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42篇
生物科学   12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为了寻找驱除美洲钩虫效果更好的药物,建立较稳定的美洲钩虫动物模型是必要的。Yoshida等(1960)曾用经肤感染的方法,使美洲板口线虫(以下简称美洲钩虫)在幼犬体内获得完全发育,Sen和Seth(1967)、Yoshida等(1967)以及任海南等(1976)报道该虫可在金色仓鼠(Mesocyicetus auratus)和家兔等动物体内发育成熟,但一般寄生成虫甚少,且易于自然排出。张孝蓉等(1979)报告美洲钩虫能在注射激素的长爪沙鼠(Meriones unguiculatus)(以下简称沙鼠)体内发育为成虫。1980~1982年我们又进一步观察了虫体的发育与激素、宿主细胞免疫功能的关系,并应用该模…  相似文献   
32.
自2015年发布《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以来,相关配套政策相继出台,分级诊疗制度能否持续有效贯彻落实,仍需法律层面的调整和保障。为此,针对当前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作者进行了深入调查分析,提出了立法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33.
陕北撂荒地上优势蒿类叶片解剖结构及其生态适应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杨超  梁宗锁 《生态学报》2008,28(10):4732-4738
对陕北丘陵区撂荒地上处于自然恢复演替不同时期的3种优势种蒿类铁杆蒿(Artemisia gmelinii Web.)、茭蒿(Artemisia giraldii Pamp.)、猪毛蒿(Artemisia scoparia)的叶片解剖结构进行了观察研究的结果表明,随着演替序列的发展,3种蒿类的栅栏组织随演替时间的推移呈现出全栅型-环栅型-过渡型的趋势,叶片解剖结构说明越靠近演替前期的蒿类对干旱的适应性越强。此外,3种蒿类的栅栏组织排列都很紧密,表皮细胞排列不规则,且具有表皮毛和腺毛等旱生适应结构;在猪毛蒿和茭蒿中还发现了特化的气腔结构。这些特征均能说明这些蒿类植物具有很好的抗旱适应性,作为环境改造的先锋物种,它们在当地的自然植被恢复演替中起着积极的正向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34.
研究了中国线波纹蛾属Wernya Yoshimoto,1987,记述2新种,巨钩线波纹蛾W.hamigigantea sp.nov.,曲线波纹蛾W.cyrtoma sp.nov.,中国1新纪录种及其1新亚种,灰褐线波纹蛾海南亚种W.griseochrysa hainanensis subsp.nov.;修订了纽线波纹蛾W.thailandica Yoshimoto,1987在中国分布的亚种;取消了W.solena(Swinhoe,1894)和W.punctata Yoshimoto,1987在中国的分布记录。给出中国线波纹蛾属7种2亚种的检索表。  相似文献   
35.
慢性病毒型肝炎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目前尚缺乏理想的实验动物模型来阐明其具体的发病机制,从而使得对其防治的研究受到限制。本研究采用纯化的3型鼠肝炎病毒(MHV-3)经腹腔注入近交系C3H/HeJ小鼠体内,小鼠感染MHV-3后,约63%存活,存活的小鼠一般情况较正常对照组差,肝脏组织呈现持续炎性改变,血清ALT、AST升高而TP、ALB有所下降,与人类慢性病毒性肝炎的发生发展极为相似,可作为研究慢性病毒性肝炎的比较理想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36.
37.
我们在有的实验中,曾用十二指肠勾口线虫[Ancylotoma duodenale(Dubini,1843)Creplin,1845]的感染期幼虫人工感染幼犬。在解剖许多幼犬的过程中,曾见到两起异常现象:一为两条十二指肠勾口线虫雄虫同时与一条雌虫交配;另为两条十二指肠勾口线虫雌虫分别紧紧地咬吸在两条绦虫体上(分别见图1、2、3)。我们在一幼犬小肠中检获十二指肠勾口线虫雌虫32条,雄虫39条,为1:1.2。其中有两条雄虫同时与一条雌虫交配在一起。在发现异常交配的20厘米肠段中,雌虫9条,雄虫18条,其比例为1:2。显然与上述的比例不同。是否由于雄虫多于雌虫,而导致此种异常交配,还有待今后继续观察。  相似文献   
38.
荧假单胞杆菌化感作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引  言化感作用 (Allelopathy)是指一种植物或微生物通过产生化学物质而对其它生物产生的直接或间接的刺激或抑制作用[7] .虽然有关高等植物之间化感作用的研究已有大量报道 ,但微生物对高等植物的化感作用研究报道却较少 ,尤其是细菌在生态系统中的化感作用往往被忽视[1] .荧光假单胞杆菌 (P .fluorescens)是定殖于植物根际的优势细菌种群 ,此类细菌以其分布广、适应能力强、繁殖速度快、易于人工培养等特点 ,成为最具生防潜力和应用价值的生防菌[5] .对陕西农田土壤有益微生物的筛选研究中发现 ,一株荧光假单胞杆菌培养液对番茄灰霉…  相似文献   
39.
红树林滨海湿地是在周期性咸水、淡水作用下形成的特殊生态系统,其沉积物中有机质含量丰富,微生物驱动的营养物质循环活跃。由于红树林沉积物中硫酸盐含量高、硫化物种类多,因此红树林是研究硫元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和机制的理想系统。本文综述了红树林生态系统中主要的硫元素循环过程,重点总结了硫氧化和硫酸盐还原过程及其功能微生物,分析了影响硫氧化和硫酸盐还原的主要环境因素,并对红树林沉积物中微生物驱动硫循环的重点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鉴于微生物驱动的硫循环过程耦合碳、氮和金属元素循环,本文可为深入探究微生物驱动的生物地球化学元素循环耦合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0.
2001~2013年,采用样线法和定点观察法对陕西省榆林地区鸟类进行了调查,并与1958~1980年鸟类资源调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2001~2013年共记录鸟类243种,隶属于18目53科;较1958~1980年调查结果(148种,隶属于17目47科)增加95种。其中,新增加了陕西省鸟类新纪录3种。从动物地理区划来看,古北界增加了75种,东洋界增加了10种,广布种增加了18种;从居留型情况来看,留鸟增加了26种,夏候鸟增加了20种,冬候鸟增加了16种,旅鸟增加了31种。同时,分析了全球气候变暖和生态环境变化下,陕西榆林地区鸟类组成、区系和生态分布上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