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63篇
  免费   760篇
  国内免费   661篇
地球科学   4084篇
  2024年   45篇
  2023年   173篇
  2022年   202篇
  2021年   207篇
  2020年   181篇
  2019年   201篇
  2018年   123篇
  2017年   129篇
  2016年   125篇
  2015年   147篇
  2014年   229篇
  2013年   194篇
  2012年   240篇
  2011年   224篇
  2010年   203篇
  2009年   184篇
  2008年   183篇
  2007年   122篇
  2006年   124篇
  2005年   124篇
  2004年   107篇
  2003年   74篇
  2002年   79篇
  2001年   58篇
  2000年   46篇
  1999年   67篇
  1998年   41篇
  1997年   39篇
  1996年   40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桩基瞬态动测响应的数学模型及基本特性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桩在瞬态激振方式下的阻尼波动方程,本文分别给出端承柱与浮承桩的振动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并导出了两类桩瞬态动测响应的数学模型.通过与试验桩实测响应的对比,证明所建立的数学模型是正确的.文中还分析和讨论了桩的瞬态动测响应的五个基本特性,为动力测桩的参数估计提供了较严格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2.
133.
自回归总径流线性响应模型在洪水预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自回归总径流线性响应(ATLR)模型建立淮河王家坝站洪水预报方案和海河流域南运河水系洪水预报调度方案.自回归TLR模型与TLR模型加误差自回归实时校正模型的结构相同,但前者计算简捷,预报精度也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34.
正,负地震震中分布图及其在响应比理论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洁  尹祥础 《中国地震》1993,9(1):86-88
1.引言 众所周知,地震的孕育和发生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物理过程。地震是由于地壳介质局部失稳引发的。它在空间上的分布是不均匀的。而地震活动是地下断层相互作用的真实反映,它反馈给我们地壳介质的某些信息,有助于我们预报地震。因此,研究地震活动的空间分布规律已成为预报地震的一种手段。为了直观地反映地震活动在空间的分布情况,震中分布图已在地震预  相似文献   
135.
频率在3~30 kHz的甚低频(VLF,Very Low Frequency)波具有较小的传播损耗和较高的趋肤深度,可以在地球-低电离层波导中实现长距离传输,广泛应用于航海导航、对潜通信等领域,且在电离层遥测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基于武汉大学自主研发的VLF接收机在武汉接收的NWC(North West Cape)台站信号,本文通过分析2018年4月23日—2020年7月22日的观测数据研究了日出期间NWC信号的幅度响应及其特点和规律.结果表明NWC信号日出期间的幅度响应主要包括两种极小值结构:2个幅度极小值(SR1、SR2)的Type I结构和3个幅度极小值(SR1、SR2、SR3)的Type II结构.在以SR1出现时间为时间零点进行时序叠加分析后发现,Type I结构比Type II具有更强的规律性和稳定性.在Type I结构下,SR2出现时间的波动范围、平均值、标准差分别为43~65 min、54.2 min、4.4 min,而在Type II结构下,SR2和SR3出现时间的波动范围分别为48~93 min、80~120 min,平均值分别为64.7 min、96.4 min,标准差分别为10.2 min、11.7 min.在27个月的观测期内,3—7月份Type I结构的出现概率100%,未出现Type II结构,而在1—2月和8—12月Type I结构出现的概率明显下降,最低降至1月份的20.7%,而Type II在1月、2月、11月的出现概率均高于70%.按春秋分交替变化(周期1和周期2)的统计结果,在周期1内Type I和Type II结构出现的概率分别为91.5%、8.5%,而在周期2内Type I结构出现的概率降至41.9%,Type II结构出现概率则升至58.1%,这表示观测期间内Type II结构主要出现在秋冬季,春夏季发生概率较低.  相似文献   
136.
TM极化时,当测点越过界面时视电阻率均发生变化,基底较深时能放大界面附近的异常,当基底较深、频率较高时,高阻一侧相位低于45°,低阻一侧相位高于45°。TE极化时,只有基底为高阻时越过界面时视电阻率才发生变化,当基底为高阻且频率较高时,相位在界面两侧发生变化。通过岩脉时若相位无变化,岩脉是窄的。  相似文献   
137.
1 会议概况 "西部大开发面临的挑战——全球变化区域响应研讨会暨第四届CNC-IGBP 2001年年会"于2001年12月1~4日在重庆举行.本次会议有3个特点:①社会、人文和自然科学家共同参与,跨学科和集成议题是交流的主体;②注重科学家与政府决策者之间的对话,并取得良好的效果;③青年学者大规模参与.参加这次会议的总人数85人,分别来自中国科学院、科技部、外交部、国土资源部、中国科协、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气象局、国家海洋局、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林业科学院、兰州大学、复旦大学、厦门大学、新疆大学、西南师范大学、重庆师范学院、中国水产科学院、中国地理学会、中国植物学会、中国林学会等,其中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10人,青年科学家约40人.  相似文献   
138.
研究了瓦斯突出地球物理场的电磁波和弹性波响应特征,其响应是构成瓦斯突出地球物理场的介质条件所表现出来的。关键层应力墙瓦斯突出机理认为,瓦斯突出煤层由关键层和伴随层构成。关键层和伴随层在空间的分布规律和相互作用体现在物理场的差异上,把关键层(或瓦斯突出煤体)作为地球物理场中的异常体进行研究是可以利用地球物理方法识别的。突出地球物理场响应特征的研究为从地球物理研究瓦斯突出预测理论和方法提供了科学思路。  相似文献   
139.
美国佐治亚大学的海洋科学家发现温度影响微生物的生物活动,降解海洋沉积物中的有机碳。因此,全球增暖可能会破坏有机碳平衡,这些有机碳或参与大气的循环,或埋藏在海洋沉积物中作为碳源存在。佐治亚大学的海洋学家Samantha Joye和Nathaniel Weston研究指出,直到目前为止,人们对  相似文献   
140.
钢筋混凝土桥墩非线性地震反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Takeda滞回曲线模型,对三个不同周期的桥墩,分别输入多条具有相同反应谱的地震波,计算了桥墩的线性和非线性时程响应,通过比较线性和非线性最大地震位移响应发现,在这些地震波作用下,虽然线性位移响应最大值基本相同,但非线性位移响应最大值差别很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