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66篇
生物科学   20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8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这次社会实践我们来到了广西扶绥,考察这里最具代表性的物种——白头叶猴,并且了解了那里的地质地貌、植被特征,动物种类等。在这次旅行中,还有一件有意思的活动要数捉昆虫了。为了对昆虫有更多的了解,我们在去捉昆虫之前听了一个讲座。讲座主要讲了蛾子和蝴蝶的区别,老师还拿一些图片让我们通过它们的触角来区分蝴蝶和蛾子。听完了讲座,我对这些平时视而不见的昆虫充满了兴趣,恨不得赶紧到山里去捉昆虫。  相似文献   
22.
水稻是一种很重要的模式植物, 其基因组框架图的完成将对植物生物学和遗传进化学等学科的研究做出巨大贡献. 目前, 水稻科研工作者们在绘制水稻完成图谱的同时, 也正在对水稻中基因和非编码区序列进行着深入的研究. 非编码RNA在生物系统中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小RNA是非编码RNA的一种, 我们在水稻基因组中寻找已知小RNA序列, 并且在拟南芥、玉米、酵母、线虫、老鼠和猪这6个物种中一一进行比对, 结果在552个小RNA的数据库中找到160个小RNA, 它们存在于水稻的108个Scaffold中, 其中绝大部分(99.41%)都位于基因预测的内含子区. 19个小RNA只存在于水稻基因组中. 发现了两段U14小RNA保守片段, 一段是位于同系列的5个小RNA ZMU14SNR9(s)中, 它们只出现在3个植物物种上, 其中86%序列都是和水稻、拟南芥、玉米重复的序列; 另一段保守的小RNA是XLHS7CU14, 它出现在除猪以外的其他6个物种中. 所有这些结果显示小RNA在植物和动物之间并没有明显的界限.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肾脏部分切除手术对T_(1a)期肾癌患者炎性因子与肝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6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91例T_(1a)期肾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对照组48例接受后腹腔镜根治性肾癌切除术治疗,试验组43例接受后腹腔镜肾脏部分切除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指标、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肝肾功能的变化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少于试验组(P0.05)。治疗后,试验组血清IL-1变化值低于对照组[(-19.47±-2.57)μg/L比(-41.61±-6.38)μg/L]、IL-6变化值低于对照组[(-8.71±-1.05)ng/L比(-18.96±-3.10)ng/L]、CRP变化值低于对照组[(-12.72±-1.54)mg/L比(-17.46±-2.64)mg/L]、TNF-α变化值低于对照组[(-5.66±-0.15)ng/L比(-14.33±-2.04)ng/L]、BUN变化值低于对照组[(-1.53±-0.19)mmol/L比(-3.01±-0.79)mmol/L]、AST变化值低于对照组[(-15.29±-2.46)U/L比(-33.70±-3.78)U/L]、ALT变化值低于对照组[(-19.46±-2.27)U/L比(-34.02±-5.51)U/L],试验组Ccr变化值低于对照组[(19.78±2.94)mL/min比(28.26±3.52)mL/min]、GFR变化值低于对照组[(14.45±1.48)mL/min比(29.36±1.91)mL/min],除CRP和GFR外,其余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6.67%(8/48)和9.30%(4/4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腹腔镜肾脏部分切除手术治疗T_(1a)期肾癌患者的临床效果优于后腹腔镜根治性肾癌切除术治疗,其对患者炎性因子及肝肾功能的影响较小,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24.
25.
组织型纤维原激活剂(tPA)的作用是激活血纤维蛋白酶原,从而溶解血栓。生物体内tPA的含量很低,远远不能满足临床需要。为了利用转基因动物生产tPA,需要对所用tPA乳腺表达载体pSVL-WAP-tPA2(Fig.1)进行予证。将三种待研究载体分别用脂质体包埋,注入中后期怀孕母兔乳腺。对乳汁、乳腺组织的mRNA和DNA分别进行检测。实验兔分娩后,每4天取乳汁冻存,ELISA检测其中tPA含量(Fig.2),泌乳期第4天最高可达600ng/ml。又,于乳腺注射第3天,手术切取部分乳腺组织,制备总RNA,以β-Casein启动子下游序列(TACTAG…)为引物Ⅰ,tPA上游序列(TTCCCA…)为引物Ⅱ,做RT-PCR检测,表明:此时已有tPAmRNA转录(Fig.3)。再,于停乳后30天左右,切取部分乳腺制备DNA,以tPAcDNA为探针,做Southern杂交检测,表明:无tPA整合,仅是以附合体形式存在(Fig.4)。上述质粒直接注射技术是予证转基因用载体表达水平的快捷、简便方法。  相似文献   
26.
王宗琰  王凯  姜涛  曹鹏  孙菊  王道涵 《植物研究》2018,38(3):460-466
为探讨干旱胁迫对油松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的影响及其响应机制,以2年生油松幼苗为对象,设置适宜水分、轻度、中度和重度干旱胁迫处理(即80%、60%、40%和20%田间持水量),比较幼苗在不同胁迫时间(15、30、45和60 d)各器官NSC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不同干旱胁迫处理程度与时间对油松幼苗当年生叶、1年生叶、茎、粗根和细根的可溶性糖、淀粉及总NSC含量均具有显著交互作用。干旱胁迫15 d时,当年生叶NSC含量在干旱胁迫处理显著低于适宜水分处理,细根NSC含量在轻度和重度胁迫处理显著高于适宜水分处理。干旱胁迫45 d时,随着胁迫程度增加,当年生叶、1年生叶、茎、粗根和细根淀粉含量均呈增加趋势。干旱胁迫60 d时,随着胁迫程度增加,细根淀粉含量呈下降趋势,细根可溶性糖及NSC含量在胁迫处理显著低于适宜水分处理。综上所述,油松幼苗胁迫初期,NSC优先供给细根以促进吸收水分,而长期胁迫,将导致NSC向下运输受阻,根系生长和吸收功能下降。这种NSC对干旱胁迫阶段性响应策略的揭示为东北地区油松幼苗造林最佳时间选择及水分管理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27.
浙江马鞍列岛海域潮间带底栖海藻分布特征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章守宇  梁君  汪振华  王凯 《应用生态学报》2008,19(10):2299-2307
2007年3—7月对浙江马鞍列岛海域潮间带底栖海藻进行了调查,初步查明该海域潮间带底栖海藻的组成、分布情况和温度属性,并利用相似性指数(Sc)和相对重要性指数(IRIc)分析了调查海域潮间带底栖海藻的优势种组成.结果表明:调查海域采集到的31种海藻隶属于3门24属,其中绿藻门5属7种,褐藻门5属8种,红藻门14属16种;在波浪和潮汐作用下,潮间带出现局限分布种和选择性分布种,孔石莼、鼠尾藻等在调查岛礁区域广有分布;红藻门种类在调查海域的出现频率为61.1%,为优势门类,绿藻门种类在该海域的总体水平分布基本呈均匀状态;81%的调查种类分布在低潮带,其中包括一些中潮带延伸种类,中、低潮带的海藻组成相似性值为0.47,并且中、低潮带的生境趋同效果大于高、中潮带.马鞍列岛潮间带底栖海藻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带现象,温水性种类占绝对优势,优势种多为暖温性种.该海域底栖海藻属于暖温带-亚热带过渡型海洋植物区系.  相似文献   
28.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微生物学控制等级的五指山小型猪主要脏器重量和相对重量差异。方法选取4月龄近交培育的五指山猪20头,其中普通级和SPF级各10头,雌雄各半,分别测定体重和7种主要脏器重量,分析两种不同微生物控制程度的小型猪主要脏器形态及脏器相对重量。结果SPF级小型猪体重显著低于普通级对照(P〈0.01),前者肺和脾的形态发生改变,肝、心、脑和肾上腺的相对重量显著高于普通级对照(P〈0.01),而SPF级的脾和肺的相对重量显著低于普通级对照(P〈0.01)。结论小型猪在不同微生物控制程度下体重和脏器系数存在显著差异,主要脏器形态与脏器系数差异可作为实验动物质量鉴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9.
光环境对胡桃楸幼苗生长与光合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胡桃楸幼苗对光的需求及适应规律,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研究了不同光环境处理(100%、60%、30%和15%自然光)条件下3年生胡桃楸幼苗(适应1年后)叶片光合能力的季节变化及其对光强的响应.结果表明:在春季,胡桃楸幼苗对光反应不敏感,夏季和秋季随着光强的增加,叶片的最大光合速率、最大羧化速率和最大电子传递速率均显著增加(P<0.05).光饱和点随光强的下降而降低(P<0.05),表观量子效率、暗呼吸速率和光补偿点在不同光环境下未发现显著差异.100%和60%自然光处理的幼苗相对生长率差异不显著,但是随着光强下降,相对生长率显著下降(P<0.05),为60%>30%>15%自然光处理.胡桃楸幼苗对不同的光环境表现出较强的适应性和可塑性;同时,通过降低光饱和点和减少碳积累,也能适应15%~30%自然光环境.  相似文献   
30.
为了了解尖唇散白蚁梳理清洁行为和交哺行为,为防治该种白蚁提供依据,通过定性观察和定量测定的方法对尖唇散白蚁的梳理清洁行为和交哺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尖唇散白蚁的梳理清洁行为主要由4龄以上工蚁完成,4~6龄的若蚁也参与,但不及工蚁频繁;梳理清洁行为占到其昼夜活动时间的1.6%左右,当白蚁体表沾染污物时,如体表沾有染料或真菌孢子等,梳理清洁行为的频率增加,占用的时间也增多,人为用染料污染白蚁体表,梳理清洁行为可占到6.5%;尖唇散白蚁的交哺行为可发生于各个品级之间,其中工蚁是交哺行为中最活跃的品级,其他各品级均可接受来自工蚁的饲喂;6龄以上工蚁对工蚁的染料食物交哺测试显示,取食后24 h受喂工蚁获得的食物量仅占原取食工蚁取食量的5.86%,48 h饲喂者与受喂者消化道食物量大致持平,并随时间推移逐渐减少,受喂者消化道中的食物始终低于饲喂者。本研究结果支持散白蚁的交哺行为属于层叠式交哺模式的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