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535篇
  免费   4021篇
  国内免费   5328篇
地球科学   35884篇
  2024年   90篇
  2023年   302篇
  2022年   732篇
  2021年   952篇
  2020年   1080篇
  2019年   1366篇
  2018年   937篇
  2017年   1224篇
  2016年   1221篇
  2015年   1298篇
  2014年   1633篇
  2013年   1940篇
  2012年   1634篇
  2011年   1792篇
  2010年   1398篇
  2009年   1778篇
  2008年   1763篇
  2007年   1866篇
  2006年   1805篇
  2005年   1425篇
  2004年   1335篇
  2003年   1131篇
  2002年   867篇
  2001年   784篇
  2000年   699篇
  1999年   672篇
  1998年   664篇
  1997年   576篇
  1996年   483篇
  1995年   443篇
  1994年   360篇
  1993年   353篇
  1992年   250篇
  1991年   201篇
  1990年   149篇
  1989年   149篇
  1988年   113篇
  1987年   63篇
  1986年   60篇
  1985年   57篇
  1984年   30篇
  1982年   25篇
  1981年   20篇
  1980年   22篇
  1979年   13篇
  1978年   13篇
  1977年   19篇
  1976年   25篇
  1973年   17篇
  1971年   1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采用MS2000型激光粒度分析仪进行测试,利用计算机粒度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整理和计算,绘制出样品的频率曲线、概率累积曲线以及粒度众数位值曲线等图件并进行沉积环境分析。厦门地区第四纪环境演化经历了中更新世同安组(含泥中粗砂、含泥细中砂、砂为主)海积一冲积一更新统上部龙海组(含泥粗中砂、含泥细中砂、含泥粗砂、粗砂、细中砂、含细砾中粗砂、中细砂等)冲积一洪冲积一更新世上部东山组(砂、砂砾、含泥中粗砂、粗砂、泥质中细砂、细砂、中粗砂等)冲洪积及部分海积(粉砂、细粉砂、含碳质泥、粘土、淤泥质粘土、粉砂质粘土等)一全新世长乐组(粉砂,淤泥质粘土、粉砂质粘土、碳质粘土、含砂淤泥质粘土,粉砂质亚粘土、粉细砂亚粘土等)海湾沉积。在解释环境变化的同时,说明粒度变化曲线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作为地层划分的依据之一,并以此对研究区地层进行了详细划分。  相似文献   
62.
63.
64.
用遗传算法解算病态方程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对应用遗传算法解决病态方程问题进行了探讨。利用拟合法而不是通过法方程求解参数,从而避免了法方程系数求逆,使病态方程的解答有了较好的结果。通过模拟计算并和其他方法进行比较,证明该方法是可行的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65.
利用高光谱数据进行植被生化成分反演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光谱数据包含着丰富光谱信息,能够定量地分析物质成分[1]。由高光谱数据,可以运用多元逐步线性回归方法反演植被生化组分含量,从而达到监测植被生长状况的目的[2]。本文具体介绍了多元逐步线性回归方法,及其在氮、木质素和纤维素含量估算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6.
本文通过对成都10个重污染日进行天气学分析,将污染浓度与气象要素进行聚类、研究了重污染日形成原因及污染浓度与气象要素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建立了SO_2、TSP日平均浓度分级预报方程。  相似文献   
67.
For LAMOST, the largest sky survey program in China, the solution of the problem of automatic discrimination of stars from galaxies by spectra has shown that the results of the PSF test can be significantly refined. However, the problem is made worse when the redshifts of galaxies are not available. We present a new automatic method of star/(normal) galaxy separation, which is based on Statistical Mixture Modeling with Radial Basis Function Neural Networks (SMM-RBFNN). This work is a continuation of our previous one, where active and non-active celestial objects were successfully segregated. By combining the method in this paper and the previous one, stars can now be effectively separated from galaxies and AGNs by their spectra-a major goal of LAMOST, and an indispensable step in any automatic spectrum classification system. In our work, the training set includes standard stellar spectra from Jacoby's spectrum library and simulated galaxy spectra of EO, SO, Sa, Sb types with redshift ranging from 0 to 1  相似文献   
68.
69.
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