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49篇
  免费   1649篇
  国内免费   963篇
地球科学   6661篇
  2024年   64篇
  2023年   201篇
  2022年   287篇
  2021年   316篇
  2020年   211篇
  2019年   302篇
  2018年   191篇
  2017年   210篇
  2016年   222篇
  2015年   271篇
  2014年   373篇
  2013年   285篇
  2012年   333篇
  2011年   270篇
  2010年   245篇
  2009年   265篇
  2008年   263篇
  2007年   237篇
  2006年   226篇
  2005年   187篇
  2004年   170篇
  2003年   177篇
  2002年   181篇
  2001年   125篇
  2000年   111篇
  1999年   98篇
  1998年   112篇
  1997年   118篇
  1996年   113篇
  1995年   74篇
  1994年   69篇
  1993年   82篇
  1992年   62篇
  1991年   52篇
  1990年   54篇
  1989年   34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16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平衡剖面的制作流程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平衡剖面技术是地质思维和计算机技术的结晶,使对断层构造的研究提高到定量阶段,其依据是在垂直构造走向的剖面上,地层长度和面积(2D)或体积(3D)是均衡的。在此原理基础上利用数学手段对盆地的构造发育史进行正演和反演模拟,直观地再现地下构造的原始几何形态,迅速提供地震剖面的构造解释方案,并对解释结果进行检验(不平衡的剖面其解释一般有问题),为深刻认识构造发育史、分析油气运移及聚集规律提供依据,提高了工作效率。其结果也为盆地模拟、油藏模拟、定量计算构造伸缩量等地质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  相似文献   
2.
用双三次样条函数和GPS资料反演现今中国大陆构造形变场   总被引:38,自引:20,他引:18  
将中国大陆现今构造变动视为一种连续的地壳变形,利用双三次样条函数模拟了近期GPS测定的大陆内部及周边地区412个测站速率,反演大陆地区自洽的构造变动速度场和应变率场.模拟结果显示: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碰撞、挤压是构成中国大陆内部岩石层水平形变的主要驱动力.印度板块在东喜马拉雅构造结深深插入青藏高原,造成地壳大规模的缩短和抬升.青藏高原东南部的喜马拉雅带、拉萨和羌塘地块以及青藏高原东南边的川滇地区,内部构造活动强烈,其内部的构造变形包含地壳碎片的冲断、褶皱和侧向逃逸.大陆地壳(或岩石圈)的增厚,尤其是喜马拉雅山脉南北向的快速缩短和青藏高原东西向的缓慢拉张,大约吸收了印欧板块会聚量的85%,西藏中东地区东西向的拉张速率达到了(16±2.0)mm/a,且顺时针方向扭转明显.印度板块相对欧亚板块运动的欧拉极为(29.7°N, 19.3°E, 0.392°/Ma);华南地块相对于欧亚大陆向东(102°±7.4°)南的运动速率是(11±1.54)mm/a,华南块体相对欧亚板块运动的欧拉极为(62.25°N, 126.56°E, 0.141°/Ma);塔里木地块相对较稳定,其西部运动速度高于东部运动速度,作顺时针方向旋转.总体上讲,中国大陆运动方向为北偏东呈辐射状,从西部近南北方向的运动转向东部地区东南方向的运动,绕东喜马拉雅构造结有一顺时针方向的旋转.横穿喜马拉雅构造带及青藏内部的南北向压缩速率为(19±2.0)mm/a,横穿西天山构造带的南北向压缩平均速率为(13±1.5)mm/a,横穿东天山构造带的南北向压缩平均速率为(6.0±1.4)mm/a.阿尔金断裂带的左旋走滑速率为(6±1.2)mm/a.  相似文献   
3.
提要 本文详细讨论了一种三维重力位场快速正反演方法。作者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对算法作了行之有效的改进,通过对反演中的不稳定因素进行各种理论模型试算,得出保证迭代反演稳定收敛的准则,编制出可在微型机IBM—PC上运行的人机对话式自动正反演程序。本文还对各种不均质模型进行了模似计算并将该方法应用于某含油气沉积盆地的双层界面构造研究,揭示出了储油有利地段。  相似文献   
4.
揭示Rankine涡风场模式和Jelesnianski风场模式之间的联系,并设计了一种台风风场分布模式,它的风速分布曲线落在Jelesnianski和Rankine涡两个风场模式的风速分布曲线之间,具有一个既优于Jelesnianski又优于Rankine涡的风速衰减速率,因此它同时克服了Rankine涡模式计算风速偏小和Jelesnianski模式计算风速偏大的缺点,以一种比较合理的变化趋势向远方衰减,成为一个比较切合实际的台风风场分布模式。同时,文中提出的移行台风风场计算方法对宫崎正卫、上野武夫和Jelesnianski模式都有一定的改进。  相似文献   
5.
海山磁性反演精度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均匀磁化的假设下,进行海山磁性的反演,有时能获得良好的效果,有时则不然.海山磁性的不均匀性是影响反演精度的主要因素,特别当海山内部的正反向磁化不是严格反平行时,反演精度很低.海山形状不准确、磁测资料的随机误差对反演精度的影响较小.可以用拟合度参数GFR(Goodness-of-Fit Ratio)来衡量反演结果的可靠程度.当GFR≥5时,均匀磁化假设下反演所得的磁化方向有很高的参考价值;GFR=2~5时,反演结果有一定的参考价值;GFR<2时,反演结果常含有很大的误差.本文用面积分计算磁异常.在AT微机上反演一个海山的磁性,约需1分钟.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辐射方程出发,简述洋面温度与亮度温度之间的非线性关系,进行非线性洋面温度反演的方案设计,用正演算法 计算出非线性洋面温度反演公式的回归系数,对样进行检验。  相似文献   
7.
本文提出了一种地震折射液的虚拟射线理论,根据该理论,只要已知地表层的速度,即可直接由折射波信息提取地震参数,从而可实现折射界面的反演。 文中通过实际介质模型的计算机实验结果,验证了该理论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8.
热带气旋风场的一种数值计算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程志强 《热带海洋》1995,14(1):46-53
利用动力学方程组,并对其中垂直梯度项和垂直扩散项进行了参数化处理,利用每日4次的地面天气图资料和台风年鉴中台风中心位置资料,采用数值计算方法对热带气旋及其环境场进行数值计算模拟。计算结果表明,用本模式得到的热带气旋风场及其周围的环境风场比利用公式法得到的风场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9.
从射线声学和简正波声学的角度,概述了海洋声层析的基本理论,包括射线走时反演、简正波走时反演、简正波相位反演和简正波水平折射层析。海洋声层析以反演海水温度和流速为基础。还总结了声层析在海洋学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卫星测高在海洋测绘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翟国君 《海洋测绘》2002,22(4):58-62
研究了卫星测高数据在海山探测以及无图海域水深预测方面的应用。介绍了匹配滤波法检测海山的理论与方法,并研究了反演海底地形时的重力导纳理论以及滤波窗口和滤波函数的选择。实践表明,利用卫星测高数据反演海底地形的精度可优于水深的1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