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1篇
生物科学   6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探讨CT、MR几种功能成像(包括CT灌注、MR灌注和DWI成像)综合应用在肝脏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37例常规CT和/或MR诊断信心不足的患者,补充进行了DWI成像、CT和MR灌注成像以辅助诊断。其中,18例为肝癌术后或TACE、RFA、PEI等方法治疗后,对肝脏复发或原病灶治疗后活性情况的判断;7例为对肝内多发病灶的检出及诊断;4例肝脓肿;肝腺瘤3例,FNH5例。结果:37例患者在结合了功能成像后做出的综合影像诊断,较单纯常规CT和/或MR扫描,诊断准确率和病灶检出率均有提高。7例肝癌术后患者,常规平扫及增强扫描对术区是否有有活性的肿瘤残存还是局部复发诊断困难,DWI成像诊断为术后的炎性增生或肝脏局限性灌注异常。后患者经随访3-6个月,一般状况和生化指标无明显异常,且影像表现基本无变化。11例原发性肝癌TACE、RFA、PEI等方法治疗后的患者,CT和/或MR常规平扫及增强扫描可疑病灶仍有部分活性区但不能确定,加扫了DWI成像,其中的7例进行了MR灌注成像,6例进行了CT灌注成像。经ADC值以及灌注值的评估,病灶坏死区和残留活性区的区分更加明确。7例肝内多发病灶的患者,DWI图像较MR常规扫描检出病灶数目多且病灶显示更为清晰;4例肝脓肿、3例肝腺瘤,5例FNH患者常规CT/MR表现不典型,未能明确良恶性诊断,经DWI和灌注扫描均获明确定性,3例肝脓肿经超声导引下肝穿刺证实,2例肝腺瘤和3例FNH经受术证实,其余病例经临床及影像随访证实。结论:功能成像作为常规扫描的有益补充,其诊断价值不容忽视,可以提高病灶检出率和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22.
广州市从化地区风水林药用植物资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实地考察及文献查证,广州市从化地区风水林药用植物共353种,隶属于109科233属,包括蕨类植物26种,裸子植物4种,单子叶植物24种,双子叶植物299种。对药用植物物种组成、生活类型、优势科、药用功效、药用部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药用植物药用功效以清热解毒、疏风解表为主,种类占29.10%;药用部位以根入药的居多,占30.45%。此外,文中列出风水林药用植物资源中珍稀濒危植物生境及其功效。  相似文献   
23.
林伟 《蛇志》2005,17(2):75-75
蹼状阴茎又称阴茎阴囊融合,临床上较为罕见,我院收治1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4.
氧化亚氮(N2O)作为三大温室气体之一,追溯其来源已经成为研究热点,稳定同位素技术在土壤N2O来源追踪方面已得到广泛应用.本文概述了产生N2O的微生物、产生过程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综述了国内外关于利用N2O同位素特征值δ15N、δ18O和SP值(N2O分子内15N在不同位置上的位嗜值)分析其来源的研究进展,以期为今后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其中关于SP的研究在国内尚属初级阶段,因此本文重点介绍国外SP在其溯源上的研究情况,并对今后国内相关研究提出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25.
通过实地调查和文献查证,确证广东惠东莲花山白盆珠自然保护区内共有940种(含变种)药用植物,隶属于188科578属,包括蕨类植物66种、裸子植物16种和被子植物858种。对区内药用植物习性特点、药用部位和优势科的分析表明,药用植物功能类型以清热解毒为主,占21.56%;珍稀保护植物23种,包括15种兰科植物;莲花山白盆珠药用植物种数比面积为0.07,与邻近的象头山相近,低于鼎湖山、南昆山和罗浮山。此外,文中列出了区内具有较好应用前景的常见药用植物种类及其药用功能和自然生境。  相似文献   
26.
1 产生 H2 O2 菌斑微生物192 3年 ,Mclead和 Gorden首先报道肺炎链球菌能产生H2 O2 ,后来学者们又相继发现 β溶血性链球菌和乳杆菌也能产生 H2 O2 [1 ]。尽管口腔菌斑细菌种类多 ,数量大 ,但目前发现能产生 H2 O2 的微生物主要局限于 α-溶血性链球菌。最后一项研究利用超细胞生物化学的方法在龈上菌斑和牙周病变部位的龈下菌斑中观察到一些产生 H2 O2 细菌 ,发现H2 O2 主要存在于细菌的胞膜和胞质中 [2 ]。由于培养条件 ,外源性糖的种类及浓度和采用检测方法不同 ,有关口腔能产生H2 O2 细菌种类的报道存在差异 ,但就产生 H2 O2 …  相似文献   
27.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构效关系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为建立抑制剂与α 葡萄糖苷酶之间的构效关系 ,按照Dixon的方法测定了多种糖及糖衍生物的抑酶性 .共出现 3种Dixon曲线 ,分别代表了 3种不同的酶结合方式 .这些糖和糖衍生物的结构变化 (如羟基构象、C 1位取代基、聚合度等的变化 )都会影响其与酶的结合能力 .结果表明 ,与酶有高结合力的物质需要满足一定的结构要求 ,如恰当的羟基构象、阳离子、共价连接的环形成的半椅状或椅状构型等  相似文献   
28.
在随机引物建库的基础上 ,通过交叉设计引物及加单链DNA接头 ,应用RT PCR技术克隆了家蚕质多角体病毒dsRNA片段Ⅳ的全长cDNA ,并测定了它的全序列。该片段长 3,2 6 2bp ,含有一个完整的开放读码框 ,编码一个长 1 ,0 5 8氨基酸的成熟多肽。序列分析表明 ,该片段与日本BmCPV片段Ⅳ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 89% ,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 95 %。  相似文献   
29.
本文对2010—2015年全国口岸从美国进境松木中截获的齿小蠹进行了分析,分别对美云杉齿小蠹Ips borealis、美雕齿小蠹I.calligraphus、混点齿小蠹I.confusus、重齿小蠹I.duplicatus、南部松齿小蠹I.grandicollis、蒙大拿齿小蠹I.montanus、似混齿小蠹I.paraconfusus、白云杉齿小蠹I.perturbatus、美松齿小蠹I.pini、平额重齿小蠹I.plastographus、十二齿小蠹I.sexdentatus、云杉八齿小蠹I.typographus 12种昆虫的进境寄主进行统计,对截获频次进行分析对其成虫的主要形态特征进行了描述,编制了分种检索表,对检疫鉴定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0.
目的:研究uPA和uPAR在卵巢癌中的表达,分析其与卵巢癌的发展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60例上皮性卵巢癌、20例交界性卵巢肿瘤及20例良性卵巢肿瘤组织中uPA、uPAR及表达,并结合临床病理因素进行分析。结果:(1)uPA、uPAR、在上皮性卵巢癌中的表达率(75%,66.7%)明显高于交界性卵巢肿瘤(40%,30%)及良性卵巢肿瘤组织(30%,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uPAx2=22.078,P0.001;uPARx2=19.510,P0.05),而交界性卵巢肿瘤与良性卵巢肿瘤组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uPA、uPAR在恶性卵巢肿瘤中阳性表达率与手术病理分期、组织分级和有无淋巴结转移有关;晚期癌组阳性表达率高于早期癌组(uPAx2=14.400,P0.05;uPARx2=9.6,P=0.002);低分化癌组的阳性表达率高于中高分化癌(uPAx2=15.002,P0.05;uPARx2=36.906,P0.05);有淋巴结转移癌组阳性表达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癌组(uPAx2=13.333,P0.05;uPARx2=15.313,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但是与癌症病理类型、病人年龄、肿瘤大小无关。uPA与uPAR的表达存在正相关。结论:在uPA和uPAR可通过促进血管生成和降解细胞外基质(基质)和基底膜,在肿瘤的侵袭和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uPA及uPAR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表达上调,支持这些因子在肿瘤浸润和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二者有可能作为预测上皮性卵巢癌预后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