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7篇
生物科学   115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8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目的探讨乳杆菌活菌制剂联合不同药物治疗阴道混合感染的效果。方法 2011年2月至2011年5月在厦门市妇幼保健院确诊为阴道混合感染的117例患者,其中,VVC+AV感染51例(43.59%)、BV+AV感染49例(41.88%)、TV+AV感染5例(4.27%)、VVC+BV+AV感染5例(4.27%)、TV+BV+AV感染5例(4.27%)、TV+BV感染3例(2.53%)。患者在应用相应抗菌制剂的同时联合应用乳杆菌活菌胶囊(定君生),并于下次月经干净后再次应用乳杆菌活菌胶囊1疗程,巩固治疗。观察首次及巩固治疗后的有效率和复发情况。结果 117例患者首次治疗后痊愈82例,显效21例,有效率为87.18%;巩固治疗后痊愈94例,显效19例,有效率为96.58%。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杆菌活菌胶囊(定君生)联合相应药物治疗阴道混合感染临床疗效好,无严重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2.
生物医学数据的积累速度史无前例,为生物医学研究带来机遇的同时,也让传统数据分析技术面临巨大挑战.本文综述了深度学习方法应用在生物医学数据分析中的最新研究进展.首先阐述了深度学习方法,列举深度学习方法的主要实现模型,随后总结了目前生物医学数据分析中的深度学习方法应用情况,分析了在数据处理、模型构建和训练方法等方面共有问题的解决方法,最后给出了深度学习方法应用于生物医学数据分析时可能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相似文献   
93.
本文对怀地黄多糖(polysaccharide of Rehmannia glutinosa f.hueichingensis(Chan et Schih)Hsiao,简称为RGP)双酶法提取工艺(Extracting technology by dienzyme,简称DEET)的条件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双酶提取法即在第一次浸提时分别加入纤维素酶和中性蛋白酶两种生物酶进行多糖的辅助提取。本实验选取提取温度、纤维素酶加量、提取液pH、固液比四个因素,以多糖含量作为指标,通过L9(3^4)正交实验确定此工艺的最佳工艺参数。结果表明:RGP双酶法提取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浸提温度65℃、浸提液pH5.5、纤维素酶加量7.5%、固液比为1:30;浸提液浓缩比为4:1、沉降剂乙醇添加量5倍于浸提液体积;脱蛋白采用浸提过程中中性蛋白酶脱蛋白法与浸提后Sevag脱蛋白法联合应用方法(简称“S+N”法),提取得到的RGP含量及得率可分别为60.26%和8.97%。较传统的水浸醇沉提取工艺RGP含量及得率分别提高了1.5倍和1.4倍。  相似文献   
94.
摘要 目的:探讨ICU心律失常患者在临床治疗中,应用多巴酚丁胺联合胺碘酮这一治疗方案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抽取我院2019年4月至2022年5月收治的72例ICU中发生心律失常的患者,以平均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6例,对照组予以多巴酚丁胺治疗,实验组应用多巴酚丁胺+胺碘酮治疗,对比两组心功能指标、BNP和hs-CRP水平、心律失常发生次数、平均心率、临床疗效、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及药物安全性。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LVEF、LVEDD、LVESD水平无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LVEF水平升高,LVEDD、LVESD水平均降低,并且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以上指标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BNP、hs-CRP水平无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水平均降低,并且治疗后实验组BNP、hs-CRP水平均较对照组低(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心律失常发生次数及平均心率无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心律失常发生次数及平均心率均降低,并且治疗后实验组心律失常发生次数较对照组少,平均心率较对照组低(P>0.05);实验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4.44 %,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69.44 %,实验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多巴酚丁胺联合胺碘酮对改善ICU心律失常患者心功能,减少心律失常次数,稳定心率,降低脑钠肽水平和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有显著的治疗效果,且患者在治疗后发生的不良心血管事件及药物不良反应少,有着令人满意的药物安全性。  相似文献   
95.
目的:探讨美沙拉嗪联合双歧三联活菌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TNF-琢、IL-8 及IL-10 水平的影响。方 法:选择2013 年1 月~2014 年1 月我院收治的UC 患者60 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30 例。对照组患者应用美沙拉嗪 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双歧三联活菌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血清TNF-alpha、IL-8及IL-10 水平变化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研究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3.33%(P <0.05);治疗后,两组TNF-alpha、IL-8 水平显著降低,IL-10 水平显著 升高(均P<0.01),研究组TNF-alpha、IL-8 显著低于对照组,IL-10 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6.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3.33%(P<0.05)。结论:美沙拉嗪联合双歧三联活菌对UC 患者黏膜的保护作用显著,且有效抑制UC 相关的炎性反应,安全可靠,适于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96.
报道了采自云南寄生于黄斑褶ZhaoPseudecheneis sulcatus (McClelland)鳃丝上的新贝氏虫属一新种-钳状新贝氏虫Neobychowskyella chelicerus sp.nov.。  相似文献   
97.
人类基因组计划与后基因组时代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2003年4月14日生命科学诞生了一个新的重要里程碑,人类基因组计划完成,后基因组时代正式来临。着重介绍了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提出、目标与任务、实施与进展等方面的基本情况,讨论了后基因组时代的时间界定,分析展望了后基因组时代与人类基因组计划密切相关的生物信息学、功能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药物基因组学等几个重要研究领域 。  相似文献   
98.
广东大蕉分类位置的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从形态特征,减数分裂,染色体配对以及核型分析等三个方面探讨了广东大蕉在属内的分类位置问题,根据15个形态特征的比较评分,染色体组同源性和核型特征的分析结果,广东大蕉应属BBB类型。它的学名应为Musa balbsiana Colla(BBBgroup)。  相似文献   
99.
本文对硫酸右旋糖酐粗制的VLDL和LDL混合液,再以区带超离心分离提纯的VLDL和LDL的样品,进行纯度鉴定、理化性质、免疫活性和化学组成的分析。琼脂糖和聚丙烯酰胺电泳结果证明,经脂质和蛋白染色均呈现一条带;免疫双扩散和免疫电泳只呈现一条沉淀弧;超速离心分析LDL只有一个单一面尖锐的峰,上浮速率为6.75,与直接由人血清分离者无明显差异。证实本实验方法所得VLDL和LDL为较纯的制品,但从VLDL和LDL各管的琼脂糖电泳行为、电子显微镜中的分子颗粒大小以及VLDL在分析超速离心中的上浮速率均提示:二者有亚类的存在,特别是VLDL。VLDL和LDL的化学组成分析说明LDL与文献上报道数据一致,但VLDL有一定差异。本方法为大量制备纯净的VLDL和LDL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