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生物科学   13篇
  2019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88 毫秒
11.
11种不同类型杀虫剂对卷蛾分索赤眼蜂繁殖的亚致死效应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实验室条件下通过药膜法研究了11种不同类型的杀虫剂对卷蛾分索赤眼蜂Trichogrammatoidea bactrae Nagaraja成蜂的毒性, 并研究了杀虫剂对其繁殖的亚致死效应, 旨在评估各药剂对卷蛾分索赤眼蜂成蜂的安全性, 为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防治过程中杀虫剂的合理施用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表明, 卷蛾分索赤眼蜂成蜂对阿维菌素最敏感, 致死中浓度LC50和亚致死浓度LC30分别为0.1984和0.1660 mg/L, 其次为氟虫腈(0.2027和0.1903 mg/L)、溴虫腈(0.3069和0.2038 mg/L)、多杀霉素(1.3630和1.0481 mg/L)、杀螟丹(8.1042 和6.7891 mg/L)、高效氯氰菊酯(10.3647和5.8035 mg/L)和丁醚脲(11.5318 和9.9212 mg/L)。经亚致死浓度LC30的阿维菌素、溴虫腈、杀螟丹、丁醚脲、多杀霉素和氟虫腈处理后, 卷蛾分索赤眼蜂的寿命(1.00~1.67 d)显著缩短, 寄生卵量(0~21.70粒/雌)明显降低, 种群参数(净生殖力R0、内禀增长率rm、周限增长率λ和世代平均历期T)明显低于对照(P<0.05)。田间推荐浓度的茚虫威、氟啶脲、苏云金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虫酰肼对卷蛾分索赤眼蜂寿命及产卵量均没有不利影响, 但能通过缩短其世代平均历期T, 从而使净生殖力R0、内禀增长率rm和周限增长率λ增加。而经亚致死浓度LC30的高效氯氰菊酯处理后, 卷蛾分索赤眼蜂的寿命(3.77 d)显著延长, 寄生卵量(55.47粒/雌)明显提高, 种群参数明显高于对照(P<0.05)。结果说明, 氟啶脲、茚虫威、苏云金杆菌和虫酰肼对卷蛾分索赤眼蜂较安全; 丁醚脲对卷蛾分索赤眼蜂成蜂的寄生能力影响极大, 在田间施用时应当尽量避开卷蛾分索赤眼蜂成蜂的盛发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患儿与健康儿童的肠道菌群利用不同碳水化合物产生短链脂肪酸(short-chain fatty acids,SCFAs)的差异。方法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选择2016年12月至2017年10月解放军总医院儿科门诊的15例ASD患儿为研究对象,并匹配15名健康儿童为对照组;收集研究对象粪便,稀释成10%悬浊液,然后分别接种到以乳果糖(LAU)、乳糖(LAT)、棉籽糖(RAF)、低聚半乳糖(GOS)、低聚异麦芽糖(IMO)和低聚甘露糖(MOS)为单碳源的肠道微生态小型模拟发酵系统中批量发酵24 h,检测SCFAs浓度、底物降解率和产气气压。结果 ASD组患儿粪便SCFAs浓度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YCFA(无碳源对照培养基,蛋白发酵为主)培养基发酵后总SCFAs、乙酸和丙酸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509、-2.509、-3.007,P=0.011、0.011、0.002);在添加LAT、RAF、GOS、IMO和MOS的培养基发酵后总SCFAs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385、2.344、2.675、2.344、2.302,P=0.016、0.019、0.007、0.019、0.021),而含LAU的培养基发酵后,两组研究对象总SCFAs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ASD患儿肠道菌群利用蛋白发酵产SCFAs能力显著低于健康对照,利用碳水化合物产SCFAs能力显著高于健康对照。6种发酵底物中,乳果糖是最适合ASD患儿的碳水化合物,有改善ASD患儿肠道菌群产SCFAs的潜力。  相似文献   
13.
为了明确不同十字花科蔬菜挥发物对寄生蜂搜索寄主行为的影响,在室内利用“Y”型嗅觉仪测定了卷蛾分索赤眼蜂 Trichogrammatoidea bactrae Nagaraja 对小菜蛾 Plutella xylostella L. 常见的6种寄主植物(甘蓝Brassica oleracea、芥蓝Brassica alboglabra、 芥菜Brassica juncea、菜心Brassica parachinensis、萝卜Raphanus sativus和西洋菜Nasturtium officinale)及4个不同甘蓝品种的嗅觉行为反应,并用GC-MS对6种健康寄主植物的挥发物进行了化学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卷蛾分索赤眼蜂的嗅觉反应不仅与十字花科蔬菜的种类有关, 而且与同一种蔬菜的不同品种有关。6种寄主植物的完整植株对卷蛾分索赤眼蜂雌蜂均具有显著的引诱作用(P<0.05),并且不同种类之间的引诱力大小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其中西洋菜对卷蛾分索赤眼蜂的吸引力最强,其次是甘蓝、菜心和芥菜,萝卜和芥蓝的吸引力最差。在测试的4个甘蓝品种完整植株中,雅实绿对卷蛾分索赤眼蜂的引诱力极显著强于日本春夏秋(P<0.01)。GC-MS分析结果显示,6种蔬菜的挥发物中绝大多数是烷烃类物质, 其次是烯烃类物质,还有一些醛、醇、酯、酸、酮及噻唑类化合物。其中醛类是西洋菜挥发物中的特有成分,包括5种(2,3-二甲基苯甲醛、辛醛、壬醛、十一醛、十二醛),相对含量总计为4.90%,并且其烷烃类(33种)和醇类(6种)的相对含量分别为47.42%和5.66%, 均高于其他几种蔬菜,甘蓝中烯烃类(9种,5.52%)和酸类(4种,12.20%)的种类数和相对含量均为最高。本研究可为生产中蔬菜品种的合理布局和筛选寄生蜂的引诱剂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