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8篇
生物科学   5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1.
鞭毛介导的运动性与细菌生物膜的相互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丁莉莎  王瑶 《微生物学报》2009,49(4):417-422
摘要:由于运动缺陷型细菌形成生物膜的能力会下降,长期以来细菌的运动性都被认为与生物膜的形成呈正相关,但这一理论现在证明还有待商榷,而且运动性不是影响膜形成的绝对因素。本文详细介绍了细菌的生物膜和运动性,并重新定义了两者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2.
DNA聚合酶θ (DNA polymerase theta,Polθ)是一种广泛存在于动植物中的DNA修复酶。它在选择性末端连接(alternative end-joining,Alt-EJ)途径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常参与DNA双链断裂(DNA double-strand breaks,DSB)损伤修复。在正常生理状态下,Polθ主要调控基因组稳定性。然而,在恶性肿瘤发生时,Polθ表现出异常高表达水平,并参与调控肿瘤细胞的恶性转变过程。研究表明,抑制Polθ活性可导致同源重组(homologous recombination,HR)缺陷的肿瘤细胞发生合成致死(synthetic lethality,SL)。因此,已经开发出多种针对Polθ的小分子抑制剂,可与其他化疗药物联合使用以抑制恶性肿瘤的发展。此外,敲除或抑制Polθ活性还能增加HR修复效率,从而提高外源基因靶向整合效果。本文综述了Polθ及其介导的Alt-EJ修复机制在生物学功能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为靶向Polθ在肿瘤治疗和基因编辑方面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铜仁市万山特区木本植物区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经野外调查统计,铜仁市万山特区共有木本植物82科216属495种(包括种下等级,下同)。其中,裸子植物5科6属7种;被子植物77科210属488种,包括单子叶植物3科7属17种,双子叶植物74科203属471种。区系分析结果表明:(1)区系地理成分复杂多样,温带性质明显,同时与热带区系联系紧密;(2)区系性质具有原始性,有古老和孑遗类群;(3)特有现象明显,表现为中国特有种数量较多;(4)与邻近6个地区的木本植物区系比较可知,万山特区与重庆大木山关系密切,与泸沽湖较疏远。  相似文献   
14.
以玉米幼苗为材料,通过在镉处理的同时补充外源一氧化氮(NO)供体硝普钠(SNP)及其类似物[K3Fe(CN)6]、以及NO消除剂,分析NO对植物耐镉性的影响,探讨NO在植物逆境胁迫响应中的作用及其机理。结果显示:添加20μmol·L-1 SNP能显著降低镉引发的玉米幼苗根生长抑制及根尖内源镉的积累,减少电解质的渗漏以及超氧化物自由基(O2.-)和过氧化氢(H2O2)的上升幅度,抑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的增加,进一步提高镉胁迫下谷胱甘肽还原酶(GR)的活性。SNP的上述效应可被NO消除剂2-(4-羧基-2-苯基)-4,4,5,5-四甲基咪唑-1-氧-3-氧化物(cPTIO)所逆转,而SNP类似物K3Fe(CN)6的应用对上述反应几乎无影响,说明该反应具有NO特异性。研究表明,外源NO能够显著缓解镉胁迫对玉米幼苗生长造成的伤害,该缓解作用主要是通过降低植株体内内源镉积累和减轻镉诱发的氧化伤害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患者的子宫微生物对妊娠结局的影响,并探讨影响子宫微生物群分布的因素。方法 选取2019年10月-12月在北部战区总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行IVF-ET治疗的139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入组患者均于移植手术前做阴道微生态检查。术后从移植导管尖端及外鞘配对获取患者的子宫内膜液和宫颈粘液进行微生物培养,采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鉴定宫腔和宫颈微生物。根据质谱法微生物鉴定结果并按优势菌是否为乳杆菌属菌群进行分组,即乳杆菌属主导组,非乳杆菌属主导组和鉴定阴性组。结果 宫腔和宫颈菌属分布一致性尚可(Kappa=0.494)。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阳性率在宫腔和宫颈均表现为非乳杆菌属主导组显著低于乳杆菌属主导组(60.0%vs87.2%,P<0.017;65.7%vs 97.9%,P<0.017)。着床率及临床妊娠率均在宫腔表现为非乳杆菌属主导组显著低于乳杆菌属主导组(44.7%vs 68.6%,P<0.017;52.0%vs 83.0%,P<0.017)。宫颈微生物描述着床率及临床妊娠率差异无统计...  相似文献   
16.
17.
来源于苏云金芽孢杆菌的aiiA基因克隆至Pseudomonas/E. coli穿梭载体并转入铜绿假单胞菌PAO1菌株, Western杂交显示AiiA蛋白在PAO1中正确表达. IPTG诱导9和21 h后分别取样检测两种信号分子的含量, 表达aiiA基因的菌株信号分子被完全降解; 检测重要的毒力因子弹性蛋白酶和绿脓菌素, 表达aiiA基因的菌株中毒力因子的含量明显少于野生型对照和空载体对照; 与运动性相关的丛集运动测定也表明, aiiA基因影响了细菌的丛集运动. 进一步通过液体和固体表面形成生物膜的差异以及对生物膜结构的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 aiiA基因的表达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的形成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五加生化胶囊对药物(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致流产出血大鼠模型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建立大鼠药物流产出血模型,分为正常组(K)、受孕对照组(KY)、模型组(M)和给药(G)组,观测大鼠子宫出血时间、出血量、子宫指数、子宫形态和血液流变学改变,采用放射免疫法、ELISA法、免疫组织化学法和IPP6.0图像分析系统对比观察了大鼠血清雌二醇(E2)、血浆层粘连蛋白(LM)和纤维连接蛋白(FN)含量变化,以及子宫组织中FN、LM和雌、孕激素受体(ER、PR)表达的变化。结果:与M组比较,G组药物流产出血大鼠子宫血量由0.40±0.15**mL减少到0.22±0.16#m L,出血时间由124.4±22.0**h减少到71.3±10.4##h,血清E2含量在第14天由22.47±6.37pg/mL到39.57±5.19##pg/mL,子宫ERα表达OD值由0.036±0.025**升高到0.208±0.072##和PR的表达OD值由0.043±0.023*升高到0.095±0.035#,血浆和子宫组织LM和FN水平降低,血液流变性得以改善。结论:五加生化胶囊具有减少药物流产出血大鼠子宫出血量和出血时间的作用,其作用机制主要为降低了血浆和子宫组织FN的含量,起到使残留的蜕膜组织顺利排出的目的,减少了残留蜕膜对子宫的刺激;提高血清中E2含量和子宫组织中ERα和PR的表达,同时改善了血液流变性,使受损子宫组织局部血液循环得到改善加速了受损子宫的恢复速度。  相似文献   
19.
来源于昆虫病毒和动物的抗细胞凋亡基因能够诱导植物对生物或者非生物胁迫产生抗性.但其抗性机理有不同甚至相反的报道.本研究将来源于苜蓿银纹夜蛾核多角体病毒的p35基因转化烟草,T1代转化烟草Western blotting检测P35蛋白的表达,转化烟草接种烟草花叶病毒(Tobacco mosaic virus,TMV)抗病效果增强.进一步的抗病机理研究表明,转化和野生型烟草感染TMV后诱导过氧化氢积累无明显区别,野生型烟草感染24 h后出现DNA Laddering而转化烟草则没有;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PR-1蛋白表达没有显著差异.但接种另外一种病原真菌核盘茵(Sclerotiniasclerotiorum)后的RT-PCR分析结果表明,表达P35蛋白的烟草可增强感染核盘菌后PR-1基因的转录.而且表达时间提前.以上结果说明p35基因介导的广谱抗病反应的机理与接种的不同病原有关,对不同病原物的抗病机理存在差异,除抑制细胞凋亡外,还可能通过激活PR基因的表达提高对病原物的抗病能力.  相似文献   
20.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的改变,我国糖尿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如何预防并有效治疗糖尿病成为医疗工作者们重要的研究课题。目前,药物治疗是糖尿病最常用、安全以及经济的治疗手段。近年来,肠道菌群成为人们研究的焦点,越来越多证据表明它与糖尿病的发生发展存在密切的联系。本文总结了双胍类、噻唑烷二酮胰岛素增敏剂类、α糖苷酶抑制剂类、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DPP-4)和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类似物、促胰岛素分泌剂和中药及其制剂等降血糖药物对糖尿病动物模型及患者肠道菌群的影响,以期为糖尿病的预测、预防及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