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7篇
生物科学   115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8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整肠生预防部队夏秋季肠炎效果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用整肠生预防黑龙江地区基层连队夏秋季肠炎,经10066人抽样观察,随纲分为两组,治疗组5134人,对照组4932人。口服整肠生6d,预防组好于对照组(P<0.01);30d预防组优于6d预防组(P<0.01)。结果表明,整肠生预防肠炎是有效的。整肠生药物剂型简单,给药方便,价格适宜,便于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2.
紫杉醇生物合成相关酶基因的克隆与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牛儿基牛儿基二磷酸为前体的紫杉醇生物合成大约有20步酶促反应,其反应过程已基本阐明,近一半的相关酶基因已得到克隆与表达。综述了编码参与紫杉醇生物合成的紫杉二烯合酶、紫杉二烯5α羟化酶、紫杉烷10β羟化酶、紫杉烷13α羟化酶、紫杉二烯5α醇O乙酰基转移酶、紫杉烷2α苯甲酰转移酶、去乙酰基巴卡亭Ⅲ10βO乙酰转移酶、3氨基3苯基丙酰转移酶和3N去苯甲酰2脱氧紫杉醇苯甲酰转移酶等9个酶基因的克隆和表达方面的研究情况,并指出随着紫杉醇生物合成的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利用分子生物技术大规模生产紫杉醇将为期不远 。  相似文献   
43.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并不孕的原因及治疗方案的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2007年6月至2012年8月就诊于我院的不孕症或疑似子宫内膜异位症(EMS)经检查确诊为EMS的患者216例,按照用药区别平均分为六组,分别为三苯氧胺组、米非司酮组、丹那唑组、诺雷德组、无效成分安慰剂组及两阶段复合治疗组,记录上述患者经治疗后随访1年内受孕率情况。结果:无效成分安慰剂组无疗效,各方面与其他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其余各组疗效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三苯氧胺组与丹那唑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其他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两阶段复合治疗组的复发率最低,受孕率最高,除安慰剂组外其他组之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此次研究的药物治疗效果近似,但是副作用、复发率及受孕率具有差异,临床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施治。  相似文献   
44.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对环境保护意识的加深,林业的重要性越来越被提到日程上来,因此有效的保护森林资源就成为工作的重点。本文就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对森林火灾的综合防控能力进行提升进行一下探讨。  相似文献   
45.
森林健康管理是为了维护、促进或恢复森林生态系统健康而采取的相应技术措施,通过提高森林生态系统抗逆能力,可以大幅度增强维持森林系统稳定性与和谐性,从面达到除去或避免系统中或系统外危害森林健康的因素,最大化创建有利于森林生态健康的良好条件,使森林能为社会提供更多的服务功能。  相似文献   
46.
当前,基因组范围内分析细胞内蛋白质翻译事件的研究仍然落后于转录事件的研究.无论原核生物还是真核生物,细胞内的核糖体均是蛋白质翻译的工厂,因此对于核糖体的研究至关重要.早在1963年,Warner等[1]发现了细胞内的多聚核糖体结构.Wolin和Walter[2]用RNase消化正在翻译中  相似文献   
47.
纳他霉素发酵培养基及发酵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Plackett-Burman法、最陡爬坡实验和响应面实验(Box-Behnken设计法)相结合的方法对褐黄孢链霉菌合成纳他霉素的发酵培养基及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培养基中的蛋白胨、pH和摇瓶装液量是影响纳他霉素产量的主要因素。优化后的培养基组成为葡萄糖50 g/L、蛋白胨19.5 g/L、酵母粉7 g/L、pH 7.4~7.5;发酵条件为装液量60 mL/500 mL、接种量15%、发酵温度29℃、摇床转速200 r/min、发酵周期96 h。此条件下,纳他霉素的产量较优化前提高了94%,达到2.19 g/L。  相似文献   
48.
目的 研究阴道微生物群、雌激素、孕激素水平与宫颈病变的关系,评价宫颈病变的高危因素,为该类患者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2021年12月至2022年5月我院首次确诊的宫颈病变患者121例为研究组。全部患者行病理活检,其中宫颈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93例,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16例,宫颈鳞状细胞癌7例,腺癌5例。随机选取同期筛查无宫颈病变的健康女性10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两组对象同时进行阴道微生物群分析、人乳头瘤病毒(HPV)和雌、孕激素水平检测,采用Logistic逐步回归法分析其与宫颈病变的相关性。结果 (1)宫颈病变组患者阴道微生物群异常率(82.64%)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32.00%),其中乳杆菌阳性率(28.93%)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81.00%),阴道菌群密集度异常率(55.37%)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3.00%),阴道菌群多样性异常率(66.12%)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21.00%),HPV感染率(72.73%)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25.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宫颈病变组患者雌二醇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孕酮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乳杆菌减少、HPV感染和雌激素水平均为影响宫颈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阴道微生物群失调(阴道菌群密集度异常、阴道菌群多样性异常、阴道优势菌改变、HPV感染),雌、孕激素水平改变与宫颈病变有密切相关性;同时阴道乳杆菌减少、HPV感染与雌激素水平下降是引起宫颈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9.
目的:探究人参皂苷Rb1在脂多糖(LPS)诱导的人脑微血管细胞模型中对脑细胞膜通透性的影响。方法:采用噻唑蓝比色法(MTT)及乳酸脱氢酶(LDH)释放检测不同浓度人参皂苷Rb1对LPS刺激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系(HBMEC)存活率的影响;采用EVOM法检测HBMEC细胞通透性;采用Griess法、ELISA法及DAF-FM DA荧光探针分别检测NO、ONOO~-含量及eNOS、iNOS活性;Western blot法检测p-eNOS(ser1177)、iNOS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LPS(5μg/m L)可明显降低HBMEC细胞存活率(P0.01);与LPS组比较,随着人参皂苷Rb1浓度的增加细胞存活率明显升高,且中、高剂量组(40、80μmol/L)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LPS导致HBMEC单层细胞电阻值明显降低(P0.01),人参皂苷Rb1高剂量组(80μmol/L)可显著抑制LPS所致的细胞膜通透性升高(P0.05);LPS可明显降低HBMEC细胞NO含量(P0.01)升高ONOO~-含量(P0.05),人参皂苷Rb1中、高剂量组(40、80μmol/L)较LPS组具有显著升高NO含量,降低ONOO~-含量的作用(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LPS组可明显降低HBMEC细胞磷酸化eNOS (ser1177)蛋白的表达水平,而显著升高iNOS蛋白表达水平(P0.01)。人参皂苷Rb1高剂量组(80μmol/L)较LPS组可显著升高p-eNOS(ser1177)蛋白的表达水平,降低iNOS蛋白的表达水平(P0.05)。结论:人参皂苷Rb1可有效降低iNOS活性,升高eNOS活性继而减少NO水平及ONOO~-含量,显著降低LPS导致的脑细胞膜通透性升高。  相似文献   
50.
猪囊尾蚴疫苗候选基因TSO18在酵母中的高效表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将猪带绦虫六钩蚴TSO18基因亚克隆至毕赤酵母分泌性表达载体pPIC9K,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PIC9K_TSO18,电转化毕赤酵母菌GS115,使重组表达载体与酵母染色体发生同源整合。采用G418抗性梯度法筛选得到多拷贝重组菌株,用甲醇进行诱导表达,并对表达产物进行SDS_PAGE和Western blot分析、脱糖基化分析、分子筛纯化和小鼠免疫接种等表明,目的蛋白得到了高效表达并进行了适度的糖基化,易于纯化且具有免疫活性。在5L发酵罐中目的蛋白表达量达到2.54mg/mL,为制备基因工程疫苗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