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67篇
生物科学   14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采用大田试验,观察了晨熙超级稻专用肥对水稻两优234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施肥后其生育期短,耐高温能力强,抗纹枯病好;分析了超级稻专用肥对两优234产量构成因子的贡献,即增加有效分蘖(有效穗),千粒重;试验了超级稻专用肥对水稻的高产栽培。按成熟度分期收获,实收产量,两优234亩产711kg,Y两优1号亩产705kg,广两优476亩产670kg,丰两优4号亩产700kg,丰两优香1号亩产680kg,扬两优6号亩产730kg。  相似文献   
42.
植物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Ⅰ. 蛋白质组关键技术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阮松林  马华升  王世恒  忻雅  钱丽华  童建新  赵杭苹  王杰 《遗传》2006,28(11):1472-1486
随着模式植物拟南芥和水稻基因组测序相继完成, 使植物基因组学研究成功迈入到功能基因组学研究的时代。这为蛋白质组学产生及其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文章重点介绍了蛋白质组学的概念、产生背景和蛋白质组学的关键技术。蛋白质组学的关键技术包括双向电泳、高效液相色谱、蛋白芯片、质谱技术、蛋白质组学的相关数据库、定量蛋白组技术、蛋白复合体标签亲和纯化技术和酵母双杂交系统。同时对当前蛋白质组技术面临的挑战和发展前景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3.
真菌漆酶的酶活测定方法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前真菌漆酶酶活的测定方法多样,没有统一的标准,致使不同研究之间的漆酶酶活无法进行比较分析,也造成漆酶产品在酶活质量意义上的混乱。因此,对测定真菌漆酶酶活的各种不同的分光光度法进行了综述和比较分析,认为采用ABTS法作为测定漆酶酶活的方法较具合理性和科学性,建议作为漆酶酶活测定的统一方法。  相似文献   
44.
口腔癌缺失(DeletedinOralCancer-1,DOC-1)基因是近年来被证实的口腔癌中具有抑癌作用的基因。1999年,研究人员通过酵母双杂交实验又发现了与DOC-1相关的另一候选抑癌基因DOC-1R(DOC-1related)。以往的很多实验表明,这两个蛋白无论序列还是功能上都非常相似。然而,其三维结构以及与其他重要蛋白相互作用的机制一直还不清楚,PDB库中也未见其相关同源结构的报道。作者将人DOC-1R基因的cDNA片段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22b( )中,通过IPTG诱导获得高效表达,再经过Ni-NTA亲和层析和Superdex75层析柱纯化,获得了纯度达到96%以上的蛋白。质谱分子量测定显示DOC-1R的分子量为14091.23Da,与理论分子量基本一致;动态光散射实验显示蛋白均一性高达99.0%,可用于晶体生长;采用悬滴气相扩散法筛选,在多个条件下得到了DOC-1R的微晶。为DOC-1R的三维结构解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45.
疏勒河上游山区不同海拔梯度的景观格局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1986年7月的LandsatTM和2001年7月的LandsatE TM遥感影像及1:50000DEM数据,利用ArcViewGIS3.3和Fragstats3.3软件对祁连山西端疏勒河上游山区不同海拔高程带的景观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整体景观上,疏勒河上游山区以草地为基质,灌丛与其他景观类型作为斑块镶嵌其中,结构组成单一,形状规则,斑块分布集中;在景观要素水平上,低覆盖度草地所占面积最大,其次是裸岩石砾地,所有植被约占52%,高覆盖度草地仅占5%,居民点少且分散;15年里,草地退化严重,灌丛、高覆盖度草地、低覆盖度草地和沼泽地面积减少,裸地、河滩地、中覆盖度草地和农田面积增加;草地在3800~4000m的海拔高程带内退化最为严重,而这一高程带正是该区多年冻土分布的下限,因气候变暖而导致的冻土活动层增厚与土壤含水量的降低是草地退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6.
脂肪酶生物印迹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脂肪酶是一种广泛应用的水解酶。生物印迹技术是一项新兴技术,它使脂肪酶在有机溶剂中发挥更好的催化能力,如更高的活性和稳定性,从而扩大了脂肪酶作为生物催化剂在工业上的应用。本文介绍了脂肪酶蛋白质的结构特点,脂肪酶生物印迹的过程和原理,对生物印迹过程中印迹模板的种类和选择原则、保护剂的作用等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讨论,并对不同种类脂肪酶的生物印迹条件和适用的反应及生物印迹效果作了归纳总结,指出了目前脂肪酶生物印迹技术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47.
利用树木径向生长记录仪对甘肃昌岭山油松径向生长进行了连续三年动态监测,通过平均值法提取了油松净径向生长数据,利用Gompertz函数对油松径向生长曲线进行拟合,分析了油松年内径向生长特征,并结合气象资料分析了油松径向生长对温度和降水的响应,探讨了油松径向生长开始时间与温度的关系以及气候影响油松径向生长的机制。结果表明:(1)油松年内径向生长速率先增大后减小,最大值出现5月下旬到6月上旬,主要生长时间集中在5—8月。两棵油松径向生长开始时间较一致,出现在4月上旬和中旬,但结束时间存在较大差异。(2)生长期油松径向生长与平均气温、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均呈负相关,与降水呈正相关,但相关性强弱存在年际差异。(3)昌岭山地区油松径向生长开始的平均气温阈值在7℃左右。生长季温度会通过影响水分条件间接对油松径向生长造成影响,异常充沛的降水可能是2019年6月两棵油松净径向生长量偏多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8.
王杰  杨悦  崔岱宗  赵敏 《生物工程学报》2022,38(12):4681-4691
半导体纳米材料在光激发下产生光电子和空穴,会影响微生物生长,其中空穴的氧化性将对菌体造成损伤,而光电子的作用可能会促进微生物代谢。本研究以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作为研究对象,通过OD600和菌落形成单位(colony forming unit,CFU)的测定,评价添加外源硫化镉(cadmium sulfide,CdS)纳米粒子后大肠杆菌的生长变化;结合对胞内氧化酶活力、丙酮酸和丙二醛浓度的测定,及相关基因的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说明CdS对大肠杆菌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光照条件下,CdS的加入使大肠杆菌OD600提升了32.4%,丙酮酸积累量提高了34.6%;分裂蛋白基因ftsZ上调,并维持在50%以上,三羧酸循环关键酶基因icdAgltA相对表达量上调86%和103%。这表明微生物可利用半导体光电子,促进自身生长代谢。研究结果有助于加深对纳米粒子与微生物相互作用的认识。  相似文献   
49.
为调查青海省民和县玉米叶斑病病原菌种类,从该地区玉米种植地采集具有典型叶斑病症状的玉米病叶,通过叶斑病症状观察分类,采用组织分离法获得菌株,并从分离的菌株中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菌株进行分子鉴定.结果表明,青海省民和县玉米种植地玉米叶斑病症状主要分为3类,第1类病斑不规则,较大,呈现褐黄色;第2类病斑呈长条形,中央部分呈现黄褐色,边缘是紫褐色或深褐色,有2~3层同心轮纹,且能侵染叶脉部分;第3类病斑呈长方形或菱形,病斑较大.共分离到14株菌株,经rDNA-ITS序列分析发现,引起玉米叶斑病的病原菌分别为交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A.burnsii、细级链格孢(A.tenuissima)、层出镰刀菌(Fusarium proliferatum)、三线镰刀菌(F.tricinctum)和F.longifundum.引起青海省民和县玉米叶斑病的病原菌分别隶属于2属6种,病原菌主要为链格孢属真菌.  相似文献   
50.
测定了两只大熊猫乳中几种酶的活力和激素浓度,并与成都麻羊和中国荷斯坦牛乳进行了比较。脱脂乳中γ-谷氨酰转肽酶、乳过氧化物酶活力明显低于牛乳,而淀粉酶活力高于牛乳,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活力与牛乳接近;两只大熊猫乳中均检测到较高浓度的胰岛素和生长激素,胰岛素含量明显高于牛乳,T3和IGF-I含量显著低于成都麻羊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