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1篇
  免费   113篇
  国内免费   437篇
生物科学   1271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55篇
  2017年   43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59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59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13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4篇
  1966年   7篇
  1964年   3篇
  1960年   5篇
  195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介绍了Granier热消散探针在树干液流测定中的工作原理,并利用该系统长期监测广东鹤山马占相思林14株样树的液流密度,分析了树木个体内和个体之间液流密度的差异、整树和林段水分利用的量化特征.由于树木边材结构以及周围微环境的差别,树木内和个体间的液流密度差异非常明显,变异系数的平均值分别为15.51%-37.26%、37.46%-50.73%.尽管液流密度的差异较大,但同一株树木不同方位的液流密度之间却呈现明显的线性相关(p<0.0001),这是重要的特征值,使得只需测定某一方位的液流密度经尺度外推计算整树和林段蒸腾成为可能.树木液流对环境因子响应的变化规律取决于所参照的时间尺度,日变化主要受光辐射、水汽压差等气候因子的控制,而土壤水份对液流的季节变化影响较大.形态特征明显影响树木的液流,高大树木由于边材较厚、树干粗壮和冠幅较宽而承载较多的辐射能量,因而水分蒸腾较高.对树木液流密度在径向和方位上进行适当的整合,可较准确地计算整树和林段蒸腾.由液流估测的马占相思整树和林段蒸腾的结果显示,该群落的水分利用在时间和空间上均有明显的分化.  相似文献   
992.
动物社群的社会等级可对个体的资源分配、社群稳定及个体的行为对策产生重要影响,圈养动物的类固醇激素水平与饲养管理有关,可反映动物的社群紧张水平.深入理解圈养动物的社会等级与其类固醇激素水平的关系是进行濒危动物迁地保育和成功驯养的基础.2018年6月15日—8月15日,用焦点取样法对四川马尔康林麝繁育场的25头林麝进行了冲...  相似文献   
993.
凤仙花属两种植物花粉的扫描电镜制样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腊叶标本花粉直接制样法、烘干法、FAA固定液复原法(酒精梯度脱水、自然干燥)和FAA固定新鲜花药法(脱水、干燥处理同前)四种不同处理方法对凤仙花属(Impatiens L.)植物红纹凤仙花(I.rubro-striata Hook.f.)和长角凤仙花(I.longicornut Y.L.Chen)的花粉进行了制样研究。结果表明:经后两种方法处理的花粉形状不变,且外壁网纹清晰,可获得质量较高的照片,观察时间也不受季节和产地的影响,既可在野外固定保存新鲜花蕾备用,又可利用标本馆现有的腊叶标本花粉经固定液复原后制样观察,操作简便,是进行花粉形态研究的一种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994.
昆虫在自然界由于病原微生物(细菌,病毒、真菌,线虫等)的侵染而引起种群的致病或死亡,是屡见不鲜的。我国地域广阔,昆虫种类繁多,昆虫病原相当丰富。但是过去对于有用病原的收集和利用开展的还不够充分。 昆虫的病毒病原的收集不仅在病毒研究上有一定重要意义,而且也是微生物防除害虫中较有前途的材料。昆虫病毒中以核型多角体病毒与颗粒体病毒致病的实例较多,同时在应用上意义也较大。  相似文献   
995.
实验与临床研究已证实,As2O3能有效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APL)。在此基础上.As2O3抗肝癌作用的研究报告日益增多。研究表明As2O3的抗肝癌效力呈剂量-时间效应关系,但作用时间越长及药物浓度越大,As2O3的毒副作用越大。为实现As2O3低毒高效的抗肿瘤目的,联合用药引起关注。本文通过查阅94年至今国内外有关As2O3药物联合治疗肝癌的文献,对As2O3联合药物治疗肝癌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996.
TANK结合酶1 (TANK-binding kinase 1,TBK1)是一种丝氨酸/苏氨酸激酶,在机体先天免疫调节、细胞选择性自噬、细胞凋亡、细胞再生中发挥重要作用,与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环状RNA (circle RNA,circRNA)是新型的闭合环状非编码RNA,其生物功能及与肿瘤的联系受到国内外学者广泛关注.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TBK1能与circRNA相互作用,对肿瘤的发生发展产生影响,这暗示了circRNA联合TBK1在肿瘤靶向治疗中的巨大潜力,为肿瘤精准治疗提供了新思路.本文总结了近10年来TBK1与circRNA在肿瘤中的研究,分析两者相互作用的模式,以期为肿瘤的靶向治疗提供新靶点.  相似文献   
997.
本文介绍了从紫色非硫光合细菌Rhodopseudomanas capsulata 分离纯化的铁氧还蛋白,经固体硫酸铵分级盐析沉淀和透析进一步纯化的样品,通过循环伏安法检测其对温度的敏感性,所引起的蛋白变性;然后应用定电位电量法和电位阶跃电量法,研究它的电量-电位关系,根据Nernst 公式进而计算铁氧还蛋白的中点电位分别为-378mV 和-375mV,在其参与氧化-还原反应时,每分子铁氧还蛋白传递电子数目≈2。并对不同菌种来源的铁氧还蛋白的标准氧化-还原电位及其传递电子数目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探讨不同体位对严重肥胖者血氧饱和度的影响。方法:16名平均体重指数(BMI)为40±5肥胖者和16名年龄匹配的正常体重者被纳入研究。分别在不同体外下(坐位、仰卧位、侧卧位)对所有参与者进行动脉血气监测。结果:肥胖者于坐位时动脉Pa O_2为75±4 mm Hg,Pa CO_2为37±3 mm Hg;仰卧位时动脉Pa O_2为62±5 mm Hg,Pa CO_2为47±5 mm Hg;侧卧位时Pa O_2为73±3 mm Hg,Pa CO_2为39±2 mm Hg;而正常体重者无明显变化。结论:严重肥胖者于平卧位时更容易出现低氧及高碳酸血症。  相似文献   
999.
在双壳类软体动物牡蛎体内,溶菌酶(Lysozyme)在实现宿主免疫防御,破坏和消除侵入体内的病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根据GenBank已有的太平洋牡蛎溶菌酶的全长cDNA序列(GenBank:AB179775),通过RT-PCR技术,从太平洋牡蛎(Crassostrea gigas)中克隆得到溶菌酶(简称为CgLys)基因的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ORF)序列.生物信息软件分析表明,其ORF为414 bp,编码137个氨基酸(aa),前20个aa为信号肽,成熟肽由117个aa组成,其分子量为13.2 kD.通过构建分子系统发育树对其同源性进行分析比较,初步推断该CgLys属于i型溶菌酶.将该CgLys基因的成熟肽亚克隆进原核表达载体pET-32a(+)中,构建重组质粒pET32a(+)-CgLys,再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DE3)pLysS.该基因工程菌经IPTG诱导发酵后,成功高效地表达了重组CgLys蛋白,其分子质量约为18 kD.该重组CgLya蛋白主要存在于细菌裂解液的上清液中,即以可溶性蛋白形式存在.上述结果将显著简化后续的蛋白纯化过程,为今后扩大规模生产牡蛎溶菌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00.
丹江口水库浮游植物时空动态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7年7月至2008年6月对丹江口水库浮游植物进行了为期一年的调查和分析,共采集到浮游植物8门、60属、110种及变种.种类组成以绿藻门、硅藻门和蓝藻门为主,其中绿藻门占优势,共计46种(42%),其次为硅藻35种(32%).藻类年平均密度为4.17×106 celVL,最高密度为6.10×107 cell/L,最低密度为5.16×103 cell/L.各季节浮游植物优势种差异显著,春季为一种颤藻(Oscillatoria sp.)和尖针杆藻(Synedra acus),夏秋两季为啮蚀隐藻(Cryptomonas erosa),冬季转为倪氏拟多甲藻(Peridiniopsis niei).空间分布上,丹江、汉江库区以及取水口3个区域浮游植物优势种为尖针杆藻,五青入库区则以倪氏拟多甲藻占优势.磷浓度是驱动丹江口水库藻类密度的主要影响因子.根据建库几十年来的对丹江口水库较为全面的4次调查资料,分析了丹江口水库的浮游植物群落演替及变化趋势.自1958年以来,50年间,整个水库浮游植物密度增加了16倍,水库富营养化程度有增加的趋势.种类组成由适应河流的固着型硅藻,经过硅藻-绿藻-蓝藻型逐渐发展为硅藻-甲藻-隐藻-蓝藻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