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0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234篇
生物科学   87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7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目的探讨纽蛋白(vinculin)在新生大鼠大脑皮层神经干细胞定向分化神经元过程中的表达变化及其与辅肌动蛋白(α-actinin)的关系.方法将神经干细胞分离、培养、分化及鉴定后,采用免疫组化技术对新生大鼠皮层神经干细胞向神经元定向分化过程中,纽蛋白的时空表达进行研究,并采用免疫荧光双标技术及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术对神经元定向分化过程中,纽蛋白与辅肌动蛋白关系进行探讨,利用图像分析技术对不同时段分化的神经元中vinculin平均积分光密度进行定量测定.结果在神经干细胞定向分化为神经元的过程中,vinculin由核周淡染分布逐渐至在胞体与突起中密集均匀分布,随着突起伸展而不断地延伸.图像分析结果表示,随神经元的分化成熟,vinculin的表达量呈逐渐增加趋势.在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下观察免疫荧光双标vinculin/α-actinin在分化早期胞体和突起内均有分布,可见核周和突起两者融合两蛋白共存.近成熟期,随突起生长,两蛋白渐伸入突起,直至末端共存.结论本研究揭示大脑皮质神经干细胞定向分化为神经元过程中,vinculin表达变化与神经元发育成熟呈正相关,并且vinculin与α-actinin共存.  相似文献   
92.
目的探讨Tau蛋白在新生大鼠大脑皮质神经干细胞定向分化为神经元过程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细胞培养、免疫细胞化学方法(SABC法)观察及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测定Tau蛋白在神经干细胞定向分化为神经元过程中不同时段的表达情况.结果在神经干细胞定向分化为神经元的过程中,Tau蛋白由核周淡染分布渐至在胞体与突起中密集均匀分布,随着突起伸展而不断地延伸,并且Tau蛋白的表达量逐渐增加.结论新生大鼠大脑皮质神经干细胞定向分化为神经元过程中,Tau蛋白的时空表达与神经干细胞定向分化的神经元形态变化有一定的相关性并在此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3.
目的探讨α辅肌蛋白在新生大鼠大脑皮层神经干细胞定向分化神经元过程中的表达变化.方法采用细胞培养、免疫细胞化学方法(SABC法)、免疫电镜技术观察α辅肌蛋白在神经干细胞定向分化神经元过程中不同时段的表达变化.利用图像分析技术对不同时段分化的神经元中α辅肌蛋白平均积分光密度进行定量测定.结果在神经干细胞定向分化神经元过程中,α辅肌蛋白由核周淡染分布逐渐至在胞体与突起中密集均匀分布,随着突起伸展而不断地延伸.免疫电镜可见α辅肌蛋白呈高电子密度球形颗粒.图像分析结果表示,随神经元的分化成熟,α辅肌蛋白的表达量呈逐渐增加趋势.结论大脑皮质神经干细胞定向分化为神经元过程中,α辅肌蛋白表达变化与神经干细胞定向分化的神经元形态变化相关.  相似文献   
94.
用本室建立的人尿道高分化鳞状上皮癌细胞株(Hus-98)免疫Balb/C小鼠,通过细胞杂交技术及ELISA方法进行筛选,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进行鉴定,获得10株能稳定分泌、选择性强、效价高的杂交瘤细胞株;同时从乳腺癌组织中提出肿瘤相关抗原行免疫印记实验(Western-blot)。结果6株经4次克隆能稳定分泌抗体Ig,免疫组化显示这些抗体是针对来源于上皮的鳞癌、腺癌细胞膜和细胞浆的,而癌旁正常组织及胎儿组织呈阴性反应;通过western-blot结果显示肿瘤相关抗原分子量为46.414kb。  相似文献   
95.
气候变化科学:适应,减缓,还是漠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缎花 《生态学报》2004,24(7):1570-1572
气候变化是真实的,并且与增加的温室气体排放密切相关。有记载以来,地球上最热的十年出现在1 991年之后,上个世纪,气温大概升高了0 .6℃[1 ]。在同一时期,全球的海平面大约上升了2 0 cm,其中部分来自于陆地冰的融化,部分来自于海洋的受热膨胀。许多山顶上覆盖的冰冠也正在消失[2 ,3] ,数十年来,北极地区夏季及秋季的海冰已经减少为原来的4 0 % ,尽管其已有稳定的趋势[4 ,5] 。在英国,为防止伦敦被泰晤士河的洪水淹没,泰晤士河防洪措施的使用次数,已经由2 0世纪80年代的每年不到1图1 泰晤士河防洪措施的使用次数次增加至年均6次以上(图1 ) […  相似文献   
96.
从斜带石斑鱼垂体提取总。RNA,再取其50ng合成SMART cDNA。从所构建的垂体SMART cDNA质粒文库中筛选到生长激素/催乳素基因家族的2个成员的全长cDNA片段:生长激素(GH)基因全长为938bp,编码204个氨基酸;催乳素基因(PRI.)全长为1429bp,编码212个氨基酸。采用计算机软件Mega 2和CLUSTAL W1.64b对9种鱼的生长激素/催乳素基因家族的3个成员(GH、PRL和生长催乳素SL)的氨基酸序列进行系统分析,构建NJ分支系统树,对于序列中的插入/缺失位点则采用Pairaise Deletion,1000次自展(Bootstrap)分析计算各节点支持率。根据3个基因的氨基酸序列构建的系统树表明,石斑鱼与金头鲷、金鲈和牙鲆聚成一类,虹鳟与大马哈鱼聚成一类,鲫鱼与鲶鱼聚成一类,鳗鲡成另外一类。根据石斑鱼全长cDNA推断的氨基酸序列比较表明,SL相对GH和PRL有较高的保守性。石斑鱼的GH、PRL和SL的氨基酸同源性在24%~31%,但其C-端的氨基酸同源性较高,尤其是C-端的3个Cys是严格保守的。其中SL与GH的同源性(30.8%)高于与PRL的同源性(25.6%),GH和PRL的同源性最低(24.1%)。  相似文献   
97.
温度与光周期对麝凤蝶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吕龙石  金大勇  朴锦 《昆虫知识》2004,41(6):572-574
观察了麝凤蝶的卵、幼虫和蛹在不同温度和光周期条件下的发育历期。结果表明 :卵、幼虫和蛹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 1 3 7,7 9和 8 0℃ ,有效积温分别为 43 8,3 98 0和 2 79 4日·度 ;越冬蛹的发育可以分为 5个阶段 ;大部分越冬蛹在上午 (88 2 % )羽化 ;长光照处理平均比短光照出处理提前羽化 2d。  相似文献   
98.
竹黄菌固态发酵竹红菌素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研究了竹黄菌固体发酵培养生成竹红菌素过程中培养条件的影响。结果表明,竹黄菌生长及竹红菌素生成适宜的温度、pH分别为26℃、5.5—6。最佳的培养基物料厚度为5cm左右。固态发酵过程中最适的水份含量为50%。玉米粉是一种适宜的培养基基本组成。在以上发酵条件下竹红菌素产量为4mg/kg。  相似文献   
99.
为科学准确的评价半干旱地区生态环境需水状况, 对生态环境需水评价概念进行概括, 以“自然—水资源—社会经济—生态”复合系统为研究角度, 建立1目标、4准则, 29指标的半干旱地区生态环境需水评价体系, 将熵值理论引入层次分析法结合计算指标权重以消除主观经验对结果的影响, 以半干旱地区民勤县为例, 使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该地区2006—2015年的生态环境需水及其子系统状况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 ①对半干旱地区生态需水评价指数影响最大的是“水资源”子系统与“生态”子系统; 缺水量、年平均水资源量、生态用水量占比、地均水资源量及人均水资源量为影响力最大指标。②近十年民勤县的生态环境需水处于“较差”转向“一般”的阶段, 与各子系统的协调度逐年变好, 说明该地生态治理取得了成效。该方法可应用于类似半干旱地区的生态环境需水评价, 为半干旱地区制定水资源调控战略及生态需水研究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0.
营养盐因子对细基江蓠繁枝变种氮、磷吸收速率的影响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1  
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营养盐因子对细基江蓠繁枝变种的氮、磷吸收速率的影响。分别进行了营养盐浓度与温度双因子试验,氮磷比与荧 浓度双因子试验肽不同化合态氮比例单因子试验。(1)氮、磷的吸收速率随营养盐浓度的升高而增大,氮的吸收速率在21℃,总氮浓度为100μmol/L时最大,达2.58μmol/(g.h);磷的吸收速率在31℃,总磷为6.3μmol/L时最大,达0.17μmol/(g.h),温度与营养盐浓度有显著的交互作用效应。(2)当氮浓度一定时,环境氮磷比对氮的吸收率无显著影响,但对磷的吸收速率有显著影响,藻中收的氮磷比随环境氮磷比的不同而变化,(3)对3种不同化合态氮的吸收速率与培养液中各种氮占总无机氮的比例呈正相关,当三比例相同时,对NH4^ -N、NO3^--N格NO2^-析吸收分别占总吸收氮的40.7%、28.5%和30.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