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76篇
  免费   550篇
  国内免费   1805篇
地球科学   5031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111篇
  2022年   203篇
  2021年   164篇
  2020年   149篇
  2019年   173篇
  2018年   119篇
  2017年   154篇
  2016年   108篇
  2015年   150篇
  2014年   224篇
  2013年   166篇
  2012年   204篇
  2011年   189篇
  2010年   188篇
  2009年   165篇
  2008年   140篇
  2007年   181篇
  2006年   166篇
  2005年   146篇
  2004年   161篇
  2003年   144篇
  2002年   136篇
  2001年   188篇
  2000年   136篇
  1999年   133篇
  1998年   119篇
  1997年   99篇
  1996年   109篇
  1995年   93篇
  1994年   113篇
  1993年   97篇
  1992年   94篇
  1991年   100篇
  1990年   80篇
  1989年   88篇
  1988年   8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10篇
  194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陈怡 《探矿工程》2005,32(10):45-46
通过该项施工,得出空气潜孔锤钻进工艺可在贵州岩溶地区供水成井施工中使用,及具有在无水和严禁用水条件下的施工优势和优质、高效、低成本的显著特点。但也存在空气潜孔锤和原有设备不配套,且压力不够,达不到所需孔深的缺憾。为使该工艺施工满足对井深的要求,建议添置增压机或使用高压风机。  相似文献   
122.
马新  陈宝义  刘三虎 《探矿工程》2005,32(1):13-15,17
乌江渡水电站扩机地下厂房防渗帷幕工程身处岩溶发育地区,工程地质条件复杂,地质构造以层间错动断层为主,并有部分陡倾角断层发育,岩层受构造挤压强烈,断层、节理、破碎带发育;水平岩溶、垂直岩溶发育。以此工程为例介绍了高压灌浆施工工艺,阐述了岩溶地区高压灌浆过程中出现的特殊问题并提出了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123.
岩溶性地基处理是公路建设中时常遇到的问题之一。结合常(德)—张(家界)高速公路岩溶路基注浆施工,介绍了压力注浆处理岩溶路基的施工工艺及相关的施工参数,并针对施工中出现的特殊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124.
《探矿工程》2005,32(4):19-19
近日召开的中国地下水资源与环境调查成果通报会上透露,我国有50多个城市不同程度出现了地面沉降和地裂缝灾害,沉降面积扩展到9.4万km^2,出现地下水降落漏斗180多个,总面积约19万km^2。发生岩溶塌陷1400多起,海水入侵面积逐年扩大,北方土地荒漠化面积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125.
126.
岩溶含水介质结构类型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岩溶地下水的富集与运移规律.根据鄂尔多斯盆地周边岩溶含水层的岩性、层组结构类型划分出了4种各具特色的岩溶含水介质结构类型,并对各类介质结构的钻孔单位涌水量进行了系统量化统计分析,为进一步认识鄂尔多斯盆地周边岩溶地下水的富集规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7.
以非岩溶区林地为对比,分析了桂林毛村岩溶区4种不同植被类型土壤微生物数量及碳酸酐酶(CA)活性的季度动态变化规律,发现以下主要结果:1随着植被的正向演替,岩溶区弃耕地、草地、灌丛及林地微生物数量及CA活性逐渐升高,微生物总数从64.07×10~4cfu/g上升到178.23×10~4cfu/g,CA活性从0.77 U/g上升到1.82 U/g,岩溶区林地大于非岩溶区林地。2在岩溶区不同植被类型,微生物组成均表现为细菌最多(平均值95.14%),放线菌次之(平均值2.79%),真菌数量最少(平均值1.75%)。而在非岩溶区表现为细菌最多(平均值90.95%),真菌次之(平均值5.32%),放线菌最少(平均值3.73%)。3微生物数量季节动态整体表现为春季至夏季逐渐上升,至秋季达到最高,冬季下降,微生物总数的增长依赖于细菌的倍数增长,真菌和放线菌影响较小。CA活性整体表现为夏季和冬季低于春季和秋季,秋季达到最大值。4 CA活性与细菌及微生物总数呈极显著的正相关,表明土壤CA主要来源于细菌的分泌。  相似文献   
128.
塔河油田奥陶系岩溶储层垂向带发育特征及其识别标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邹胜章  夏日元  刘莉  唐建生  梁彬 《地质学报》2016,90(9):2490-2501
岩溶储层在垂向上的分带性是岩溶在垂向上发育不均匀的客观表现。根据现代岩溶理论,通过对大量测井资料的统计分析,按照岩溶缝洞系统发育强弱及地下水运动方式、岩溶作用方式,将岩溶储层垂向上划分为表层岩溶带、垂向渗滤溶蚀带、径流溶蚀带、潜流溶蚀带等四个岩溶发育带,并建立了塔河油田奥陶系岩溶储层垂向带划分的测井响应与岩溶成因组合指标体系。测井响应指标包括自然伽玛、电阻率、井径等;岩溶成因指标包括地下水径流方式、岩溶作用类型、充填特征和岩溶个体形态等。根据岩溶储层垂向带划分标准,对塔河油田奥陶系岩溶储层垂向带发育特征进行了统计分析,并对不同地貌区岩溶储层的垂向带发育特征进行分析。分析认为:表层岩溶带以大中型溶蚀孔洞为主,测井显示为高伽玛,低电阻;半充填(或未充填)时测井表现为低伽玛,低电阻;垂向渗滤溶蚀带以高角度溶缝和小型溶蚀孔洞为特征,测井显示为低伽玛,高电阻;径流溶蚀带多发育大型溶洞,测井显示为高伽玛,低电阻;潜流溶蚀带岩溶弱发育,测井显示为低伽玛,高电阻。  相似文献   
129.
针对当前土地利用模拟技术在岩溶地区应用较少的现状,该文提出了利用CLUE-S模型对岩溶地区土地利用变化进行模拟。此模型全面考虑自然和人文因子,通过迭代方法综合空间分析和非空间分析,较好地模拟小尺度范围内土地利用变化,具有综合性、开放性、空间性、竞争效率性等特点。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不仅能够准确地反映未来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趋势,而且能较好地筛选影响未来土地利用变化主要影响因子,进行不同情景土地利用变化模拟,对岩溶地区土地利用规划和管理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0.
塔河油田海西早期形成了复杂的碳酸盐岩岩溶缝洞系统,其发育规模在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表现出显著的差异性。岩溶水作为岩溶发育的关键因素,在不同地质背景下表现出的水文学特征及水动力作用与岩溶缝洞系统的发育密切相关。为了深入认识和阐述岩溶储层发育机制,基于三维地震资料,通过地震属性技术结合现代岩溶理论成果恢复了塔河油田埋深5 000m以下的古水文网络,精细描述了水系发育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东部地区地表水系统具有较大汇水量,水系以强烈的垂向侵蚀作用为主,发育了完整的地表-地下双重水系型水文网络系统;西部地区地表水以水平溶蚀作用为主,地貌较为平缓,尚未产生大型地下水系网络系统,属于地表水系型水文网络系统。东、西部地区地表、地下水文系统动力学机制的不同,为这2个地区岩溶储层发育的差异性提供了合理解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