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0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05篇
生物科学   54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4年   2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3篇
  1963年   4篇
  196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01.
夜蛾科昆虫同工酶研究概况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夜蛾科 (Noctuidae)隶属于昆虫纲鳞翅目异脉亚目 ,是鳞翅目中最大的一科 ,包括 2万多种 ,其中有些是重要的经济昆虫 ,有些是粮食作物、果树及经济作物的害虫。由于夜蛾科种类多 ,形态特征区分又不很明显 ,给分类特别是种和种下分类带来麻烦 ,而幼虫和蛹的识别就更为困难 ,仅靠外部形态特征和生态差异 ,是很难解决的 ,更不用说更深层次的研究。利用同工酶电泳技术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一难题。同工酶的研究是从基因产物认识基因的存在及表达 ,由生化表现型来推断其基因型 ,将宏观的遗传现象结合到微观的分子水平 ,为分类学提供了更为精确的依据 …  相似文献   
102.
报道了采自黑龙江省克山县古城镇的康蝗属一新种克山康蝗Kangacriskeshanensis Renet Zheng,sp. nov、并与其近似种做了比较。  相似文献   
103.
记述采自青海少网翅蝗科雏蝗属3新种,即祁连山雏蝗Chorthippus qilianshanensis,sp.n.、积石山雏蝗Chouthippus uishishanensis,sp.n.及循化雏蝗Chorthippus xunhuaensis,sp.n.。模式标本保存于陕西师范大学动物研究所。  相似文献   
104.
陕西省蚱科三新种记述(直翅目: 蚱总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记述采自陕西省佛坪自然保护区蚱科昆虫 3新种 ,即二齿尖顶蚱 Teredorusbidentatus sp.n.、秦岭蚱 Tetrix qinlingensis sp.n.及波股蚱 Tetrix undatifemurasp.n.。模式标本保存于陕西师范大学动物研究所标本室。  相似文献   
105.
记述采自陕西省佛坪自然保护区蚱科昆虫3新种,即二齿尖顶蚱Teredorus bidentatus sp.n.、秦岭蚱Tetrix qinlingensis sp.n.及波股蚱Tetrix undatifemura sp.n.。模式标本保存限陕西师范大学动物研究所标本室。  相似文献   
106.
窃棺头蟋雌雄嵌体记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关鳞翅目、双翅目、直翅目和膜翅目昆虫的雌雄嵌体已有一些报道 ,前人也曾就不同问题做过许多研究工作 ,但蟋蟀科 Gryllidae棺头蟋属 Loxoblemmus(Saussure)中雌雄嵌体尚未见报道。本文就1 999年 8月采自甘肃文县碧口镇的窃棺头蟋 L . detectus (Serville 1 839)雌雄嵌体 (图 1 ,2 )的性征畸形之处描述如下 :体色与正常体相同 ,体长 1 5mm,头部兼有两性特征 ,头部颜面呈典型雄性特征为斜截状 ;额突前缘左半侧呈雌性状较平 ,右半侧为雄性状较突出 ;左前翅为正常雄性翅 ,具镜膜 ,长 8mm,右前翅为正常雌性翅 ,长 9mm,右前翅覆盖左前翅 ;腹…  相似文献   
107.
广西龙州地区蚱总科三新种记述(直翅目)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记述采自广西壮族自治区龙州地区蚱总得昆虫3新种,即黑胫拟后蚱Pseude pitetix nigritibis,sp.von.、龙州羊角蚱Criottix logzhouensis,sp.nov.及红背修背蚱Euparatettix erythronotus,sp.nov.。模式标本存陕西师范大学动物研究所。  相似文献   
108.
蚂蚁属真社会性昆虫。真社会性最主要的特性是在一个社会集团内个体间有生殖上的分工。即多数个体 (如工蚁 ,兵蚁等 )自身不行生殖 ,而一生“竭力”“帮助”少数个体 (如蚁后和雄蚁 )繁殖后代。蚂蚁生活的基本单位是社群 (colony)。一个单独的个体 (除创建蚁后 )是没有意义的。“典型”的社群由一个创建蚁后和其后代组成 (即单母 :monogyny)。单母社群内个体间亲缘关系密切。在自然界 ,多母社群 (polygyny)亦普遍存在。在多母社群里 ,如蚁后间亲缘关系密切 (如姐妹 ) ,社群内遗传关系同质性亦较高 ,个体间的平均遗传相关也密切。但如蚁后间亲缘关系疏远或无亲缘关系 ,那么社群内遗传异质性很高 ,个体间平均遗传相关也随之降低。和其它复杂的社会群体一样 ,蚂蚁社会拥有高度发达的通讯系统。社群不仅需要在内部个体间相互沟通以确保社群的平衡和协调性 ,而且必需和社群外各种息息相关的有机体间交流信息 ,以便有效利用有用的资源并避开各种危险。如果说信息素是蚂蚁通讯最重要的物质基础 ,那么对周围各类生物的识别便是蚂蚁通讯最为基本的环节。蚂蚁的识别行为及其机理是多样的 ,其生物学功能亦随被识别的对象不同而异。如 :为了确保社会群体的安全 ,蚂蚁必须准确识别“敌”、“我”和“朋友”。为了使得  相似文献   
109.
110.
本文记述采自湖南省壶瓶山自然保护区比蜢属一新种,即尖尾比蜢PieLomastax axuticerca sp.nov。模式标本保存于陕西师范大学动物研究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