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8篇
生物科学   70篇
  2023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21.
1.合成了75种不同结构的酰基苯肼化合物,测定了其对小麦锈病的疗效.发现以、NHNHC—R 为基本结构的一些化合物是优良的小麦锈病化学治疗剂,其中有20种化合物在0.05—0.1%的浓度时,对小麦锈病有优良的防治效果。 2.比较了化合物结构与疗效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结构的改变对疗效有很大的影响。 3.经过温室和田阆的反复药效测定,证明在酰基苯肼化合物中,p一甲酰苯肼(H40)疗效最好、药害轻微、结构简单、原料易得、制造与应用均较方便,是一个高效低毒的小麦锈病化学治疗剂。  相似文献   
22.
黑曲霉木聚糖酶的底物特异性和低聚木糖生产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对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木聚糖酶进行了纯化研究,结果表明,经Sephadex G-100和DEAE-SephadexA-50分离后,获得三个组分,称为X1、X2、X3。它们经PAGE电泳分析均为单一组分。对X1、X2、X3的相关性质,特别是底物特异性也作了研究,纯酶X3组分或部分纯化的酶可用于生产低聚木糖,产品得率为10%。  相似文献   
23.
木霉T6木聚糖酶制剂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木霉T6(Trichoderma sp.)产木聚糖酶固态发酵过程和木聚糖酶制剂制备,结果显示,固体曲培养4d时酶活力最高,固体曲最适液固浸提比为7:1。木聚糖酶在60~65%硫酸铵饱和度下盐析效果最好。冷冻干燥和40℃烘干酶粉得率分别为68.3%和45.7%。酶最适反应PH为4.5,最适反应温度50℃,在不同温度下1小时后的半失活温度为47.7℃。  相似文献   
24.
Rhizopus sp.PW358菌脂肪酶固态发酵生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Rhizopus sp.PW358菌的固态生长和产脂肪酶条件。结果表明:黄豆饼粉为培养基的基本成分,用来生产脂肪酶。培养基中可加入淀粉和蛋白胨作为碳源和源,有利于脂肪酶的合成,培养基的含水量以及金属离子Ca^2 ,Mg^2 的浓度也影响Rhizopus sp.PW358菌和脂肪酶 产生。在优化条件下,12g豆粉中含1.0g淀粉及0.5g蛋白胨、15ml营养盐中Ca^2 ,Mg^2 离子浓度分别为8.0和4.0g/L,培养基含水量为55.6%,在接种后培养48h,酶活力可达最大值320IU/g干培养基。脂肪酶的基本性质研究表明,酶的最适反应温度和PH分别为35℃和7.0,酶的半失活温度为53.5℃,不同的PH环境中,30℃保温1h后酶在PH6.5-8.5范围内较为稳定。  相似文献   
25.
以少根根霉 (Rhizopusarrhizus)脂肪酶为催化剂 ,有机溶剂为反应介质 ,合成了 3种短链脂肪酸酯 .研究了反应温度、溶剂、底物浓度、底物摩尔比、吸水剂用量等因素对酯化反应的影响 .确定了3种酯的最佳合成条件 :(1)己酸乙酯 :反应温度为 4 0℃ ,环己烷为溶剂 ,0 2 5mol L底物浓度 ,酸醇摩尔比为 1∶1 2 ;(2 )乙酸异丙酯 :5 0℃ ,环己烷为溶剂 ,0 15mol L底物浓度 ,摩尔比为 1∶1;(3)乙酸异戊酯 :5 0℃ ,异辛烷为溶剂 ,0 2 0mol L底物浓度 ,摩尔比为 1∶1.三种酯合成时均需 0 12 5g ml的0 5nm分子筛为吸水剂 ,在 8h后 ,合成酯转化率达到 97%~ 99% .  相似文献   
26.
钱芳 《生物学通报》2003,38(5):61-61
中学课本中 ,通过燕麦胚芽鞘的向光性实验说明 :“胚芽鞘的尖端能产生生长素 ,并从尖端运输到下部 ,能促使下部生长”。而对生长素为什么能使植物显示出向光性是这样解释的 :“这与单侧光引起的生长素分布不均匀有关。光线能改变生长素的分布 :向光的一侧生长素分布得少 ,背光的一侧生长素分布得多。因此 ,向光的一侧 ,细胞生长得慢 ,背光的一侧 ,细胞生长得快。结果 ,茎朝向生长慢的一侧弯曲 ,也就是朝向光源的一侧弯曲 ,使植物的茎表现出向光性。”受单侧光的照射发生生长素分布不均的部位究竟是胚芽鞘尖端、胚芽鞘下部、还是整个部分 ,在…  相似文献   
27.
木霉菌株T6木聚糖酶固态发酵条件和酶学性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吴克  蔡敬民  刘斌  张洁  潘仁瑞 《菌物学报》2001,20(2):191-195
研究了碳源和氮源、起始pH、接种量及温度等条件对一野生型木霉Trichoderma sp.T6菌株固态发酵产木聚糖酶的影响。在28℃培养4d后,酶活力可达1918IU/g干培养物。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50℃,最适反应pH4.5。不同温度保温1h后,测定酶的半失活温度为47.7℃,酶的pH稳定性也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8.
前言本世纪二十年代Kuhn等发现植物淀粉酶有两种类型,根据酶作用于淀粉时旋光度的变化,水解产物为α—型,有负的变旋光作用的称为α—淀粉酶;产物为β—型,有正的变旋光作用的称为β—淀粉酶。由于α—和β—淀粉酶在植物的生理生化过程和某些食品发酵工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同时测定这两种淀粉酶活力的方法,对农业、食品工业和淀粉酶的生化研究都具有实际的应用价值。苏联植物生理学家X.H.波钦诺克所著《植物生物化学分析方  相似文献   
29.
报道了产1.2%大肠杆菌菌株的选育、野生型苏氨酸操纵子的体内克隆、体外再克隆、再克隆的体外诱变以及苏氨酸克隆pTHR12-9-1的获得.还研究了产酸克隆对产酸受体产苏氨酸的影响.发现pTHR12-9-1对低产菌有增产效应,对高产菌则相反;并对此现象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30.
木聚糖酶(xylanase,EC3218)以内切方式水解植物材料中的半纤维素,产生木二糖以及木二糖以上的寡糖,也有少量的木糖和阿拉伯糖。该酶可以由细菌,放线菌和霉菌产生[1-3]。近年来研究发现,将木聚糖酶用于制浆造纸时的预漂白处理[4],可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