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42篇
生物科学   6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将两株具有不同遗传标记的枯草芽孢杆菌在基本培养基中分别培养至对数生长后期后进行短时间混合静置培养,经选择平板筛选、DNaseI敏感性试验、质粒检测和产蛋白酶活性检测,发现两菌株之间可通过自然遗传转化进行染色体DNA和质粒DNA的交换。研究结果表明,自然遗传转化可在细胞间进行,这对揭示微生物群居的自然环境中可能存在的细胞间的DNA转移,以及正确评估遗传工程微生物(GEMs)的安全使用具有重要意义。 Abstract:The culture fluids of two genetically distinct Bacillus subtilis strains were mixed and coincubated for a short time after they reached post-exponentially growth phase in minimal media.The steadily bidirectional gene transfer involving chromosomal DNA and plasmid DNA by natural genetic transformation between these two strains has been demonstrated by the methods of selective medium screening,DNaseI sensitivity test,plasmid detection and the detection of the capability of producing protease.This result indicates that natural genetic transformation occurs not only between“naked”DNA and cells but also between cells.This conclusion is significant in the assessment of both the possibility of intercelluar DNA transfer in natural habitats of microorganisms and the risk of the application of genetically engineered microorganisms (GEMs).  相似文献   
32.
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微生物学实验教学中注重创新型实验教学项目的建设,创新型土壤微生物分离实验项目建设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次实践。从武汉大学校园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神农架采集土壤样品,分离土壤细菌、放线菌和霉菌。让学生了解土壤微生物数量测定的基本方法,学习了解平板计数的基本操作技术。在引申实验过程中又有机地结合与贯穿了微生物学的无菌操作技术、显微镜技术、纯培养技术、分离纯化技术等各项技术及最新的分子生物学研究方法和技术。本实验的创新点有三:首先,实验从室内延伸到室外;其次,从本科生的常规土壤微生物的分离实验衍生到科研实验(新菌种的分离、鉴定);最后,使共性教学衍生为个性化培养。  相似文献   
33.
近年来在多项国家级建设项目的支持下,我们充分利用自身基础,以教材研究和建设为主线,对各教学环节进行了全方位改革,建设了有自己特色的高水平立体化教材系列;构建了结构合理、教学与科研并重的高水平教学团队;建立了与现代教学技术相适应的教学方法和教学体系;创建了“研究性学习”的新模式,并有力地推动了全国微生物学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34.
植物内生菌是有待深入开发的资源宝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向东 《微生物学通报》2012,39(2):0282-0282
植物内生菌是指那些在其生活史的一定阶段或者全部阶段生活于健康植物各种组织和器官内部的真菌或者细菌,被感染的宿主植物(至少是暂时)不表现出外在症状。在长期的协同进化过程中,大部分植物内生菌都与植物形成了互惠互利的关系,在从宿主那里获得稳定的生活环境的同时,可增强或赋予宿主抗病、抗干旱、固氮等能力,或通过其代谢产物促进植物的生长;有些内生菌还被发现能够产生与宿主相同或相似的活性物质。因此对植物内生菌的研究从20  相似文献   
35.
陈向东  唐晓峰  朱应  孙慧  沈萍 《微生物学通报》2009,36(12):1931-1934
武汉大学微生物学系列课程国家级教学团队的特色与建设思路  相似文献   
36.
重视每个建设环节铸造微生物学国家精品课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家精品课程建设是提高高校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是涉及教师、学生、教材、教学技术手段、教育思想和教学过程管理的系统工程。介绍了我们在微生物学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在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注重使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重视教材建设,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等各个课程建设环节的做法与体会。  相似文献   
37.
优秀教材是高水平课程教学的前提与基础.本文对国内外微生物学教材的建设和发展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和分析比较,希望能为今后我国选择、引进、利用国外优秀英文版微生物学教材,以及加强我国自身高水平微生物学教材建设的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8.
【背景】雷公藤是一种传统中药,具有多种药理活性和较高的应用价值。但由于产量少、提取过程复杂而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应用。植物内生真菌的次级代谢产物能够产生相似的药理活性,有望解决植物资源匮乏的难题,成为新药筛选的潜在资源。【目的】从卫矛科植物雷公藤中分离内生真菌,对其产物的体外抗菌活性及抗肿瘤活性进行测定,并利用活性菌株对雷公藤粗提物进行转化,以达到增效减毒的作用。【方法】采用组织块法从雷公藤茎中分离内生真菌;打孔法测定发酵产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氏菌的抑菌活性;MTT(噻唑蓝)比色法测定发酵产物及转化产物的抗肿瘤活性;ITS(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序列测序分析确定活性菌株的种属。【结果】从雷公藤茎中分离得到43株内生真菌,其中5株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菌作用,LGT7几乎与1μg/mL青霉素钠的作用效果相当;6株对MCF-7、SKOV3细胞有抗肿瘤活性,LGT7、LGT41对肿瘤细胞生长抑制率达90%以上;4株对雷公藤粗提物具有转化活性。活性菌株分别被鉴定为拟茎点霉和腐皮壳属。【结论】雷公藤内生真菌具有抗菌抗肿瘤作用,并可以通过转化产生增效减毒作用。  相似文献   
39.
以携带pUB110质粒的枯草芽孢杆菌BR151菌株为出发菌株,利用亚硝基胍作诱变剂,直接在LB平板上进行诱变。从2949个菌落中筛选出一个转化频率低于出发菌株2~3个数量级的突变株,并对其营养缺陷型、UV的敏感性及Km抗性和质粒进行了检测,确证其转化能力降低为自然感受态缺陷而非营养缺陷型的改变或重组缺陷所致。 Abstract Natural competence-deficient mutant of Bacillus subtilis BR151, which carries plasmid pUB110, was obtained by nitrosoguanidine mutagenesis on solid medium. From 2949 clones, a mutant, the transformation frequency of which is 102~103 time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was obtained and tested for the changes of trophic type, resistance to Km, plasmid and sensitivity to UV. The results indicate the reduction of transformation frequency is due to competence-deficient mutation.  相似文献   
40.
嗜热脂肪芽孢杆菌高温蛋白酶的产生条件及酶学性质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对嗜热脂肪芽孢杆菌(Bacillusstearothermophilis)WF146的产蛋白酶的条件进行了研究,在58℃条件下,WF146在pH值为75的Fd培养基中振荡发酵培养48h后,发酵液中高温蛋白酶产量可达600u/mL以上。对该酶性质的研究表明,酶分子量为34kD,最适作用pH为80,最适作用温度为80℃,具有良好的pH稳定性及热稳定性。Ca2+对该酶的稳定性具有重要影响,PMSF、DFP及IAA能强烈抑制酶活力,而DTT对该蛋白酶活力无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