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946篇 |
免费 | 996篇 |
国内免费 | 151篇 |
学科分类
地球科学 | 3093篇 |
出版年
2025年 | 30篇 |
2024年 | 77篇 |
2023年 | 74篇 |
2022年 | 78篇 |
2021年 | 116篇 |
2020年 | 81篇 |
2019年 | 88篇 |
2018年 | 87篇 |
2017年 | 80篇 |
2016年 | 92篇 |
2015年 | 88篇 |
2014年 | 103篇 |
2013年 | 134篇 |
2012年 | 126篇 |
2011年 | 129篇 |
2010年 | 79篇 |
2009年 | 111篇 |
2008年 | 127篇 |
2007年 | 124篇 |
2006年 | 144篇 |
2005年 | 121篇 |
2004年 | 107篇 |
2003年 | 110篇 |
2002年 | 85篇 |
2001年 | 104篇 |
2000年 | 97篇 |
1999年 | 67篇 |
1998年 | 65篇 |
1997年 | 59篇 |
1996年 | 51篇 |
1995年 | 42篇 |
1994年 | 41篇 |
1993年 | 39篇 |
1992年 | 25篇 |
1991年 | 8篇 |
1990年 | 19篇 |
1989年 | 12篇 |
1988年 | 14篇 |
1987年 | 12篇 |
1986年 | 3篇 |
1985年 | 8篇 |
1984年 | 12篇 |
1983年 | 7篇 |
1982年 | 5篇 |
1981年 | 2篇 |
1980年 | 2篇 |
1978年 | 4篇 |
1977年 | 1篇 |
1972年 | 1篇 |
1962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0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991.
通过对气相色谱仪分析低纬陆架痕量长链烯酮过程中的升温速率和载气流速两个主要条件进行了探讨,对比了不同的程序升温速率和不同载气流量条件下烯酮的分离效果和检测精确度及重现性。研究发现色谱分析条件对低纬度痕量长链烯酮的分析有显著的影响。当前广泛适用于中低纬度开放大洋沉积物样品的较高的程序升温方法难以对低纬度高陆源物质冲淡作用影响下的陆架海沉积物样品进行有效的分离分析。在接近U37K'指标适用温度上限且C37:3烯酮含量极低的情况下(1 ng/g干样,计算温度接近27℃),采用较低的程序升温速率分离C37:3和C37:2及后续化合物有利于获得良好的分离效果,且分析的精确度和重现性较之高的升温速率好。在对痕量且接近温度适用极限的烯酮样品进行分析时,应采用相对较小的载气流量以便获得理想的分离度和更加精确的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992.
黔西断陷区煤中潜在毒害微量元素赋存状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贵州西南部黔西断陷区晚二叠世和晚三叠世36个煤层煤样的灰分、硫分、灰成分及21种潜在毒害微量元素进行的分析测试及其相关性分析和聚类分析,得出Cr,U与煤中灰分成明显正相关;Ba,Be,Co,Cr,Cu,Mo,Se,Sn,Th,Tl,U,V等与粘土矿物正相关;碳酸盐矿物中Mn,Cd,Ni含量较高;As,Pb,Sb,zn等主要分布于硫化物矿物中;区内煤中不同来源、不同地质历史时期形成的硫化物中潜在毒害微量元素含量相差甚大;亲有机质的潜在毒害微量元素表现不显著。 相似文献
993.
G. W. Harris D. Klemp T. Zenker J. P. Burrows B. Mathieu 《Journal of Atmospheric Chemistry》1992,15(3-4):315-326
Measurements of NO2, HCHO, and H2O2 were made by the highly specific method of mid infra-red absorption spectroscopy using tunable diode lasers (TDLAS) during the 1988 Polarstern expedition. The TDLAS data are compared to those obtained during the cruise using less direct methods. Southern Hemisphere NO2 levels suggest nett photochemical destruction of O3 in the boundary layer. Northern Hemisphere HCHO averaged 0.47±0.2 ppbv; the HCHO measurements are used in a simple calculation to estimate OH noontime maxima of 3–6×106 cm-3. 相似文献
994.
临边探测器垂直分辨率高,辐射信号的变化主要受大气参数影响,且辐射校准后几乎不受背景辐射影响,对痕量气体可探测性强,探测高度约为10—100 km,对臭氧层的大气遥感监测具有特殊意义。红外临边传感器经过40余年的发展过程,在通道数目、信噪比、可探测目标种类、冷冻技术、在轨寿命方面都有明显改进。本文以平流层O_3及其相关的痕量气体为中心,按照传感器搭载的卫星平台及卫星发射时间的先后顺序,比较了国际上已有的LRIR、LIMS、SAMS、ISAMS、CLAES、MIPAS、HIRDLS、TES共8个星载红外临边探测器的特性、探测目标、技术改进、性能提升等;介绍了红外临边探测大气成分的反演原理;总结了红外临边探测器在痕量气体,平流层云与气溶胶,重力波与极涡,非局部热力学平衡效应4个方面的应用成果。最后对红外临边探测的前景趋势提出了思考。 相似文献
995.
996.
全球增温潜势(GWP)和全球温变潜势(GTP)是目前常用的温室气体增温能力的通用指标。如果用GTP代替GWP,1990-2005年,欧盟、美国、日本、加拿大和南非温室气体排放所占份额增加,而巴西、澳大利亚、中国、印度、墨西哥和俄罗斯所占份额减少;2015-2030年,欧盟、美国、日本、中国所占份额将增加,而俄罗斯、加拿大、澳大利亚、印度、墨西哥和巴西所占份额会减少。用GTP代替GWP后,巴西、澳大利亚等国所占份额减小,而欧盟所占份额增加,这可能是巴西、澳大利亚等国考虑尽早采用GTP代替GWP而欧盟反对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997.
利用德国Max-Planck气象研究所参与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The Intergovernmental Panelon Cli-mate Change,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的气候系统模式(ECHAM5/MPI-OM)的数值模拟结果,分析研究了全球增暖背景下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的变化。结果表明,ECHAM5模式较好的模拟出了热带气旋的基本结构和频数的分布特征。当大气中CO2浓度增加时,热带气旋中心的最低气压升高,850hPa正涡度降低,风速减小,风场出现反气旋性环流异常,暖心强度减弱,气旋的低层径向流入和高层径向流出减少,气旋总体强度减弱。CO2浓度的增加会总体上减少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的生成频数,从模拟结果看年均减少10个左右。就CO2浓度增加对热带气旋频数季节变化的影响而言,CO2浓度增加所引起气旋频数减少较平均的分配到多个月份里,表明CO2浓度增加引起的大气环流异常在全年都会对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的发生频数产生影响。分析加拿大参加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的CGCM3.1(T47)模拟资料,其结果与ECHAM5资料得到的结果大致相似。 相似文献
998.
999.
复地震道技术采用Hilbert变换通过求解实地震信号的解析信号,可将反映地震信号局部变化情况的地震波的瞬时振幅、瞬时相位和瞬时频率等信息分离开,瞬时相位是一种独立于地震振幅,并且不受其影响的地震属性参数,因此瞬时相位能更好地反映构造几何形态的细节.通过理论模型分析发现,瞬时振幅与极性反转前后地震记录的瞬时相位一阶差分之和进行加权,得到的复合属性可以较为准确、可靠地识别地震反射界面的位置,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