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8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106篇
生物科学   41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蛋白芯片生产用醛基化玻片制备的条件优化及初步检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建立一种以玻片为基质的蛋白芯片制备的优化及检定方法。将经过清洗处理的玻片,用不同浓度的氨基硅烷试剂和戊二醛试剂,在不同的时间内,进行氨基化和醛基化处理,通过蛋白结合强度与处理时间及溶剂浓度的动力学相关性分析,确定最佳的优化条件,将不同浓度梯度的人IgG抗体结合于该玻片表面,经过洗涤、封闭,再加入Cy3荧光标记的二抗,孵育,洗涤后检测各点的荧光强度,确定其线性范围及其检测灵敏度。氨基硅烷试剂浓度为5%,作用时间为30min;戊二醛试剂浓度为2.5%,作用时间为60min时,蛋白结合强度达到饱和。蛋白芯片在2~2×4-7mg/ml浓度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能够检测出人IgG的最低浓度为2×4-8mg/ml。  相似文献   
62.
目的了解HIV患者新生隐球菌感染的分子流行病学及其临床特点,为HIV患者新生隐球菌感染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首次分离自HIV患者的新生隐球菌34株,回顾性分析患者一般资料;VITEK MS质谱仪进行菌种鉴定,ATB Fungus3测定新生隐球菌对5种抗真菌药物的MIC值;利用PCR对特异性引物扩增,确定变种和交配型;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对菌株进行分子遗传学分析。结果 34株新生隐球菌绝大部分分离自中年男性,且主要来自脑脊液(73.5%)标本;初次脑脊液压力平均为(27.26±11.52)mmH2O,CD4细胞计数中位数28cells/μL(3~163cells/μL),脑脊液白细胞中位计数32(2~110)×106/L,蛋白质定量中位数为362 mg/L(160~2 730 mg/L),葡萄糖含量中位数为2.28mmol/L(1.50~5.98mmol/L);所有菌株对5种抗真菌药均敏感,且所有菌株均为Aα、VNⅠ型;MLST分析共检出3种ST型,ST5(n=32)、ST32(n=1)和ST186(n=1)。结论近两年本地区HIV合并新生隐球菌感染主要以中年男性多见,常规实验室检查缺乏特异性,对临床常用抗真菌药物耐药性不强,ST5是其感染的主要克隆系。  相似文献   
63.
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SLN)是肿瘤淋巴结转移的第一站,SLN活检肿瘤阳性的患者需要做系统性淋巴结清扫;SLN活检阴性的患者,不需要做系统性淋巴结清扫,可以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手术费用,减少手术并发症;目前识别SLN的方法包括生物活性染料示踪法,放射性核素示踪法,联合示踪法,纳米炭(carbon nanoparticles,CNP)标记前哨淋巴结活检技术以及吲哚菁绿(Indocyanine Green,ICG)荧光标记法。SLN活检技术在乳腺癌、甲状腺癌、胃癌、恶性黑色素瘤、宫颈癌、子宫内膜癌等肿瘤中皆有不同程度的研究。本文通过复习文献,对前哨淋巴结检测方法予以归纳及其在常见肿瘤中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旨在为恶性肿瘤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4.
目的探讨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有效治疗措施。方法选择2013年6月~2015年1月我院接诊的150例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A、B、C组各50例。A组采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联合小剂量利尿治疗,B组采用钙拮抗剂治疗,C组采用β受体阻滞剂治疗,并观察3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A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0%,显著高于B、C组(分别为80.0%、78.0%),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均P0.05);3组患者治疗后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药物不良反应,B、C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6.0%、18.0%,均显著高于A组的6.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采取联合用药的方案可更好的控制血压及血糖水平,有效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5.
亚硝酸盐是一种重要的EDRF调节因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许多研究指出内皮细胞衍生舒血管因子,可能不是活泼的一氧化氮气体,而是亚硝基硫醇化合物,通过系统研究发现,NO在中性的性硫基溶液中只迅速被氧化为稳定的亚硝酸盐,当降低反应体系PH时形成的亚硝酸盐才与R-SH迅速地反应生成R-SNO。亚硝酸直力NO均可一脱氧血红蛋白中的亚铁血红素结合为NO复合物。由此证明体系中的亚硝酸盐和PH是决定R-SH亚硝基化的关键因素。而生物体系的PH取决于机体组织细胞的血  相似文献   
66.
高中生物教材采用纸层析法将叶绿体提取液中的色素进行分离。如果采用课本介绍的方法步骤进行实验,色素的分离效果往往不令人满意。笔者对该实验略作改进后,色素的分离效果十分显著,现介绍如下:1 方法步骤1-1 取直径11cm的干燥圆形定性滤纸一张,用直径1mm的毛细吸管,吸取已提取的色素滤液,在滤纸中央点成圆的色素斑,重复4—5次。1-2 取一枚缝衣针,穿一根细棉线,在棉线末端打个线结。然后将针穿过滤纸的色素斑中心,在距线结约4cm处剪断棉线。1-3 取直径为10cm的培养皿一套。向培养皿底中加入5ml…  相似文献   
67.
【目的】探究不同品系椰扁甲啮小蜂(水椰八角铁甲繁育的Tb-On品系,椰心叶甲繁育的Tb-Bl品系)寄生对水椰八角铁甲和椰心叶甲蛹脂滴形态的影响,为解析该蜂调控靶标寄主脂肪体代谢过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油红O染色观察椰扁甲啮小蜂幼体内脂滴以及被寄生的水椰八角铁甲和椰心叶甲蛹脂肪体组织结构的动态变化。【结果】在相同发育时段(在寄主体内分别发育至48、72和96 h)内,Tb-On品系与Tb-Bl品系幼体脂滴的形态及分布无明显区别,在发育早期仅头部及表皮可见少量脂滴,随着发育时间的延长,脂滴逐渐充满整个幼体体腔。不同品系椰扁甲啮小蜂分别寄生同一种类寄主时,不同处理寄主间的脂肪体组织结构变化无明显差异;但同一品系椰扁甲啮小蜂寄生不同寄主时,不同处理寄主间的脂肪体组织结构变化存在明显差异,水椰八角铁甲蛹被寄生后24 h脂滴逐步裂解,脂滴的染色面积上升而光密度值下降,而椰心叶甲蛹在被寄生后48 h其体内的脂滴才逐步裂解。随着寄生蜂幼体的不断发育,2种寄主蛹内脂滴染色面积和光密度值均呈持续下降趋势,脂滴着色逐渐变浅甚至消失。【结论】不同品系椰扁甲啮小蜂幼体脂滴的形态及分布在相同发育时段内无明显区别;被同一品系椰扁甲啮小蜂寄生后,水椰八角铁甲蛹脂肪体组织的裂解早于椰心叶甲,裂解出的脂滴可为椰扁甲啮小蜂幼体的生长发育提供脂类营养物质来源。  相似文献   
68.
我们曾报道跨膜Ca~(2+)梯度可通过膜脂影响肌质网Ca~(2+)-ATP 酶的构象和活性。本文就跨膜Ca~(2+)梯度对肌质网Ca~(2+)-ATP 酶的调节是否具有特异性作进一步研究。结果表明这种特异性表现在两方面:一是跨膜Ca~(2+)梯度对肌质网Ca~(2+)-ATP 酶功能的调节不能归结于跨膜Ca~(2+)浓度梯度所导致的膜电位的作用,离子载体FCCP 可消除跨膜电位但并不影响肌质网Ca~(2+)-ATP 酶的活力;二是其它二价金属离子如Sr~(2+)的跨膜梯度对肌质网Ca~(2+)-ATP 酶活力基本无影响。荧光偏振系列探剂n-AS 测定的结果表明跨膜Ca~(2+)与Sr~(2+)梯度对嵌有Ca~(2+)-ATP 酶的脂酶体的中部流动性的影响有较大差异。而Ca~(2+)-ATP 酶的Ca~(2+)结合位点正处于脂双层中部,这进一步提示膜脂参与了跨膜Ca~(2+)梯度对Ca~(2+)-ATP 酶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69.
目的:研究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钙对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疗效,对该方法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进行评价。方法:选取80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观察组患者给予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收缩压、舒张压水平,以及心绞痛发生情况,治疗前后检测患者体内TG、TC、LDL-C及HDL-C表达水平。结果:和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降压作用及心绞痛改善作用均显效率显著提高(P0.05);和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以及TG、TC、LDL-C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HDL-C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和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以及TG、TC、LDL-C表达水平降低更显著,HDL-C表达水平升高更显著(P0.05)。结论:和单独应用阿托伐他汀钙相比,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具有更好的的临床疗效,能有效的控制血压及血脂水平。  相似文献   
70.
实验教学的改进和提高,是教学改革的重要一环。阐述了作者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对生化分离技术实验中的原料选取、处理方法、仪器设备等方面所作的改进尝试而取得的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