜕皮前期(D)依次递减(P0.05);人工感染WSSV和副溶血弧菌后.PtCht6的表达量在肝胰腺中分别于12h、72h达到最大值,在血细胞中均于12h达到最大值,且相较于对照组,整体显著上调表达(P0.05);低盐胁迫能够显著抑制该基因的表达,最高抑制73倍(P0.05)。同时发现,低盐环境下感染WSSV后,该基因达到峰值的时间明显延迟(至少延迟12h.P0.05)。该研究结果预示PtCht6作为免疫因子参与三疣梭子蟹的病原防御,且低盐胁迫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该基因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70.
邢亦谦  邢军武 《海洋科学》2019,43(5):97-102
以纠正碱蓬属Suaeda盐生植物研究中广泛存在的分类错误为目的,针对碱蓬属研究中因缺乏正确的种属鉴定与使用错误种名等导致无法确定研究对象是何植物,使研究结果丧失确定性和科学价值的问题,通过对相关错误文献的梳理,对包括《中国高等植物图鉴》在内的有关碱蓬属植物研究文献进行了初步分析,指出了有关碱蓬属植物研究中的同物异名、同名异物以及中文名与拉丁名错乱等问题并予以纠正。对提高碱蓬属植物研究的科学性与可靠性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