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3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228篇
生物科学   81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7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赵连真  张梁  石贵阳 《微生物学通报》2013,40(12):2161-2170
【目的】克隆谷氨酸棒杆菌来源L-天冬氨酸α-脱羧酶基因, 实现其在大肠杆菌中的异源表达, 并进行酶转化L-天冬氨酸合成β-丙氨酸的研究。【方法】PCR扩增谷氨酸棒杆菌L-天冬氨酸α-脱羧酶基因pand, 构建表达载体pET24a(+)-Pand, 转化宿主菌大肠杆菌BL21(DE3), 对重组菌进行诱导表达, 表达产物经DEAE离子交换层析和G-75 分子筛层析纯化后进行酶学性质研究, 然后进行酶转化实验, 说明底物和产物对酶转化的影响。【结果】重组菌SDS-PAGE分析表明Pand表达量可达菌体总蛋白的50%以上, AccQ·Tag法检测酶活达到94.16 U/mL。该重组酶最适反应温度为55 °C, 在低于37 °C时保持较好的稳定性, 最适pH为6.0, 在pH 4.0?7.0范围内有较好的稳定性。酶转化实验说明: 底物L-天冬氨酸和产物β-丙氨酸对转化反应均有抑制作用; 实验建立了较优的酶转化反应方式, 在加酶量为每克天冬氨酸3 000 U时, 以分批加入固体底物L-天冬氨酸的形式, 使100 g/L底物转化率达到97.8%。【结论】重组L-天冬氨酸α-脱羧酶在大肠杆菌中获得高效表达, 研究了酶转化生产β-丙氨酸的影响因素, 为其工业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2.
目的:评价微型腹腔镜下缝扎鞘状突治疗小儿鞘膜积液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6月至2011年6月应用微型腹腔镜缝扎鞘状突治疗的小儿鞘膜积液101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手术时间单侧( 14.3± 3.7)min,双侧(22.1± 4.2)min.术后发生阴囊肿胀16例,皮下气肿3例,脐上缘切口大网膜突出2例,线结反应2例,均经及时处理后痊愈.无复发、肠粘连、腹腔内脏器损伤、切口感染、医源性隐睾及睾丸萎缩等并发症.结论:微型腹腔镜下鞘状突缝扎术治疗小儿鞘膜积液适用于各型鞘膜积液,具有手术时间短、效果好、损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并可发现并处理对侧隐性鞘状突未闭合等优点.  相似文献   
33.
在对中国东北辽宁本溪中三叠统林家组的化石研究中,发现了木贼目瓣轮叶属一个新种——林家瓣轮叶(Lobatannularia linjiaensis sp. nov.)。该种叶轮小,明显分成两瓣,每瓣叶数约10–12枚。叶线形至倒披针形,叶长差别大,叶联合长度占叶长约1/3–3/4。自1927年Kawasaki建立瓣轮叶属以来,该属已至少发现了33种,其中大部分报道于二叠纪,少数见于三叠纪。瓣轮叶属作为晚古生代华夏植物群孑遗分子之一,当前该属新种的发现不仅丰富了瓣轮叶属的分类多样性,而且拓展了对二叠纪-三叠纪之交生物大灭绝及之后复苏过程中瓣轮叶属演化趋势的认识。  相似文献   
34.
重组大肠杆菌表达铜绿假单胞菌溶血性磷脂酶C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构建产溶血性磷脂酶C (Hemolytic Phospholipase C,PLCH)的重组大肠杆菌(Escherich coli菌株,并初步优化其发酵条件.[方法]首先利用卵黄硼砂平板分离法筛选到一株产磷脂酶C(Phospholipase C,PLC)活性较高的菌株,命名为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41;进一步以P.aeruginosa 41基因组DNA为模板设计引物,PCR扩增获得溶血性磷脂酶C(PLCH)基因,构建重组大肠杆菌表达质粒并转化大肠杆菌E.coli BL21 (DE3);筛选转化子并检测PLC活性和溶血能力,并初步优化其发酵条件.[结果]成功构建了重组大肠杆菌E.coli BL21(DE3) /pET28a-plcH;在硼砂卵黄平板上对重组菌进行PLC活性测定,显示重组菌有明显的磷脂酶C活性;在哥伦比亚血琼脂平板上对重组菌进行溶血性试验,表明PLCH具有较强的溶血活性;初步优化摇瓶发酵条件为:5%转接量,37℃、200 r/min下培养4h添加IPTG至终浓度为0.9 mmol/L,转为25℃、150 r/min诱导培养14 h;优化后重组菌的酶活可达到722.89±0.47 U/mL.[结论]本文成功构建了一株产溶血性磷脂酶C活性较高的重组大肠杆菌菌株,并通过优化发酵条件使其酶活达到了722.89±0.47 U/mL,本实验在国内首次实现了铜绿假单胞菌来源的溶血性磷脂酶C基因在大肠杆菌的胞内表达,该研究为研究磷脂酶C产业化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35.
水产养殖业是动物性食物生产增长速度最快的领域,采用现代生物技术以满足人们对水产养殖产品的数量和质量增长的需求日益迫切.在水产养殖动物中已经发展了显微注射、电穿孔、基因枪轰击、精子介导、直接混合、脂质体介导、电穿孔精子载体、生殖腺直接注射等转基因方法,各种方法各有优缺点,针对不同的动物和不同的目的可以选择其中一种方法或几种方法结合使用.鱼类的转基因技术和应用发展较为成熟,但在虾类和贝类中还不稳定,目前主要集中在发展有效的转基因技术上:影响转基因技术在水产动物中的因素除技术的稳定性和基因的整合率外,转基因动物的生态和遗传风险也需要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36.
本文介绍一种目视激光显微镜。该装置采用白炽灯和激光做光源。通过调压器衬底亮度可以调整到零。由于激光的高亮度和强相干性,与普通显微镜相比,该显微镜具有景深长,分辨率高,层次丰富的特点。使用该显微镜时能实现镜象的假色彩编码,且镜象具有立体感。文中报导了该显微镜的原理和使用效果。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讨转移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growth factor beta-l,TGF-β1)位点rs200482214基因多态性与黑龙江省汉族人群慢性牙周炎的易感性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3年7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牙周科就诊的135例轻、中、重度慢性牙周炎汉族患者(牙周炎组)和108例汉族健康对照者(健康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基因组DNA来自口腔颊粘膜拭子,采用多重单碱基延伸SNP分型技术(Multiplex SNaPshot technique)对所有受试者TGF-β1基因rs200482214位点进行检测,比较两组间此位点基因型分布和等位基因频率的差异。结果:(1)TGF-β1基因rs200482214位点各基因型(GG、GA、AA)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定律(P>0.05);(2)TGF-β1基因rs200482214位点GG、GA、AA在牙周炎组和健康对照组的分布频率分别为61.5%、30.4%、8.1%和63.0%、28.7%、8.3%,两组人群基因型分布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等位基因G、A在牙周炎组和健康对照组分布频率分别为76.7%、23.3%和77.3%、22.7%,两组人群的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GF-β1位点rs200482214基因多态性与黑龙江省汉族人群慢性牙周炎的易感性不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38.
灰茶尺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的精细结构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湖北省茶园害虫灰茶尺蛾(Ectropis grisescens W.)幼虫体内分离到一株核型多角体病毒,属杆状病毒科单粒包埋型。多角体呈不规则的多面体,平均大小为1.76μm。病毒粒子平均大小为287×65nm,粒子两端有环状的帽状结构。测量EgNPV-DNA的分子量约为34×106道尔顿。生物毒力测定其LD56为8.6×105PIB/ml。  相似文献   
39.
矮秆已被广泛用于改良作物的抗倒伏性状,培育理想株型,从而提高作物产量。玉米矮秆突变体K123d由自交系K123自然突变产生。本研究比较该突变体与野生型主要农艺性状差异及其对赤霉素的敏感性;用K123d与株高不同的3个自交系分别构建F1、BC和F2群体,分析矮秆性状的遗传模式;以K169/K123d-F2为定位群体,采用集团分离分析法(BSA),运用SSR标记定位矮秆基因d123;参照br-2序列信息分段设计特异引物,同源克隆d123。结果表明,与野生型相比K123d株高降低35.59%,穗位高降低、节间缩短、叶片较直立,但结实率差,对赤霉素敏感;在F2群体和BC1群体中,正常植株与矮秆植株分离比例分别符合3∶1和1∶1,说明矮秆性状受1对隐性基因控制;其矮秆基因d123定位于第一条染色体上SSR标记umc1278和bnlg1564之间,遗传距离分别为12.8 c M和7.3 c M;同源克隆显示d123与br-2存在12个碱基替换,其中第4个外显子编码的一个谷氨酸被替换为赖氨酸。由此可见,矮秆突变体K123d为br-2的一个突变类型,对矮化育种具有进一步研究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40.
目的:探讨盐酸多奈哌齐联合综合康复训练对老年痴呆患者认知功能、事件相关电位及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20年3月期间来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老年痴呆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60,盐酸多奈哌齐治疗)和联合组(n=60,盐酸多奈哌齐联合综合康复训练治疗)。对比两组疗效,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的认知功能评分、事件相关电位、血清BDNF和IGF-1水平变化,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联合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1.67%,高于对照组的70.00%(P<0.05)。两组治疗3个月后日常生活能力评估量表(ADL)、临床痴呆量表(CDR)评分降低,且联合组低于对照组(P<0.05);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升高,且联合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3个月后N1潜伏期、P2潜伏期均缩短,P3波幅均升高,且联合组治疗3个月后P2潜伏期短于对照组,P3波幅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3个月后N1潜伏期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联合组治疗3个月后BDNF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3个月后IGF-1水平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与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老年痴呆患者在盐酸多奈哌齐基础上联合综合康复训练,认知功能可得到明显改善,同时还可调节患者事件相关电位及血清BDNF、IGF-1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