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74篇
  免费   260篇
  国内免费   45篇
工业技术   2079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55篇
  2022年   62篇
  2021年   73篇
  2020年   49篇
  2019年   70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55篇
  2016年   54篇
  2015年   76篇
  2014年   116篇
  2013年   102篇
  2012年   132篇
  2011年   127篇
  2010年   119篇
  2009年   129篇
  2008年   123篇
  2007年   128篇
  2006年   105篇
  2005年   100篇
  2004年   73篇
  2003年   79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41.
随着配电网线路安全运行要求的提高,分布式电源注入的谐波会使得现有的选线方法失效,且单一判据的故障选线方法愈加难以胜任复杂配电网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后的选线工作。因此文中提出了计及分布式电源注入谐波的谐振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联合选线。针对谐振接地系统中出现单相接地故障后,故障线路与健全线路的暂态零序电流相位、周期变化不同的特点,先根据低频周期差异用多尺度交叉样本熵计算暂态零序电流,再根据高频相位差异用加权暂态能量法及同步挤压小波变换计算高频暂态零序电流的重构误差。此外,使用加权暂态能量法控制计算量并通过多尺度交叉样本熵、加权暂态能量和重构误差3个判据判定故障线路。实验结果显示,文中的联合选线法受不同故障条件的影响小,准确性高,抗干扰性强。  相似文献   
42.
灵活接地系统发生单相高阻接地故障后,并联小电阻的投入将导致故障稳态分量变小,同时各馈线零序电流稳态幅值变化量差异较小,存在选线难题。分析并联小电阻投入后灵活接地系统暂态故障特征,得到馈线暂态零序电流与母线暂态零序电压及其导数的固有关系,分析小电阻投入时刻与暂态故障特征幅值的关系,从而提出一种基于过渡电阻评估的灵活接地系统暂态故障选线方法。该方法通过小电阻投入产生的低频暂态电压电流评估过渡电阻,进而实现故障选线,不受故障初相角影响,耐过渡电阻能力强,对互感器精度要求低;同时,通过小电阻投入时刻的选择可实现暂态故障特征的最大化调控,可为灵活接地系统选线与保护方法提供新思路。最后,通过仿真和实时数字仿真(RTDS)实验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43.
电弧故障是引发电气火灾的主要原因之一。在电动汽车电气系统中,直流串联电弧故障通常发生在接触点松动或线路连接损坏处,会引起火灾、爆炸等严重事故。为快速、准确地检测电动汽车串联型电弧故障,搭建了电动汽车故障电弧实验平台,采集不同工况下干路电流时间序列并建立了样本库。通过轻量化卷积神经网络,建立了基于改进Mobilenet网络的串联故障电弧检测模型。通过对比分析学习率、网络层数、样本长度,对模型进行了优化。该优化模型通过干路电流可实现电动汽车串联型故障电弧的检测和故障选线,检测准确率达到96.39%,论文为电动汽车电气系统电弧故障检测提供了一种可行性方案。  相似文献   
44.
目前配电网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主要以小电流接地为主,但在单相接地故障的选线中依然存在选线准确率和可靠性的问题,特别是当线路中存在不平衡电流或线路中含多次谐波干扰时,单一故障判据往往无法满足所有线路情况,会出现选线误判。为此首先分析了小电流接地系统单相接地的特征,提出了针对不同特征的单相故障选线判据,再利用多故障判据融合并结合多线路故障差异性赋予不同权重,最终通过仿真验证了这种方式相较于单一选线判据,准确率和可靠性均有一定程度提高。  相似文献   
45.
李国艺  潘明  刘毅 《电工技术》2022,(8):145-148
基于小电流接地故障种类繁多、定位困难的现状,提出一种新的单相接地故障定位方法.通过 MATLAB仿 真分析故障特点,探讨现有选线方法的优劣以及适用范围,通过信息融合技术将多种选线方法结合,用综合选线的方式提高选线精度。  相似文献   
46.
电力系统中的谐振接地系统发生高阻接地故障时,由于消弧线圈和高阻抗的存在使得故障信号微弱,造成故障选线较为困难,从而危及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和电能质量。因此,电力系统的故障选线尤为重要,故提出一种基于Spearman相关系数与有功分量相结合的故障选线方法。首先通过分析线路之间零序电流的幅值,利用零序电流最大值判据判断出母线故障或线路故障,若判断故障为线路故障,再利用零序功率最大值判据初步确定出故障的线路,最后通过Spearman相关系数法分析线路零序功率波形间的相关性来确定出具体发生故障的线路。经PSCAD/EMTDC仿真验证该方法原理清晰,选线逻辑简单可靠且不受故障距离与过渡电阻的影响。  相似文献   
47.
针对现有配电网故障选线准确率与可靠性均偏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傅里叶变换与关联距离相结合的故障选线新方法。当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利用快速傅里叶变换(fast fourier transformation,FFT)提取暂态零序电流第2个周期内的稳态工频分量,反演后得到暂态零序电流的整体工频分量;剔除暂态零序电流中工频分量后得到非工频自由振荡分量,在此基础上,利用非工频自由振荡分量构建基于关联距离的故障选线新判据;将具备最大关联距离所对应的线路判定为故障线路,与此同时,将其他线路判定为健全线路。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不受故障电阻、故障相角与故障位置的影响,同时还可抵抗噪声干扰,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48.
田书  何金朋  梁京 《工矿自动化》2011,37(11):41-45
针对小电流接地系统通过装设消弧线圈来减小单相接地短路电流的方法可能造成已有选线装置失效的问题,介绍了一种基于暂态零序分量的配电网选线方法。该方法采用db10小波包对故障时刻流经每条馈线的暂态零序电流进行分解,找到能量最大和次大的两个特征频带,并对两个频带上小波包分解系数进行相关分析,从而选出发生故障的线路。以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为例建立了仿真模型,并分别对架空线接地故障和电缆线接地故障进行了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9.
一种改进的小波算法在矿井漏电保护系统选线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瑞  吴琼 《工矿自动化》2010,36(1):29-32
分析了目前常见的用于矿井漏电保护系统的各种选线理论的优缺点;针对基于小波算法的矿井漏电故障暂态信号选线方法中存在的暂态信号不易捕捉、实时检测较困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滤波器技术的改进型小波算法。该改进型算法可有效滤除干扰噪声,轻松获取故障线路零序电流的有用信息。仿真实验结果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0.
《工矿自动化》2017,(9):83-89
针对现有配电网故障选线方法存在故障特征提取不够全面、故障选线判据需要样本且训练时间长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特征原子测度的配电网故障选线方法。利用余弦包和db10小波分别构建暂态零序电流稳态分量原子库与暂态分量原子库,从而形成混合原子库,采用匹配追踪算法提取各线路特征原子;在能量方面,采用能谱熵对各特征原子进行测度,在波形相似性方面,通过计算特征原子与原始暂态零序电流的相关系数进行测度,进而得出各线路的修正原子能谱熵;通过对修正原子能谱熵进行差分运算,得出表征各线路物理特性的综合原子能谱熵,将综合原子能谱熵最大的线路判定为故障线路。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不受故障过渡电阻、迭代次数、数据窗长度、消弧线圈补偿度、电容器投切等影响,选线准确、有效,具有较强的抗噪声干扰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