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0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161篇
生物科学   55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2篇
  1966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苔藓植物对环境变化的响应及适应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苔藓植物由于其结构相对简单,对环境变化的反应较为敏感,是一类良好的生物指示植物.本文综述了水分、光照、温度等方面的环境因子变化对苔藓植物的影响以及苔藓植物对环境污染的响应及适应的最近研究进展,以期促进国内深入开展苔藓植物对环境污染和全球变化的响应、适应及其生态指示作用等研究.  相似文献   
62.
本研究旨在探究linc00324在侵袭能力不同的乳腺癌细胞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作为乳腺癌诊断与预后判断的标志物的可能性。本研究首先通过核质分离得到MDA-MB-231细胞核中和细胞质中RNA,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探究linc00324在细胞核和细胞质中的表达情况;其次提取了侵袭能力不同的MCF-7和MDA-MB-231两种细胞中的RNA,逆转录后进行荧光定量PCR,探究linc00324在两种细胞中的表达量。分析结果表明,linc00324主要表达于细胞质中,并且在侵袭能力较强的MDA-MB-231细胞中表达量较低,在侵袭能力较低的MCF-7细胞中表达量较高。本研究结果提示linc00324可能与乳腺癌发展和乳腺癌细胞侵袭转移存在关系,可作为乳腺癌预后判断的潜在标志物。  相似文献   
63.
结核休眠菌是残存于人体巨噬细胞内处于代谢静止期的极微量结核分枝杆菌(MTB),了解其生物学特性和相关作用机制对MTB潜伏感染新靶点药物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巨噬细胞作为机体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清除胞内感染的MTB的首要屏障。巨噬细胞可以通过自噬途径清除MTB,而处于休眠状态的MTB可以逃避巨噬细胞的杀伤而持续存在。此外,目前有关休眠菌如何逃逸巨噬细胞自噬的具体机制也并不十分明确,本文则对休眠菌及其与巨噬细胞自噬相关研究的最新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4.
柴河林区小型啮齿动物群落格局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阐明柴河林区小型啮齿动物群落结构与格局的形成原因,掌握林区啮齿动物群落动态及发展趋势。于2012至2015年在柴河林区的新房子、大青沟和二道河子地区,对针阔混交林、阔叶林、草甸、沿河林和农田5种生境类型,采用铗日法对小型啮齿动物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棕背?(Clethrionomys rufocanus)和大林姬鼠(Apodemus peninsulae)为柴河林区小型啮齿动物的优势物种,针阔混交林为棕背?最适生境,阔叶林为大林姬鼠最适生境;黑线姬鼠(A. agrarius)和大仓鼠(Cricetulus triton)为农田优势物种,东方田鼠(Microtus fortis)仅在草甸中发现。随生境垂直分布区海拔高度的降低,总捕获率逐渐减低,其中棕背?的种群变化起主要作用;大林姬鼠的捕获率逐渐增加,其对农业经济的干扰适应性更强;褐家鼠(Rattus norvegicus)的分布规律受居民点分布比例影响;红背?(Clethrionomys rutilus)主要分布于海拔相对较高的针阔混交林。通过与孙儒泳等20世纪60年代在此地区的研究结果的比较,最后认为近几十年原始森林的破坏,伴生的次生林和人工林,致柴河林区的针阔混交林向阔叶林的过渡失去先前的典型特征。并发现小型啮齿动物的群落格局变化,虽呈现出自然条件的垂直变化和农业活动影响的规律,但同时存在生境变化的适应性改变,也表现出各地区的区域生境特征对取样点微生境啮齿动物分布的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65.
益生元及其作用概述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益生元及其作用概述重庆医科大学检验系微生物教研室重庆630046蒋虹胡宏人肠道细菌大致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对人类有益的,如双歧杆菌、乳杆菌等;一类是对人无益或有害的,如一些肠杆菌和梭菌等。增加体内双歧杆菌的数量与活性的方法有两种,应用益生菌和益生元。1...  相似文献   
66.
质量—数量性状遗传参数估计的P1,P2,F1,B1,B2联合分析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提出利用亲本P_1和P_2、杂种F_1、回交B_1和B_1五个世代联合分析包括两个位点主基因控制的质量-数量性状遗传的统计方法,共建立了可供选择的微基因遗传、一对主基因+微基因混合遗传、二对主基因+微基因混合遗传三类五种(套)共 28个遗传模型,采用 AIC信息准则选择最适模型,并通过适合性检验对所选择的遗传模型做进一步的检验.文章最后还讨论了两种变型设计.  相似文献   
67.
采用混合分布模型和极大似然法,提出了杂种早期世代F_2与回交群体中两个位点之 基因控制的质量-数量性状的遗传分析方法,据此可以进行主基因及其作用方式的测验、主基因 和微基因效应的估计等.探讨了利用回交群体进行质量-数量性状遗传分析与检测的适用范围和 有效范围等.  相似文献   
68.
69.
70.
【摘要】 目的 分析我国九省18岁及以上农民心血管代谢性危险因素的流行特征及聚集性,探讨人口经济因素对其的影响。方法 利用2009年“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中的血样检测数据、人口经济因素和体格测量数据,选择18岁及以上农民共2001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国际糖尿病联盟(IDF)于2005年发布的定义判定心血管代谢性危险因素(包括中心型肥胖、血压升高、血糖升高、甘油三酯升高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具有2个及以上危险因素(≥2RFs)为危险因素聚集。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社会经济因素与各代谢性危险因素之间的关联性。结果 2009年我国九省(区)农民中,中心型肥胖、血压升高、血糖升高、血脂升高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的人群比例分别为39.8%、36.8%、21.8%、22.1%和27.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血压升高[OR=0.74,95%CI(0.60,0.90)]、血糖升高[OR=0.68,95%CI(0.54,0.85)]和甘油三酯升高[OR=0.77,95%CI(0.62,0.96)]的危险性低于男性,中心型肥胖[OR=6.25,95%CI(4.74,8.24)]和HDL-C降低[OR=4.49,95%CI(3.45,5.84)]的危险性高于男性;年龄与代谢性危险因素及聚集性均呈显著的正相关(p-trend<0.05)。南部地区的农民患血压升高的危险性明显低于北部地区农民,但血糖升高的危险性高于北部地区农民。未发现农民收入水平、受教育程度及社区城市化水平与代谢性危险因素存在显著关联。结论 我国九省中约有2/3的农民至少有1种心血管代谢性危险因素,约有一半的农民存在危险因素聚集性。从公共卫生防控的角度,应根据农民各代谢性危险因素的性别、年龄及区域性流行特征,发现相应的高危人群,优先采取精准化的一级预防营养干预措施,重视控制体重,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和疾病负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