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8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106篇
生物科学   41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81.
玉米-大豆间作和施氮对玉米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研究玉米-大豆间作模式和施氮水平对玉米产量、主要农艺性状及生长动态的影响,进行2个种植模式(玉米单作和玉米-大豆间作)和2个施氮水平(0 kg/hm2,150 kg/hm2)的双因素随机区组试验,以期揭示施氮和间作对玉米产量的影响规律,为提高玉米-大豆间作系统产量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1)与不施氮相比,施氮显著增加了春秋两季间作玉米产量,分别达到23.81%和40.99%。施氮处理下的间作玉米地上部生物量较不施氮提高了29.91%,单作模式下显著提高了40.34%,两者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2)与不施氮相比,施氮150 kg/hm2条件下春玉米单作和间作模式百粒重分别提高了18.92%和19.23%,秋玉米单作和间作模式百粒重分别提高了31.03%和32.75%,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与不施氮相比,施氮150 kg/hm2条件下,单作和间作模式均显著提高秋玉米穗长。与不施氮相比,施氮150 kg/hm2条件下,单作秋玉米的穗粗提高了18.67%,差异显著。(3)施氮和间作均能促进玉米干物质累积、提高株高和叶绿素(SPAD值),且表现为施氮效果高于间作效果。总体来看,种植模式和施氮水平对玉米产量、主要农艺性状和生长动态均有一定影响,且施氮效果优于间作效果。由于土壤具有一定的供氮能力,而间作豆科能为玉米供给一定量的氮素,故对于春玉米而言,施氮效果仅在百粒重中表现,随着土壤原有氮素被玉米吸收利用减少后,供氮能力下降,在秋玉米中施氮效果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82.
从公路死亡效应、公路阻隔效应、公路回避效应和公路动物通道四个方面总结了国内外公路路域动物生态学研究的6种方法:样线法/样方法、痕迹法(主要是沙床/雪踪)、红外相机监控法、GPS项圈法、标记重捕法和遗传多样性分析法。通过比较分析各种方法优缺点并结合我国应用情况及国内外研究的发展趋势,提出了6种方法在四大研究领域应用对策:1)选择生态敏感区域的典型路段作为长期监测样线,采用样线法系统调查公路动物死亡效应,在部分路段试点与公路养护部门联合开展公路野生动物死亡的统计工作;2)选择生态敏感区域的典型路段作为长期监测样线,采用痕迹法进行公路阻隔与回避效应的监测,与野生动物保护部门合作,引入GPS项圈法提高监测精度;3)以痕迹法和红外相机监控法为主进行公路回避效应的监测研究,还可引入GPS项圈法从景观层面分析路网的道路影响域;4)以痕迹法和红外相机监控法为主进行野生动物通道的监测,逐步引入GPS项圈、遗传多样性分析法进行景观层面的种群稳定性分析,科学评价动物通道效率。  相似文献   
83.
以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为指标,优选出1398中性蛋白酶、碱性蛋白酶和氨肽酶在一定条件下复配酶解条斑紫菜蛋白制备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酶解液加入乙醇至终浓度为60%以沉淀去除多糖,上清液为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粗品。该粗品利用SP Sepharose High Performance阳离子交换层析、Sephadex G-10凝胶层析和Mono Q阴离子交换层析进行分离纯化,获得一种肽类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LGI)。LGI经反向高效液相层析测定纯度为62.4%,基本特性分析显示其具较好的温度和pH稳定性,对α-葡萄糖苷酶半抑制浓度IC50值为97.36μg/mL,属于一种非竞争性抑制剂。  相似文献   
84.
人Hepcidin融合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为了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生产hepcidin,根据大肠杆菌密码子偏好性,化学合成了人hepcidin的基因序列,并构建了hepcidin的融合表达载体pET -hpc。pET- hpc在大肠杆菌BL2 1 (DE3)中表达的hepcidin融合蛋白以包涵体形式存在,其N端带有 6个组氨酸。通过优化诱导表达条件,该融合蛋白表达水平显著提高,占总蛋白的 2 5 . 2 %。表达的包涵体经 1 %TritonX 1 0 0洗涤后溶于8mol L尿素,在变性条件下采用金属螯合层析进行纯化,所得融合蛋白纯度大于 95 %。  相似文献   
85.
目的 应用整肠生对雏鸡鸡白痢防治实验模型效果进行观察。方法 用标准鸡白痢沙门菌株攻击雏鸡,设予防组A1、A2、A3、A4和治疗组B1、B2、B3、B4,并设对照组,分别给予整肠生进行预防和治疗,另设正常饲养观察组。结果 预防组应用整肠生A1、A2、A3组和氯霉素A4组与对照组比较,经X^2检验,t〉0.01,p〈0.01,差异有显著性;治疗组应用整肠生B1、B2组和氯霉素B4组与对照组比较,经X^2检验,t〉0.01,p〈0.01,差异有显著性。B3组因剂量小达不到治疗作用。结论 整肠生对雏鸡鸡白痢防治是有效的。整肠生具有无毒性,价格低廉,易保存,应用方便,便于推广等优点。  相似文献   
86.
1 提取色素 为了得到墨绿色的色素滤液,于实验前2~3天,取质地柔软、深绿色的草本植物的叶片放在通风处阴干。研磨时,所取叶片要除去粗的叶脉和叶柄。向研钵中加入少量二氧化硅和碳酸钙,进行研磨。待研磨充分后,再加入少量氯化钠和适量丙酮,就出现了深绿色的液体,液体经脱脂棉过滤后就得到了墨绿色的色素滤液。2 划滤液细线 用毛细吸管吸取色素滤液,采用毛笔的执笔方式握住毛细吸管,悬腕,沿滤纸条上的铅笔划线作快速的划动,重复2~3次,就可以得到细、匀、齐的滤液细线。3 分离色素3.1 采用小试管法 取长15c…  相似文献   
87.
浓度高于毫摩尔级的铯离子即可对一般的微生物产生毒害作用。迄今为止,研究发现多株可以耐受铯离子的细菌,一些细菌耐受铯离子的浓度甚至超过200毫摩尔,这对于揭示细菌耐受铯离子机制,开展微生物修复铯污染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系统总结在筛选耐受铯离子细菌方面的研究进展,探讨这些菌株耐受高浓度铯离子的分子机制,展望利用微生物进行铯污染环境修复的前景,以期为探索放射性铯污染环境的微生物生态修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8.
福建龙岩经洋晚石炭世—早二叠世早期地层及䗴类分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一、前言福建西部龙岩、沙县、宁化及顺昌等地上石炭统及下二叠统出露很好,均为连续的海相碳酸盐沉积,富含(竹蜓)、非(竹蜓)有孔虫、珊瑚、介形类、海百合茎及钙藻,尚有牙形刺和菊石等。其中(竹蜓)类动物群尤为丰富,对石炭、二叠系的划分对比以及石炭-二叠系界线的研究都有一定的意义。七、八十年代,福州大学地矿系地层古生物实习队在上述地区测制了10多条石炭。  相似文献   
89.
我们以前的研究表明负离子对~(60)Co-γ线诱发的急性和慢性损伤有明显的防护作用。本文以小鼠骨髓嗜多染性成红细胞(PCE)微核率为指标,探讨负离子对正常小鼠有无细胞毒性和对环磷酰胺(CP)诱发的遗传损伤有无防护作用。用负离子处理昆明小鼠60天后不注射CP直接取样;用负离子分别处理小鼠15天、30天和60天后注射CP,6小时后取样。镜检骨髓PCE微核并做统计处理。结果表明,负离子促进小鼠的生长发育且不导致潜在损伤;负离子对CP诱发的遗传损伤有明显的防护作用。  相似文献   
90.
建立了一种亲和层析纯化肌质网Ca ̄(2+)-ATP酶的方法.用非离子型去污剂C_(12)E_8溶解肌质网,再通过反应红-120琼脂糖亲和层析柱使肌质网Ca ̄(2+)-ATP酶纯度从粗品中的65%提高到99%,并具有较高ATP水解活性.经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为电泳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