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877篇
  免费   5191篇
  国内免费   2756篇
工业技术   77824篇
  2024年   569篇
  2023年   2016篇
  2022年   2020篇
  2021年   2437篇
  2020年   1873篇
  2019年   2250篇
  2018年   1078篇
  2017年   1749篇
  2016年   1980篇
  2015年   2407篇
  2014年   4713篇
  2013年   3901篇
  2012年   4479篇
  2011年   4552篇
  2010年   4000篇
  2009年   4219篇
  2008年   4734篇
  2007年   3616篇
  2006年   3261篇
  2005年   3417篇
  2004年   2658篇
  2003年   2286篇
  2002年   1731篇
  2001年   1583篇
  2000年   1310篇
  1999年   1141篇
  1998年   1068篇
  1997年   1007篇
  1996年   855篇
  1995年   782篇
  1994年   799篇
  1993年   616篇
  1992年   615篇
  1991年   607篇
  1990年   580篇
  1989年   536篇
  1988年   115篇
  1987年   66篇
  1986年   40篇
  1985年   32篇
  1984年   27篇
  1983年   38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32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2篇
  1976年   1篇
  1965年   2篇
  195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火炬统计报表系统中涉及的数据以及规则较多,为确保数据的完整性,通过对系统中各字段以及字段间数据平衡关系的分析,归纳出平衡关系的实际分类情形,详细介绍不同字段间数据平衡关系在SQL Server 2012中实现的方法。对数据库开发者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92.
为了用理论方法探索共振散射对热电性能的影响,在单抛物能带基础上,通过建立仅考虑声学声子散射和共振散射的载流子输运模型,模拟计算和对比分析有/无共振散射条件下的电导率、Seebeck系数、功率因子、洛仑兹常数和电子热传导等热电性能。结果表明:由于共振散射的引入,功率因子可提高到3.5倍,电子热导率将降低0.45倍,显示出对热电性能提升的重要意义;同时,共振能级的能量范围必须大于一定宽度,才能有效影响热电输运,且宽度越宽,对热电性能的提高越为有利。  相似文献   
993.
提出了局部阴影条件下基于模块化多电平(MMC)的光伏并网系统,并设计了该系统的控制策略。光伏阵列经DC-DC变换电路调节后并入电压源型换流器,构成子模块PSM,子模块PSM和电抗器串联组成MMC。控制系统包括启停控制、最大功率点控制以及并网控制。启停控制,在能量反馈阶段采用直流电压控制策略,在电容放电阶段采用三相同时放电策略;最大功率点跟踪控制采用扰动观测法。利用Matlab/Simulink对光伏并网系统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该系统能提高太阳能利用率,降低并网输出波形的谐波含量,实现功率独立控制。  相似文献   
994.
针对D2D通信引入LTE网络中同频干扰以及能耗过大问题,首先基于模糊聚类算法,将D2D用户分成若干个D2 D用户组,并且基于中断概率最小为每个D2 D用户组寻找最优蜂窝用户资源,以降低用户间干扰、提高系统吞吐量。其次结合上述资源分配提出了一种有效的功率控制方案,调节资源分配后用户组内D2 D用户的发送功率,以提高系统能量效率。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降低了系统干扰,提高了系统吞吐量以及系统能量效率,同时又保证了D2 D用户获得无线资源的公平性。  相似文献   
995.
为了抑制电网中因非线性负载和电力电子器件的大量使用而产生的谐波,给出了并网逆变器的给定功率和合成谐波阻抗联合控制策略.该策略能够根据给定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控制系统,并且在电流环电压环上加入了谐波阻抗环.Matlab/Simulink结果显示,该控制策略能够在实现并网逆变器并网的同时起到有效抑制电网谐波的作用.仿真结果表明,此方法能够抑制电流谐波,也使得电网电压谐波得到有效抑制,并避免了电网线路上的谐振.  相似文献   
996.
借助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技术对桨叶安装角度为30°,45°和60°的污泥厌氧消化反应器进行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反应器内最大速度出现在搅拌桨叶末端,搅拌轴处及其两侧速度几乎为零,形成死区.湍流黏度的最大值均出现在搅拌轴上部左右两侧的区域,搅拌桨叶区域的湍流黏度较小.湍动能的最大值出现在桨叶末端附近,并向中心逐渐递减,且随着安装角度增大,湍动能的分布更加广泛和均匀,三种反应器的湍动能耗散主要集中在桨叶区和槽壁区域,安装角度越大,在桨叶区和槽壁区域的耗散就越大,不利于反应器内能量的传递.桨叶安装角度越大,其搅拌功率越小,安装角度每增加5°,功率降低约1%.  相似文献   
997.
根据风力涡轮机的工作原理及风电控制系统的特点,构建了以双馈感应电机为对象的变速恒频风力发电系统,为克服大风扰动对风电机组有功功率的影响,提出了采用融合最大功率追踪算法和直接转矩控制算法的控制策略,以提高功率控制的平稳性.以某风场1.5 MW双馈式风力发电机为参照,搭建机组的Matlab仿真模型,对不同风速扰动下的机组功率控制进行仿真,仿真结果验证了控制策略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998.
通过分析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工作特征和现有的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遗传模拟退火算法的光伏发电系统MPPT方法.该算法将遗传算法和模拟退火算法相结合,通过将局部搜索过程引入遗传算法,从而使两种算法的搜索能力得到互相补充.针对某光伏发电系统的MPPT问题,通过仿真,将遗传模拟退火算法和遗传算法进行比较.仿真结果显示,遗传模拟退火算法和传统的遗传算法相比,能更快速、精确地跟踪到光伏系统的最大功率点.  相似文献   
999.
大规模风电并网为电力系统有功调度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考虑到超短期风电功率预测相较日前预测精度更高,滚动调度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在保证电力系统安全可靠运行的前提下,为了进一步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经济性,给出了一种基于短期机组组合的滚动调度策略并建立了优化模型,该调度策略通过实时经济调度实现日前与日内发电计划的协调。算例验证表明,与传统意义上只改变机组出力的滚动调度相比,短期机组组合滚动调度策略通过优化灵活启停机组的启停过程,进一步提高了滚动调度模型的经济性和环保性,因此对电力系统的有功调度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000.
分析了最大功率点跟踪的基本扰动观测法的原理和优缺点,提出了一种改进算法,即加入步长变化的环节,在工作点远离最大功率点区间时,设定扰动步长相对较大;在工作点接近最大功率点区间时,设定步长相对较小。通过仿真实验对改进算法进行了验证,得出该算法既能在稳态时减小功率损失,又能在外界条件剧烈变化时提高动态响应和系统稳定性,从而达到预定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