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64篇
生物科学   94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煤渣-草炭基质垂直流人工湿地系统对城市污水的净化效果   总被引:38,自引:3,他引:38  
垂直流人工湿地系统不但具有较高的水力负荷率(54—64cm.^-1),而且对有机物和N、P都具有较高的去除效果.其对化粪池出水中的COD、BOD5、NIA4^+-N和总P的去除率分别为76%--87%,88%--92%,75%--85%和77%--91%.处理出水中COD、BOD5、NH4^+-N和总P的平均浓度分别小于60、20、25和2.0mg.L^-1.植物种植试验结果表明,种植风车草可提高氨氮、总N和总P的去除率,分别为2%--3%、4%--6%、10%--14%.  相似文献   
32.
新的农业科技革命与农业生态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以“双重绿芭革命”为主要特征的世界农业科技革命的趋势,指出中国新的农业科技革命是超出世界农业科技革命目标的多重绿色革命。农业生态学是实现多重以革命目标的两大关键技术之一。为了能使生态学家研究在新的农业科技革命中发挥应用的作用,必须进行生态研究的革命,即强化对农业生态学基本生态学过程听研究,面向农产品产量与品质提高的需求,加强产量生态学和品质生态学的研究,针对薄弱环节和社会发展急而开展促进中国  相似文献   
33.
蔡昆争  吴学祝  骆世明  王维 《生态学报》2008,28(12):6148-6158
抽穗期是水稻生长对干旱胁迫比较敏感的时期,而渗透调节是作物适应逆境的重要生理机制之一。以水稻品种丰华占为实验材料,在人为控制水分的盆栽条件下,对水稻生长的抽穗期分别进行不同时间长短的控水处理,研究干旱胁迫对水稻干物质积累、产量、根系及叶片渗透调节物质的变化规律及其生理调节机制。结果表明,不同程度干旱胁迫后叶片水势均显著下降,除长期控水处理(12d)的可溶性糖含量下降外,其余控水处理(3~9d)的根系和叶片的有机渗透调节物质可溶性糖、游离氨基酸、脯氨酸均大幅度上升,而且水分胁迫程度越高,上升幅度越大,根系与叶片表现一致,但叶片的渗透调节能力大于根系,而根系的反应比叶片更迅速和敏感。短期干旱胁迫(3d和6d)再复水后根系和叶片的有机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可恢复到对照水平,而长期干旱胁迫(9d和12d)则不能。除长期干旱(控水12d)造成无机离子显著下降外,其他不同程度的干旱胁迫后根系和叶片的无机离子K^+、Ca^2+、Mg^2+等含量则变化不大或轻微下降。水分胁迫后水稻根系、茎叶和穗干物质积累显著下降,抽穗期短期控水(3d)对产量没有明显影响,而控水6,9,12d分别使产量下降12.09%,48.55%,58.30%。不同控水处理均显著增加叶片的水分利用效率,控水时间越长,水分利用效率越高。研究结果表明了水稻在抽穗期经受短期干旱胁迫能有效地进行渗透调节,产量影响较小,而有机渗透调节物质比无机离子对干旱胁迫的反应更为敏感。  相似文献   
34.
高氯酸盐和铬复合污染对水稻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桂葵  杨杰峰  黎华寿  骆世明 《生态学报》2010,30(15):4144-4153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高氯酸盐(ClO4-)、六价铬(Cr6+)及其复合污染(ClO4-+Cr6+)胁迫条件下水稻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叶绿素含量和水稻体内抗氧化酶活性及丙二醛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ClO4-、Cr6+和ClO4-+Cr6+处理浓度的升高,水稻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Fv/F0、Fv/Fm和叶绿素含量均明显下降,且生长前期下降程度高于后期;ClO4-、Cr6+及ClO4-+Cr6+均可显著提高水稻体内POD酶(peroxidase)、CAT酶(catalase)活性和MDA(malondialdehyde)含量,且复合处理显著高于单一处理;分蘖期水稻体内SOD酶(superoxide dismutase)活性随着污染物浓度的增加明显降低,而在抽穗期其SOD酶活性升高。复合处理对水稻的损伤和毒害作用比单一处理更为严重,其交互作用机理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5.
华南农区典型植物的他感作用研究   总被引:45,自引:4,他引:45  
研究华南农业区典型植物的他感作用,结果表明,用萝卜作生测受体时地上部水浸出物表明有他感作用的植物有拧檬按、隆缘按、赤按、木麻黄、茶、蟛蜞菊、胜红蓟、三叶鬼针草、香芳、马唐、马占相思、马尾松、蕃茄等,但无明显他感作用的有白茅、铺地木兰、凤尾竹、大叶桉、糖蜜草。研究表明柠檬桉、蟛蜞菊、胜红蓟的地上部挥发物和地部分泌物都有他感作用。木麻黄、茶、蟛蜞菊地上部水浸出物有自毒作用,花生、大豆、绿豆发芽中分泌出的物质也有自毒作用。三叶鬼针革、胜红蓟、香芳、蟛蜞菊、柠蒙桉和木麻黄地上部水浸物他感作用强度一般随着浓度而加剧,但低浓度下常表现有促进作用。三叶鬼针草水提物及柠檬桉地上部挥发物的他感效应强度与采集前一个月降雨量呈显著负相关。木麻黄小枝他感作用物浓度与温度有交互效应。柠檬桉的水浸提物在土壤中易随水流失而挥发物却易被土壤吸附。在土壤中柠檬棕叶的他感作用效应随时间成负指数减少,蟛蜞菊在土壤分解后的残留率与残留物的他感效应指数绝对值显著正相关。他感成份的分离鉴定结果表明,茶叶他感作用的主要成份为茶多酚与咖啡因,木麻黄小枝他感物中分离出五种黄酮类化合物和一种阿魏酸,胜红蓟地上部分离出胜红蓟素和一种豆甾醇。  相似文献   
36.
广东省主要引进牧草品种的温度适应性研究戴倩,骆世明(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办公厅,南宁530013)(华南农业大学,广州510642)TemperatureAdaptabilityofMajorIntroducedForageSpecicsinGuangdongProvince¥DaiQian(Govern-mentalOfficeofGuangxiZhuangAutonomousRegion,530013),LuoShiming(SouthChinaAgriculturalUniversity,Guangzhou510642).ChineseJourilalofEcology,1993,12(2):76—78.GerminationexperimentswithfixedtemperatureshowthatvarietiesofStylosanthesrequireatemperaturehigherthan15℃togeminate.Thecomputersimulatedmodelcancorrectlypredictthegeminationprocessunderdifferenttemperatu  相似文献   
37.
东莞市郊平原地农业生态系统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东莞市郊平原地农业生态系统模式陈荣均骆世明(华南农业大学生态研究所,广州510642)AgroecosystemModelsofFlatlandsintheSuburbanofDongguan.ChenRongjun,LuoShiming(Insti...  相似文献   
38.
从生态学角度综述了草类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地位和作用。草类作为r型生态对策的先锋物种,在生态恢复和重建中作用显著,干旱瘦薄地种草明显优于种树。我国草资源丰富,其合理开发利用在生态农业建设中有重要意义,发展果—草复合生态果园已被证明是退化坡地恢复和利用的优化模式。草类还具有美化环境、净化空气、处理废水、降低噪声和辐射污染等功能。  相似文献   
39.
现代集约农业下基塘系统的退化与生态恢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基塘系统是珠江三角洲地势低洼地貌类型的一种独特的传统人工生态系统。随着现代集约农业的推行和经济的高速发展,基塘系统地区的土地利用方式发生改变,传统的基塘系统严重退化。许多基塘系统种养分离、过度集约化养殖,养殖水体水质恶化,成为区域环境的重点污染源;大量污染物汇集和积蓄在基塘系统,导致有毒有害物质经食物链富集而危及水产养殖和人类健康;由于农业比较利益低下,农民经营基塘系统的积极性下降,部分基塘疏于管理,塘基崩塌、塘泥严重淤积,使不少基塘丧失正常功能,成为生产力很低的退化基塘。在充分调查分析基塘系统退化原因和机理的基础上,根据恢复生态学的原理,提出应用食物链和生态位原理对退化基塘系统进行生态恢复。其主要措施有鱼塘的水体恢复、基面的土壤恢复、环境污染的治理以及基塘面积的合理配比等。  相似文献   
40.
骆世明 《生态科学》2011,(Z1):63-68
广东省农业生态学近三十年的发展过程可以大致以十年为一段分为:(1)为现代农业生态学发展的奠基阶段,(2)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探索阶段和(3)推动农业生态学长远发展的平台建设阶段。广东省生态学工作者在改革开放初期为我国农业生态学体系的建设、科研教学的人才培养和农业生态系统的科学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我省农业生态学工作者积极参与广东省和全国的生态农业建设,组织了跨学科、跨单位的大规模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跨入新世纪,我省农业生态学家不仅积极推动全国农业生态学有关组织的活动,而且通过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的建设,为学科长远发展建立了高水平的硬件平台,通过活跃的重大项目研究把农业生态学研究逐步推向深入,系列农业生态学著作和教材的出版更为未来农业生态学的发展建立了丰厚的思想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