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46篇
生物科学   18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1997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1.
马尾松花粉中植物甾醇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正己烷超声浸提法提取破壁马尾松花粉中的植物甾醇成分,L-B比色法(Liebermann-Burchard)测定马尾松花粉中总甾醇含量,并用GC-MS(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首次对马尾松花粉中的植物甾醇进行详细定性分析。测得马尾松花粉中总甾醇含量为1.680 mg/g,并鉴定出8种植物甾醇成分,分别为:Δ5-菜油甾醇,豆甾醇,Δ7-菜油甾醇,β-谷甾醇,Δ5-燕麦甾醇,禾本甾醇,环阿屯醇和24-亚甲基环木菠萝烷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克隆并表达2型登革病毒非结构蛋白ns1基因片段,初步鉴定重组蛋白的生物学特性.方法 利用登革热2型病毒重组质粒,经PCR方法扩增出ns1全长基因片段,在pQE30表达系统中表达,表达产物用Ni柱亲和层析纯化后,用鼠抗登革病毒免疫血清对重组蛋白进行Western Blot及ELISA鉴定.结果 构建的重组质粒pQE-30/NSl,pQE-30/NS1-N,pQE-30/NS1-80-200aa和pQE-30/NS1-C经IPTG诱导,重组蛋白高效表达并纯化成功,经Western Blot及ELISA证实重组蛋白可以被免疫血清特异识别.结论 2型登革病毒结构蛋白表达载体在大肠杆菌SG13009中高效表达.纯化产物具有较强的免疫原性,为进一步研究NS1的生物学特性和血清学检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嘉黎牦牛和荷斯坦牛4项红细胞酶活性的测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测定了西藏嘉黎牦牛和南京荷斯坦牛血液红细胞中乳酸脱氢酶 (LDH)、碱性磷酸酶 (AKP)、过氧化氢酶 (CAT)、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等 4项酶的活性 ,结果分别为LDH 2 5 5 2 3 1 6± 71 4 0 3和 2 1 2 74 96± 6638 1 6(nmol s) ,AKP 4 4 4 4± 1 2 81和 36 5 3± 1 1 31 (nmol s) ,CAT 1 0 2 73± 32 2 2和 63 0 8± 1 2 4 7(U gHb) ,SOD 1 3979 1 6± 2 873 84和 92 85 37± 2 880 60 (U gHb)。西藏嘉黎牦牛的CAT和SOD极显著高于荷斯坦牛 (P <0 0 1 ) ;而LDH和AKP显著高于荷斯坦牛 (P <0 0 5 )。  相似文献   
14.
水稻Rubisco和RCA的日变化及其细胞定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免疫胶体金标记电镜技术对水稻(Oryza satova subsp.indica cv.浙农952)叶片中的Rubisco及其活化酶(RCA)进行细胞器定位和定量,同时用免疫扩散法进行叶片含量分析,研究了这两种酶含量及活力的日变化。结果表明Rubisco主要分布于叶绿体,RCA分布于叶绿体和线粒体中;光合速率(Pn)、Rubisco初始活力和RCA活力与光合日变化密切相关;在光照最强的13时,出现光合“午休”,叶绿体中Rubisco的密度有一定程度降低,而全叶的总Rubisco保持稳定,Rubisco初始活力也有明显的“午休”,这意味着体内Rubisco的活力除受RCA调节外,可能还与叶绿体中Rubisco的分布有关。RCA活力变化与叶绿体中RCA含量变化较为一致,表明RCA在叶绿体中的分布对调节其本身活力和Rubisco活性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水稻叶片Rubisco 活化酶表达的昼夜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 48h的自然光照、连续光照和连续黑暗处理下 ,水稻幼苗rcamRNA的含量均表现出昼夜节奏特性 ,其中以自然光周期中变化最为明显。在光暗交替的条件下 ,RCA含量虽也表现出明显的昼夜变化 ,但连续黑暗处理其含量持续下降 ,连续光照则其含量先上升然后下降 ,说明它不发生节昼现象。这些结果表明RCA表达在转录和翻译水平上的调控机制不同 ,转录既由光暗交替控制又受内生节奏调节 ,而翻译则更大程度上由光调节  相似文献   
16.
为明确冷冻处理对驴肉品质的影响,本研究以成熟48 h的驴肉为研究对象,测定了冷冻处理前后驴肉pH值、含水量、解冻损失、挥发性盐基氮、肉色等理化及感官指标,发现冷冻前后驴肉pH值、含水量之间无显著差异,不同部位肉常温解冻损失不同,冷冻处理后挥发性盐基氮含量上升,L*、a*下降,b*变化不明显。为达到规模化驴肉生产的提质、减损、增效的目的,有必要针对性的开展驴肉贮藏及解冻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17.
目的:构建靶向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lypican-3,GPC3)的嵌合抗原受体(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CAR)及靶向上皮细胞黏附分子(epithelial cell adhesion molecule, EPCAM)嵌合抗原共刺激受体(chimeric antigen costimulatory receptor, CCR)共修饰的T细胞,并对其进行体外活性评估。方法:将EPCAM-CCR和GPC3-CAR基因片段克隆入慢病毒载体质粒,酶切、PCR和测序鉴定CCR+CAR pCDH重组载体。分离、激活和扩增人T细胞,利用慢病毒感染并筛选能够稳定表达该组合型嵌合抗原受体人T细胞。通过Western blot、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 FCM)验证CCR+CAR T细胞中CCR+CAR的表达,ELISA检测细胞因子IL-2、INF-γ、IL-4的分泌。结果:成功构建CCR+CAR pCDH慢病毒重组载体。成功分离、激活并扩增人T细胞。CCR+CAR pCDH慢病毒成功感染人T细胞,RT-PCR、Western blot检测也显示其成功表...  相似文献   
18.
对瓦尼桑黄(Sanghuangporus vaninii)固体发酵产物的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进行研究。采用超声提取、柱层析以及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分离纯化,通过波谱数据鉴定了化合物的结构,并对所得单体化合物进行体外抗氧化活性、α-葡萄糖苷酶和黄嘌呤氧化酶抑制活性筛选。从瓦尼桑黄固体发酵产物中分离得到17个化合物,分别为(2Z,4E)-γ-ionylideneacetic acid(1)、phellinulin E(2)、phellinulin F(3)、phellinulin G(4)、phellinulin J(5)、phellinulin L(6)、phellinulin M(7)、phellinulin N(8)、elgonenes D(9)、咖啡酸(10)、hispidin(11)、3-hydroxyhispidin(12)、原儿茶酸(13)、4-(3-ethoxy-4-hydroxyphenyl)but-3-en-2-one(14)、丁子香酚(15)、亚油酸甲酯(16)、硬脂酸(17),其中化合物1~9为首次从瓦尼桑黄中分离得到。活性测试结果显示化合物10~13表现出良好的...  相似文献   
19.
糖尿病肾病蛋白尿发生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肾病蛋白尿的发生发展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虽然蛋白尿的确切病因仍未清楚,但基本是由肾脏血流动力学改变、肾小球滤过屏障异常、多种生长因子、细胞因子、免疫炎症因子异常表达以及肾小管异常等多个因素综合所致.在分子水平上,氧化应激是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的早期事件.此外,内皮细胞结构异常和功能紊乱以及肾小管重吸收功能异常可能也参与了蛋白尿的发生发展.本文着重探讨糖尿病肾病蛋白尿发生的细胞及分子机制研究进展,为更好的防治糖尿病肾病提供有力的依据.  相似文献   
20.
筛选了一株产纤溶酶能力较强的芽孢细菌,本文对其液体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菌株产酶最佳条件为:可溶性淀粉4%,蛋白胨2%,柠檬酸铁铵0.1%,磷酸钙0.4%,接种量2%,pH 7.5,发酵时间96 h,装瓶量75/500(mL/mL),摇床温度37℃,转速150 rpm,在该条件下产酶酶活可达581.81 IU/m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