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88篇
  免费   146篇
  国内免费   57篇
环境安全   4191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47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52篇
  2020年   63篇
  2019年   58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50篇
  2016年   103篇
  2015年   126篇
  2014年   265篇
  2013年   187篇
  2012年   323篇
  2011年   306篇
  2010年   216篇
  2009年   236篇
  2008年   304篇
  2007年   278篇
  2006年   293篇
  2005年   185篇
  2004年   145篇
  2003年   142篇
  2002年   108篇
  2001年   83篇
  2000年   84篇
  1999年   67篇
  1998年   48篇
  1997年   48篇
  1996年   65篇
  1995年   45篇
  1994年   45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33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自然保护区建立中的有关技术问题一文,从自然保护区建立过程中的条件选择,建立的有关科学程序,报告的编制以及自然保护区综合考察报告及规划大纲的编制的角度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论述.该文章对指导各类自然保护区建设工作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对新建自然保护区建设过程的指导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2.
遥感技术具有信息采集的快速性、连续性、动态性等多方面的优点,并通过地理信息系统将信息直观、快速地反映上来,这里通过对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技术的介绍,使人们了解他们能够为环境保护领域提供环境管理、环境监测、环境治理的动态基础数据和科学决策得依据,同时分析了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优越性和在军队环境保护工作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3.
吉林生态省建设规划背景评价的生态足迹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态足迹理论在应用于区域层次时,因为区域进出口数据的不健全,在计算净消费量的过程中往往误差较大,因此,很难真实反映区域环境的压力负荷.所以,本文以区域生产量取代消费量,并用生产性生态足迹作为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对吉林省2002年的生产性生态足迹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吉林省2002年的生物生产发展模式处于一种不可持续的状态,并简要分析了存在生产性生态赤字的原因和消除生态赤字的途径和方法,将为更好的实施生态省建设规划提供一定的科学指导性意见.  相似文献   
104.
我国小城镇的环境问题总体上虽不明显,但有些地区相当突出,特别是生态环境退化迅速,类型复杂,法在危害很大。小城镇环境问题主要来自于生活污染和乡镇企业。建议加强小城镇环境保护机构及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105.
赵秋月 《环境保护》2007,(1B):43-45
2005年初,江苏省在全国率先开展了饮用水源专项整治行动,通过合理规划布局,规范水源地标志,狠抓污染源综合治理,取缔非法取水口,改善区域供水等措施,解决了一大批影响饮用水安全的突出污染隐患,并在全国专项整治工作中涌现出了许多典型。本文介绍了江苏省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专项整治行动的情况和经验,以供其他省市参考。[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6.
余洋 《环境科技》2007,20(1):48-50
使用环境监测信息管理系统可以提高环境监测站数据处理能力,帮助其实现规划目标,并利用其从全局出发辅助环境管理决策.目前一般采用生命周期法来进行开发,它的使用标志着一个组织的计算机应用程度,因此建立环境监测信息管理系统是大势所趋.MIS理论上应和监测站一同建立、发展.  相似文献   
107.
GIS在环境监测数据管理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环境监测的特点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所具备的功能,讨论了GIS与环境监测结合的必要性,按照环境监测的目的不同分环境质量监测、污染源监督监测和应急监测三个方面阐述GIS在环境监测数据管理分析中的具体应用,并利用现有的一些基于GIS的环境监测信息系统实例进行进一步说明GIS在环境监测数据管理分析中的应用,充分发挥了GIS空间信息表达处理及综合分析的优势,使得环境监测数据的管理分析更加快速、实时、有效.随着GIS技术的发展,GIS在环境监测数据管理分析中的应用也将获得源源不绝的驱动力.  相似文献   
108.
努力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解振华 《环境保护》2005,(10):11-16
《中共中央关于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切实保护好自然生态。中央首次把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确定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的一项战略任务,这是紧密结合我国国情,借鉴国际先进的发展理念,按照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所做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意义十分深远。充分理解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涵义,提高对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必要性的认识,明确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各项措施,对各地、各部门学习贯彻《建议》精神,实现“十一五”经济、社会和环境保护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9.
辽宁省大气环境信息管理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Windows Xp操作系统平台上,采用Visual basic 6.0语言编写开发辽宁省大气环境信息管理系统。以Microsoft Access 为系统底层数据源,以其图形工具Ms Chart来实现图形功能。在系统的开发中,注意了气象资料信息与大气污染物浓度资料的数据相结合,实现了不同数据的模块化管理,单项和多项资料的相互查询。系统功能实用、操作简单、查询快捷。  相似文献   
110.
水利工程不能只言利不言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家铮 《环境》2003,(3):1-1
人类和水打交道的历史,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首先是“无能为力”和“力不从心”的阶段,面对滔滔洪水或赤地千里的大灾难,只能逃荒或死亡。随着生产力和科技的发展,人们兴修水利工程,要管住水、利用水,进入到“改造自然”的阶段。人们修堤筑坝建库、修渠道、开运河、建电厂,发挥防洪、灌溉、供水、通航、发电等效益,这阶段还没有结束。但在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也有失误,受到大自然的报复,甚至留下不可弥补的遗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