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41篇
生物科学   10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目的:通过手术缝合治疗大鼠角膜穿通伤,探索全层缝合、深板层缝合、及不缝合对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角膜穿通伤模型,同一手术者对角膜切口进行全层、深板层、及不缝合操作.在裂隙灯下动态观察角膜创伤愈合情况;对不同时间点愈合角膜行内皮细胞台盼蓝-茜素红联合活细胞染色及HE染色,观察内皮细胞损伤、修复及白细胞浸润情况.结果:无论是全层缝合还是板层缝合以及不缝合组角膜内皮细胞均损伤明显.但从第1天观察至1月,三组损伤区面积大小无明显差别.结论:全层和深板层缝合及未缝合组可直接造成角膜内皮细胞受损,继发性炎症反应损伤后角膜内皮细胞的损害;伤口周围1.5 mm处角膜内皮几乎损失殆尽,内皮细胞受损可使角膜损伤区水肿迁延不愈,最终形成瘢痕愈合,所以角膜内皮损伤及最终愈合程度三组间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52.
施肥进步在粮食增产中的贡献及其地理分异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三个地点中长期田间试验联网研究发现,施肥在作物产量形成中的贡献受施肥制度和气候的热量因子所影响。在最佳施肥条件下,施肥在产量中的贡献率分别为海伦(温带)0.31,沈阳(暖温带)0.39和桃源(亚热带)0.42,存在明显的地理分异现象,由此可以得出,当其他技术条件不变时,施肥在产量中的贡献率最高可达30%~45%,随所在地区气候的热量条件而不同,通过对施肥与气候热量之间的交互影响研究还发现,沈阳与桃源间的交互影响远大于海伦与沈阳之间,有机肥与气候热量之间的交互影响大于化肥与热量之间的交互影响。  相似文献   
53.
马强  苏化龙 《动物学杂志》2004,39(3):32-32,54
黑叶猴(rachypithecus francoisi)别名乌猿、乌叶猴,属灵长目猴科疣猴亚科,为亚洲特有的灵长目动物,主要产于我国.黑叶猴是我国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将其列为濒危()级保护动物.本种主要分布于我国南部和越南、老挝等局部地区.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广西西南部、西部(大新、崇左、龙州、扶绥、宁明、隆安、天等、靖西、那坡、德保等地)贵州东北和西南部(桐梓、正安、绥阳、沿河、兴义、水城、务川、道真、册亨等地)以及云南南部局部地区;重庆南川、彭水等地.总数约6 000~7 000只.  相似文献   
54.
长期不同施肥制度对潮棕壤肥力及微生物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长期定位试验研究了不同施肥制度对潮棕壤肥力及微生物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期施用有机肥、无机肥显著降低土壤pH;长期施用化肥并不能增加土壤全碳、氮含量,而有机肥的长期施用却能显著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长期无P、K肥料施入则会出现P、K的亏损。有机肥处理(M,N+M和NPK+M)的微生物量均显著高于不施肥处理(CK),且这些处理间无显著差异;NPK处理与CK处理间无显著差异,而长期施用N肥显著降低土壤微生物量;均衡施肥处理(M,N+M,NPK和NPK+M)均能显著增强土壤微生物呼吸(P0.05),而单施N处理对土壤微生物呼吸无显著影响;与CK相比,施肥处理均能显著提高土壤氨化作用(P0.05),其中以NPK+M处理最高;除N处理外,其他施肥处理均显著提高土壤硝化作用(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微生物呼吸,氨化和硝化作用均与土壤全碳、全氮极显著相关(P0.01),均能够较好地反映土壤肥力变化情况;而土壤微生物活性与其他理化因子相关性不一致,表明它们对土壤理化因子变化的响应程度不同。  相似文献   
55.
不同施肥模式下土壤微量元素变化与转化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长期定位试验为平台,研究不同施肥制度下土壤Fe、Mn、Zn、Cu、Pb含量的变化及转化情况。结果表明:施肥对土壤全量微量元素含量没有显著影响,但对元素有效态含量影响显著,施肥导致土壤有效态微量元素含量增加,具体表现为化肥配施循环猪圈肥(NPK+M)处理微量元素有效态最高,单施化肥(NPK)处理次之,循环猪圈肥(M)处理更低,对照(CK)处理最低。各处理土壤微量元素收入均小于支出,不同处理间收支差额NPK+M相似文献   
56.
以下辽河平原一组长期定位试验为平台,研究了不同施肥制度下农田生态系统微量元素的循环率及当季微量养分收支。结果表明:不同元素在饲喂-堆腐过程中的循环率差异较大,Zn的循环率最低,但也接近80%,Fe、Mn、Cu、Pb的循环率均超过80%,其中Fe、Mn、Pb的循环率均接近90%,微量元素在饲喂-堆腐过程中的循环率随投料量的增加有增加的趋势。以有机肥形式输入农田的微量元素远大于以化肥形式输入农田的量,且输入量随有机肥用量的增加而增加。不同处理间微量元素的移出量以NPK+M处理最高,CK处理最低。各处理土壤微量元素收入小于支出,不同处理间收支差额NPK+M相似文献   
57.
本研究旨在探索出一套简单有效的重组腺相关病毒(rAAV)纯化方法,为基因治疗提供有力载体,推进rAAV的基因治疗走进临床.我们选用国际通用的无辅助病毒包装体系,将pAAV-cTnT-eGFP,pAAV-R2C9和pHelper三种质粒共转染HEK293T细胞系进行病毒包装,并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包装效率;应用阳离子交换层析法对收获处理后的病毒液进行纯化,包括第Ⅰ轮高pH下的除杂纯化和第Ⅱ轮以严格密集梯度洗脱为特点的进一步纯化.通过SDS-PAGE和Western Blot(WB)对纯化产物进行检测,使用Q-PCR法测定病毒滴度,最后再通过透射电镜对病毒颗粒进一步验证和分析.荧光显微镜结果显示,病毒包装效率较高,可达70%~80%;SDS-PAGE结果表明病毒纯化效果显著,第Ⅰ轮纯化除去了大量的蛋白杂质,第Ⅱ轮纯化也明显除去部分杂质;WB和电镜结果证明,纯化产物实为rAAV病毒,经Q-PCR测得病毒的滴度可达2.15X1012GC/mL,而且电镜进一步观察到我们纯化的终成品病毒中空颗粒含量极少,包含基因的实心颗粒占比可达99%.本研究成功开发出了一套的简单方便、切实有效的rAAV纯化方法,并且该方法能有效去除空壳病毒,提高包含基因的实心病毒占比.  相似文献   
58.
以宁夏枸杞为材料,采用超薄切片技术制备样品,应用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镜分析了不同浓度NaCl胁迫条件下宁夏枸杞叶和幼根显微及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NaCl胁迫的加重,(1)叶片上表皮细胞增厚,栅栏组织细胞出现缩短现象,排列疏松且紊乱;幼根的初生结构无明显变化。(2)叶片栅栏组织中叶绿体不再紧靠在细胞膜上,叶绿体双层膜破坏,基粒片层松散排列,杂乱无章,出现膨胀和空泡现象,淀粉粒和嗜锇颗粒增多,叶肉细胞中线粒体发生轻微变化;幼根中皮层薄壁细胞线粒体形状发生改变,结构破坏,内膜和外膜模糊甚至破裂,大多数嵴模糊,出现空泡现象;细胞核解体,基质外溢。研究表明, 不同浓度的NaCl胁迫对宁夏枸杞叶片和幼根细胞的显微及超微结构影响不同,NaCl浓度大于200 mmol/L时,宁夏枸杞叶片和幼根细胞的显微及超微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且叶肉细胞中线粒体的变化没有叶绿体的变化显著,推测叶肉细胞中线粒体的耐盐性比叶绿体强。  相似文献   
59.
miRNA是一类长度约22个核苷酸的非编码小分子RNA,具有调控基因表达的作用,参与多种生物学过程,包括早期发育、细胞增殖、细胞凋亡、细胞分化等,与糖尿病、免疫或神经退行性疾病以及癌症有关。研究发现,miRNA与肾上腺皮质癌关系密切:首先,miRNA可影响肾上腺皮质癌细胞增殖、侵袭及转移;其次,miRNA可作为肾上腺皮质癌早期诊断的重要标志物;最后,miRNA还是判断肾上腺皮质癌疗效及预后的重要指标。本文就miRNA与肾上腺皮质癌发生发展的关系以及miRNA在预后判断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60.
正大型浮游动物(Macrozooplankton)是指体长介于1 mm和1 cm之间的浮游动物[1]。它们主要以碎屑、细菌、藻类、原生动物和中小型浮游动物等为食,同时本身又是鱼类、虾蟹类和水鸟等动物的饵料[2,3],在生态系统食物网中处于中间环节,通过能量传递联系着生产者和次级消费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