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128篇
  免费   8799篇
  国内免费   5756篇
工业技术   102683篇
  2024年   1289篇
  2023年   4247篇
  2022年   4484篇
  2021年   4484篇
  2020年   4225篇
  2019年   4014篇
  2018年   2026篇
  2017年   2598篇
  2016年   3016篇
  2015年   3651篇
  2014年   6357篇
  2013年   5064篇
  2012年   5590篇
  2011年   5560篇
  2010年   4856篇
  2009年   4788篇
  2008年   5672篇
  2007年   4496篇
  2006年   3454篇
  2005年   3629篇
  2004年   2999篇
  2003年   2668篇
  2002年   2123篇
  2001年   1862篇
  2000年   1750篇
  1999年   1304篇
  1998年   1155篇
  1997年   998篇
  1996年   813篇
  1995年   758篇
  1994年   647篇
  1993年   443篇
  1992年   415篇
  1991年   359篇
  1990年   366篇
  1989年   347篇
  1988年   51篇
  1987年   25篇
  1986年   31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5篇
  195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Planning》2015,(3)
在陇东众多的民间艺术中,民间石雕由于与当代人的日常生活几无关联,在今天似乎显得不太起眼,然而,这些造型独特的石雕更能彰显陇东民间造型艺术的特征,它们跟这片土地的性格一样厚实、蛮憨,甚至有些倔强,其造型手法洗练概括,粗犷有力,拙而有味,稚气横生。  相似文献   
32.
33.
参照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资质等级划分的思路,将运维服务能力成熟度模型划分为四个等级.阐述了四个级别之间的差异性和继承性,并分别从‘协同’和‘数据和量化分析’角度重点介绍了成熟度二级和一级的核心特征和要求.  相似文献   
34.
《煤矿开采》2015,(4):123-126
对平煤四矿先后发生的21次煤与瓦斯突出灾害事故进行统计分析,得出该矿区煤与瓦斯突出灾害的空间、强度和时间分布特征。同时分析得出:四矿瓦斯突出灾害集中分布在煤层走向的狭长条带内,标高-390m是各煤层组的始突深度。埋深超过620m,达到突出发生的应力条件。特征分析为平煤四矿煤岩瓦斯突击灾害的防治工作提供有力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5.
36.
Gabor特征的人脸表情识别具有良好的识别性能,但同样存在特征维数大的缺点,该文提出用Gabor融合特征的方法来进行降维以解决维数大的缺点。深度自动编码器具有对人脸自学习的能力,能精确提取有用的信息,也有非线性降维的作用。考虑到Gabor融合特征降维幅度不大,便加入自动编码器进行二次降维,将经过二次降维的特征输入深度自动编码器进行笑脸识别。该文在实验过程中采用两个数据库(公开的GENKI数据库,实验采集的数据库)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经过Gabor融合特征的实部作为深度自动编码器的输入的识别率比传统方法和未经降维Gabor特征识别率高。  相似文献   
37.
38.
39.
针对气藏型储气库注采井注采过程中储层物性参数影响因素不明确、注采能力不对称的问题。基于相国寺储气库井下连续油管试井测试结果,提出储气库注气期“温降效应”、“变表皮效应”的概念,分析了储气库注采过程中温降效应、变表皮效应以及储层应力敏感对注采的影响。通过气藏型储气库注气期试井分析技术,研究各因素在试井曲线上的响应特征以及对试井解释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①相对于采气期试井测试,注气期测试得到的储层物性参数具有同样的参考价值;②储气库温降效应对于试井解释结果的影响可忽略不计,而在不同注采运行周期内,变表皮效应以及应力敏感效应影响差异较大;③编制储气库注采运行方案时应充分考虑变表皮效应与应力敏感的影响,在不同注采运行周期内开展试井测试获取准确的储层参数值。研究成果为储气库试井测试与解释提供了重要的研究依据和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40.
随着大流量套餐业务的推广,用户行为随之转变,网络资源的需求也不断升高。因此,文章提出一种基于用户行为特征的精准容量预测方法,提前做好市场容量预判,并结合用户行为特征实现场景化网络解决方案,确保用户感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