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生物科学   26篇
  2013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扁担塘螺类生产力的研究Ⅱ、纹沼螺的周年生产量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采用四种方法对扁担塘纹沼螺的周年生产量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四种方法得到的生产量吻合极好。生产量的去壳干重和带壳湿重分别是体长频度法,178.07mg  相似文献   
12.
武昌东湖软体动物的生态分布及种群密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报道1963年4—5月和10—11月两度在东湖101个采样点上进行软体动物定量采集的结果。软体动物计41种,隶10科、20属,其中腹足类的种类多,生物量也大,瓣鳃类则全系小型种类主要为河蚬(Corbicula fluminea),个体数及生物量都很低。根据10—11月的调查结果,全湖软体动物平均生物量为30.5克/平方米(平均个体数为134个/平方米),其中以铜锈环稜螺(Bellamya aerginosa)生物量最大(15.5克),其次为纹沼螺(Parafossarudus striatulus)(5.8克)和长角涵螺(Alocinma longicornis)(6.4克),这3种腹足类占全部软体动物生物量的90%以上,是东湖中的优势种类。它们的分布型式属大小不等的核心分布,其实际分布概率,符合P-E 分布的理论概率。环境分析表明铜锈环稜螺的分布主要取决于水深(r=-0.257;d.f.=99;p0.01);长角涵螺数量的多寡受制于水草的有无(均数比较:d.f.=99时,t′=7.656;t0.01≈2.641);而纹沼螺的分布则与水深有关(r=-0.697;d.f.=99;p0.01),又与水草的有无有关(平均数比较:d.f.=99时,t′=6.93;t0.01≈2.641)。    相似文献   
13.
本文共记载仙女虫科和颤蚓科的9个种,其中6个种是国内新记录,即森珀头鳃虫(Branchiodrilussemperi)、三齿尾盘虫(Derotrifida)、平叉吻盲虫(Pristinasynclites)、坦氏泥蚓(Ilyodrilustempletoni)、美洲管水蚓(Aulodrilusamericanus)、维氏沼丝蚓(Telmetodrilusvejdovskyi);同时将一亚种[昌都两栖吻盲虫(Pristinaamphibiorticachangtuensis)]提升为种[昌都小吻盲虫(Pristinellachangtuenssisstat.etcomb.nov.)]。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报道圆顶珠蚌、鱼尾楔蚌、中国尖嵴蚌、卵形尖嵴蚌育儿囊的特点和钩介幼虫的形态。应用光镜和扫描电镜对四种蚌的钩介幼虫形态进行了观察和比较。结果表明,四种蚌的育儿囊均为外鳃类的同生型,钩介幼虫为有钩型,幼虫的大小、形状、壳表面、壳钩、棘刺、幼虫丝、感觉毛等在不同种之间存在着差异。文中对这些特征在分类上的意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本文氡线蚓科(Enchytraeidae)半线蚓属(Hemienchytraeus)4种,其中2种为新种,即扁毛半线蚓(H.planisetosus sp.nov)和短囊半线蚓(H.brachythecus sp.nov)。另2种是国内新记录,即史氏半线蚓(H.stephensoni)和洛氏半线蚓(H.loksai)。  相似文献   
16.
蚌科钩介幼虫的比较形态学研究Ⅱ.六个种幼虫的形态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研究了真柱矛蚌、剑状矛蚌,洞穴丽蚌、角月丽蚌、三解帆蚌、褶纹完蚌等六种蚌的育作囊的类型和钩介幼虫的形态,应用光镜及扫描电僮对钩介幼虫的形态结构进行了观察和比较。结果表明 柱矛蚌、剑状矛蚌、三角帆蚌、褶纹冠的育儿囊为外鳃类同生型,洞穴丽蚌、角月丽蚌的育儿囊为外鳃类四生型、钩介幼虫可为二类:真柱矛蚌、剑状矛蚌、褶 纹冠蚌为有钩型,三角帆蚌、油穴丽蚌、角月丽蚌为无钩型。一些细微结构在不同种之间也存在着差  相似文献   
17.
我国对楯螺科种类的研究很少.在湖北保安湖,以及江西省南昌市艾溪湖、前湖,德安县共青城和庐山等地湖泊、池塘、溪流生境发现该科在我国的一新记录种平边笠贝Ferrissia parallelus,并对其贝壳形态、齿舌和栖息生境作了详细描述.目前,我国大陆已记录该科物种4种.  相似文献   
18.
采用三种方法对扁担塘长角涵螺的周年生产量进行了测算 ,结果表明 ,三种方法得到的生产量及P/B系数吻合较好。生产量的带壳湿重和去壳干重分别是 :体长频率法 ,2 .0 88g·m 2 ·a 1 ,0 .1 0 3g·m 2 ·a 1 ;Allen曲线法 ,2 .1 2 2g·m 2 ·a 1 ,0 .1 0 6g·m 2 ·a 1 ;瞬时生长率法 ,2 .2 73g·m 2 ·a 1 ,0 .1 1 4g·m 2 ·a 1 。对应的P/B系数为 4.3 ,4.3 ,4.0。  相似文献   
19.
武汉东湖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和动态的研究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根据1973—1975年对东湖底栖动物的调查研究结果,列出了31种东湖底栖动物的名录,比较了各湖区各类动物的现存量及其在不同年份的变动情况,进而估算了全湖底栖动物资源的蕴藏量。此外还分析了7个优势种在现存量中的意义及分布型式。环境分析表明:底栖动物的密度有随水深的增加而递减的趋势。昆虫和寡毛类在密度和生物量方面从属于湖水中总氮和总磷的含量,它们的生物量与湖水的有机物耗氧量也有从属关系。对以上关系进行了简单的数学描述。讨论了底栖动物在渔业上的合理利用问题,测算了湖中底栖动物的供饵能力,提出了青鱼和杂食性鱼类的增放量。从水质生物监测的角度,根据底栖动物的密度或生物量推算出五项生物指标数值,对各湖区污染程度和年变化情况作了初步评价。  相似文献   
20.
1973—1975年间,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在西藏自治区波密县易贡若果冰川(海拔4600公尺)等地,采到这种冰蚯蚓。冰蚯蚓标本分别承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曹文萱副教授和南京大学地理学系王富葆副教授送交我们进行分类研究;冰蚯蚓的显微摄影工作得到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蒋燮治副教授的热情指导和该所何楚华、郑英两同志的大力协助,特此一并致以谢意。 冰蚯蚓标本共82条。其中成熟的个体为52条,9条分别用作横切、纵切和矢切玻片进行观察。10条用于解剖观察,我们认为这种冰蚯蚓确为一新属、新种,兹描述于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