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38篇
生物科学   13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基于约束的基因组尺度代谢网络模型(genome-scale metabolic models,GEMs)分析已被广泛应用于代谢表型的预测.而实际细胞中代谢速率除计量学约束外,还受到酶资源可用性和反应热力学可行性等其他因素影响,在GEMs中整合酶资源约束或者热力学约束构建多约束代谢网络模型可以进一步缩小优化解空间,提升细...  相似文献   
22.
古紫质-4(archaerhodopsin-4, aR4)是一种存在于嗜盐菌(Halobacterium sp.)XZ515细胞膜上含有类胡萝卜素发色团的细菌类光敏受体蛋白,与细菌视紫红质(bacteriorhodopsin, bR)具有类似的三聚结构和光驱质子泵功能。已有研究表明,bR蛋白D螺旋上具有保守性的天冬氨酸115(aspartic acid 115, D115)的去质子化会影响其质子泵功能,但其等位残基D116在aR4中的作用尚未见报道,特别是与D螺旋存在相互作用的类胡萝卜素发色团是否会对其功能存在影响更不得而知。本研究通过基因定点突变技术将aR4中的D116突变为极性不同的N116和A116以及bR的等位突变,采用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闪光光解光谱和酸碱滴定等方法对比研究D115/D116突变对bR和aR4结构及光循环动力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D116在aR4中的作用与D115在bR中的作用有所不同,且受类胡萝卜素发色团菌红素的影响。本研究有助于进一步认识含类胡萝卜素发色团的光敏受体蛋白D螺旋和菌红素的作用,同时也为研究其他双发色团微生物视紫红质家族蛋白的结构功能提供依...  相似文献   
23.
凝血酶滴定法测定水蛭素活性的改进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目的:通过改进,建立一种简便经济且重复性和准确度好,又省时的凝血酶滴定法测定水蛭素活性。方法:用Markwardt提出的凝敌国酶滴定法和改进后的滴定法分别对同一批样品进行滴定比较,论述改进后的滴定法的过程和优点。结果:改进后,配制不同浓度梯度的凝血酶溶液,采用逐步缩小活性范围,多次换试管重滴的浓度梯度法,结果重复性和准确度较好,省时。  相似文献   
24.
对宣木瓜总皂苷的超声辅助提取工艺优化进行研究.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选择提取时间、温度、乙醇浓度和料液比为自变量,以宣木瓜总皂苷得率为响应值,采用Central Composite Design试验设计方法,研究各自变量及其交互作用对宣木瓜总皂苷提取率的影响.利用Design Expert软件得到回归方程的预测模型并进行响应面分析,确定超声辅助提取宣木瓜总皂苷的最佳条件为时间61.69 min,温度62.34℃,乙醇浓度70.49%,料液比1∶30.57 g/mL,在此条件下,总皂苷提取率达到1.55%.验证实验表明,所得模型方程能较好地预测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25.
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MMP)能够分解并修饰细胞外基质及细胞连接,促进上皮细胞从周围组织中分离出来。在乳腺癌中MMP表达量升高,刺激肿瘤发生,引起癌症细胞的入侵和转移。上皮细胞-间质细胞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的激活与肿瘤的发生也有关。最近的研究表明MMP在乳腺的发育和致病的EMT过程中充当促进因子和介质的角色。本文主要概括最新的关于MMP是如何调节乳腺癌细胞的运动、入侵和EMT所驱动的乳腺癌发育的研究,为更好地理解MMP在乳腺癌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6.
以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COⅠ)为遗传标记分析了环渤海红条毛肤石鳖Acanthochiton rubrolineatus 9个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及遗传结构。126只个体经PCR扩增测序获得654 bp的COⅠ基因序列,41个多态位点产生29种单倍型,单倍型多样性为0. 899±0. 013,核苷酸多样性为0. 013 3±0. 006 8。种群遗传多样性与纬度(r=-0. 808,P <0. 05)及年平均温度变异系数(r=-0. 795,P <0. 05)呈显著负相关,表明红条毛肤石鳖适应低纬度及温度稳定的海洋环境。分子方差分析表明,遗传变异主要发生在种群内(83. 26%,P <0. 001)。系统发生树与单倍型网络图没有呈现明显的谱系地理结构。种群历史动态结果显示,红条毛肤石鳖在早更新世晚期(第二温暖期)间冰期经历了种群扩张。  相似文献   
27.
纳米金生物条形码技术检测痕量二噁英类化合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一种基于纳米金生物条形码技术的二噁英快速筛检方法.利用二噁英诱 导激活的芳香烃受体复合物,特异识别以纳米金为报告基团的二噁英反应探针,该 探针被释放后进行条形码放大,通过纳米金银染技术增强识别信号,并记录其吸光度值,从 而可以简单灵敏地快速筛检二噁英类化合物.在一定的反应时间和浓度范围内(10-14~10-10mol/L),溶液的吸光度值与2,3,7,8 四氯二苯并二噁英(2,3,7,8-tetrachlorodibenzo-p-dioxin,TCDD)浓度之间呈正相关 ,方法检测限为0.01 pmol/L,变异系数为5%~8%.用纳米金生物条形码(Nano Barcod e,nanoparticle based bio barcode)方法和现有的生物分析方法(CALUX,chemical activated luciferase gene expression)分别测定TCDD标准品,并绘制剂量效应曲线.结 果表明,本方法灵敏度高,线性范围宽,重复性好.本研究纳米金生物条形码方法的检测灵 敏度高于CALUX将近5倍(EC50分别为 4×10-12 mol/L 和 2×10- 11 mol /L),检测限较CALUX降低了10倍(检测限分别为1×10-14 mol/L 和1×10 -13 mol/L),变异系数分别为5%~8%和15%~30%.  相似文献   
28.
在新疆阿尔泰山中段的红山嘴地区选取一条沿海拔745-2 413 m的不同植被带群落样方进行调查, 对应采集37个表土样品进行孢粉统计和排序分析, 初步探究了红山嘴地区的植被与表土孢粉之间的对应关系, 并将之与新疆阿尔泰西部的喀纳斯西坡孢粉垂直带进行对比。结果表明, 红山嘴地区表土孢粉谱依照海拔高度自上而下划分为4个孢粉组合类型, 分别对应亚高山草甸、山地森林、灌丛草原和荒漠草原。乔木植物中云杉属(Picea)和松属(Pinus)花粉, 灌木植物中麻黄属(Ephedra)及草本植物中的苋科和蒿属(Artemisia)因受到自然风力、水流及人为活动的影响, 表现出明显的超代表性; 乔木植物中的落叶松属(Larix)花粉, 草本植物中的禾本科及莎草科花粉, 却在其自身为优势种的群落中呈现低代表性; 蒿属与苋科花粉百分含量的比值(Ar/Am)能较好地反映该区气候垂直带的干湿状况, 灌丛草原带的Ar/Am低,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类活动对草原灌丛化的影响。与新疆阿尔泰西部的喀纳斯西坡孢粉垂直带相比, 红山嘴垂直带的孢粉类型偏少, 同时相似的孢粉带在该区的分布高度比喀纳斯西坡高。此外, 排序分析(RDA)结果表明, 年降水量是影响该区表土孢粉组合的主要环境因子。  相似文献   
29.
目的:通过对脊柱裂(spina bifida)胚胎脑组织中微卫星不稳定性(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MSI)的分析,探讨遗传不稳定性是否为此疾病的特征之一,进而研究错配修复系统(mismatch repair,MMR)与脊柱裂发病的分子机制。方法:19例脊柱裂和19例非神经管畸形对照脑组织中提取DNA;尿素变性凝胶电泳法检测标本中MSI发生情况。结果:在19例脊柱裂脑组织中9例MSI阳性,阳性率47.4%。其中2例为高度微卫星不稳定(high frequency 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MSI-H),7例为低度微卫星不稳定(lowfrequency 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MSI-L),其余10例为微卫星稳定(microsatellite stable,MSS),对照组中未出现MSI。选择的5个微卫星位点MSI的阳性率分别为Bat34C4(10.5%)、Bat26(26.5%)、D2S123(10.5%)、D3S1611(5.3%),D2S119(5.3%)。结论:脊柱裂中存在MSI现象,提示MSI、错配修复系统可能与脊柱裂的发生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30.
【目的】本研究旨在揭示果蝇乳酸菌类肠膜魏斯氏菌Weisellas paramesenteroides对黑腹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利用选择性培养基分离黑腹果蝇成虫肠道乳酸菌,通过16S rRNA基因序列比对鉴定菌株。通过统计从卵至蛹化和羽化的时间检测果蝇发育历期,并以幼虫体表面积为指标检测果蝇生长速率。利用qPCR检测产卵后不同时间生长激素信号通路基因(dib,E74B和PTTH)及胰岛素信号通路基因(DILP2,DILP3和InR)的表达。通过葡萄糖氧化酶法检测3龄幼虫血淋巴中的葡萄糖水平。【结果】从黑腹果蝇成虫肠道内分离到类肠膜魏斯氏菌,并可以在果蝇肠道内有效定殖。类肠膜魏斯氏菌通过提高果蝇生长速率缩短果蝇卵至蛹化和羽化的时间。qPCR结果显示,类肠膜魏斯氏菌增加了dib,E74B和PTTH的表达量,同时增加了DILP2和DILP3的表达量,降低了InR表达量和幼虫血淋巴中的葡萄糖水平。【结论】类肠膜魏斯氏菌是黑腹果蝇的一种共生菌,通过激活蜕皮激素和胰岛素信号通路,促进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