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54篇
生物科学   12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文浩  李彦  刘杏忠  高昊  姚新生 《菌物学报》2012,31(2):267-274
从一株青霉菌Penicillium sp.(XZ075)的发酵粗提物中分离了4个4,5-环氧环己烯类新结构次生代谢产物penoxides A-D(1-4)和同类型的已知化合物eupenoxide(5),并采用质谱和核磁共振技术确定了新化合物的结构。化合物1的绝对构型是通过与已知化合物5比对核磁数据确定的,而2-4的绝对构型是通过与化合物1比对CD谱图确定的。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化合物1,2及4对宫颈癌细胞(HeLa)具有中等的细胞毒活性。  相似文献   
92.
地下水是干旱荒漠区潜水灌丛植物的重要水分来源,为认识地下水埋深对潜水植物功能性状的影响,利用蒸渗仪群配备的全自动补水仪设置两组地下水埋深(2和3.5 m),测定幼龄梭梭生长季同化枝水力性状、气体交换特征和根系形态参数.结果表明:与地下水埋深2 m相比,地下水埋深3.5 m处理幼龄梭梭黎明前同化枝水势、饱和膨压渗透势和根...  相似文献   
93.
荒漠生态系统中, 水是植物生长最主要的限制因子。为了比较同一生境下不同荒漠植物的水分来源特征, 选取了同一生境下的多枝柽柳(Tamarix ramosissima)、白刺(Nitraria sibirica)和红砂(Reaumuria soongorica), 测定了这3种植物茎水和各潜在水源(降水、土壤水和地下水)的氢、氧稳定同位素比率(δD和δ18O)值, 并利用IsoSource软件计算了3种植物对潜在水源的利用比例。结果表明: 红砂和白刺的茎水δD和δ18O值及其水分来源有明显的季节波动特征。其中, 红砂为浅根系植物, 春季(3-5月)以表层土壤水为主要水源, 夏秋季节(6-10月)表层土壤含水量显著降低, 其主要的水分来源逐渐偏向于较深层的土壤水; 白刺的根系分布范围介于红砂和多枝柽柳之间, 在春季能够较多地利用表层土壤水, 而到了夏秋季节, 所利用的水分更多地来源于深层土壤水或地下水; 多枝柽柳为深根系植物, 其90%以上的水分来源于深层土壤水和地下水, 而且茎水δD和δ18O值及其水分来源没有季节波动特征。3种植物水分来源特征的差异与其水分利用策略密切相关, 同时, 也说明荒漠灌木可以通过自身调节向着最优(最有利)表现型发展, 从而最大限度地获取水分。  相似文献   
94.
施肥对蔬菜产量的影响——以寿光市设施蔬菜为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寿光市具有代表性的51个设施大棚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分析了化肥施用对蔬菜产量的影响、有机肥施用与增产的关系、施肥量的影响因素和演变规律等.结果表明: 寿光市设施大棚周年投入肥料养分平均为N 3338 kg·hm-2、P2O5 1710 kg·hm-2、K2O 3446 kg·hm-2,是当地小麦 玉米轮作种植模式的6~14倍,其中,化肥投入的氮、磷、钾量分别约占总量的35%、49%和42%.化肥投入的氮、磷、钾量对蔬菜产量没有显著影响,有机肥投入对蔬菜表现出明显的增产效果.随大棚棚龄的增加,化肥氮、磷、钾的投入量没有显著的变化,有机肥投入量明显降低.蔬菜种植种类、模式和大棚棚龄的差异是导致大棚养分投入量差异大的原因之一.近十几年来,寿光市设施大棚蔬菜有机肥养分投入量明显增加,化肥氮和磷的投入量呈现下降趋势,化肥钾的投入量增加显著,氮、磷、钾养分投入比例日趋合理.  相似文献   
95.
花粉发育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1,自引:3,他引:18  
近年来,随着现代生物学技术及分子生物学技术在花粉生物学研究领域中广泛的应用,从而使花粉发育过程中一些关键问题及其有关分子机理的研究均获得了重要进展。目前已克隆了许多与花粉发育有关的,并鉴定了一些花粉发育的突变体。本文针对花偻发育过程中的细胞质改组;胼胝质壁、淀粉粒和细胞器的动态变化;绒毡层的发育;花粉发育特异基因;以及不对称分裂和细胞命运等几个生物学问题的研究进展作了简要综述,最后还提出了一些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96.
利用已构建的含有短芽孢杆菌(Bacillus brevis)和产气肠杆菌(Enterobacter aerogenes)α-乙酰乳酸脱羧酶(α-acetolactate decarboxylase, α-ALDC)基因的工程菌株,并使它们分别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获得重组α-ALDC。在实验室,用 2L体积的麦芽汁进行啤酒生产试验,添加 2种重组α-ALDC后,使啤酒中的双乙酰含量快速下降到或始终保持在0.1mg/L以下。证明得到的重组a-ALDC能有效地降低啤酒中双乙酰含量。  相似文献   
97.
目的:原核可溶性表达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hIGF-1)并进行生物活性测定。方法:PCR扩增hIGF-1核酸序列,克隆至融合表达载体pET-DsbC中,转入大肠杆菌BL21(DE3)进行诱导、表达和纯化,对融合蛋白DsbC-hIGF-1分别进行酶切、Western印迹和生物活性测定。结果:融合蛋白DsbC-hIGF-1在原核系统内经IPTG诱导,主要以可溶性形式表达,其表达量占菌体总蛋白量的30%~35%,Western印迹和MTT法测定结果证明重组DsbC-hIGF-1蛋白具有较强的抗原活性和明显的促NIH/3T3细胞增殖作用。结论:融合蛋白DsbC-hIGF在大肠杆菌中以可溶性表达形式存在并具有类似天然hIGF-1的生物活性,这对进一步研究hIGF-1的结构和功能,开发相应的基因工程产品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8.
摘要 目的:探讨安神定志汤联合"调肝熄风"针法对多发性抽动症(TS)患儿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激素和行为心理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选自2017年2月~2020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8例TS患儿,将其按照信封抽签法分为对照组(n=49)和研究组(n=49)。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安神定志汤联合"调肝熄风"针法治疗。对比两组疗效,耶鲁抽动严重程度综合量表(YGTSS)、儿童行为量表(CBCL)评分,皮质醇(COR)、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水平及复发率。结果:研究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7.76%(43/49),高于对照组的65.31%(32/49)(P<0.05)。治疗6周后,两组患儿CBCL、YGTSS评分均明显降低,且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6周后,两组患儿COR、ACTH水平均明显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儿的复发率为10.20%(5/49),低于对照组的32.65%(16/49)(P<0.05)。结论:安神定志汤联合"调肝熄风"针法治疗TS,能显著减轻患儿的抽动症状,改善行为心理状态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功能,提高患儿治疗效果,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99.
记述我国星水虻属5新种,即基褐星水虻Actina basalis sp.nov.,贡山星水虻A.gongshana sp.nov.,长角星水虻A.longa sp.nov.,腾冲星水虻A.tengchongana sp.nov.和张氏星水虻A.zhangae sp.nov.。新种模式标本保存在中国农业大学昆虫博物馆。1基褐星水虻,新种Actina basalis sp.nov.(图3~4)新种与西藏星水虻A.xizangensis Yanget Nagatomi有些近似,但触角比头部短,中足胫节基部暗黄色。正模♂,云南金平保护站,2006-05-18,张俊华采。副模2♂♂,云南金平丫口,2006-05-18,张俊华采。2贡山星水虻,新种Actina gongshana sp.nov.(图5~6)新种与双叶星水虻A.bilobata Li,Zhanget Yang近似,但前足胫节褐色且基部暗黄色,触角鞭节黑色且基部黄褐色,阳茎三叶。正模♂,云南贡山丹侏,2007-05-18,刘星月采。副模2♂♂,同正模。3长角星水虻,新种Actinalonga sp.nov.(图1~2)新种与变星水虻A.varipes Lindner近似,但头胸背面紫色,触角比头部长。正模♂,西藏林芝,3050m,1978-06-04,李法圣采。4腾冲星水虻,新种Actina tengchongana sp.nov.(图7~8)新种与黄端星水虻A.apici flava Li,Zhanget Yang近似,但头部背面紫色,生殖基节腹面愈合部基部呈V型凹缺,阳茎中叶钝而侧叶端部稍内弯。正模♂,云南腾冲自治,2007-05-31,刘星月采。5张氏星水虻,新种Actinazhangae sp.nov.(图9~10)新种与长突星水虻A.elongata Li,Zhanget Yang很近似,但后足腿节无褐色前条纹,后足胫节基部褐色,M3不直接与盘室相连。正模♂,云南金平丫口,2006-05-18,张俊华采。  相似文献   
100.
光降解在凋落物分解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者认识到光降解可能在凋落物分解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对光降解的作用机制,光降解在碳循环、养分循环中的作用,光降解与微生物分解的关系,以及影响光降解的因素进行了综述.光降解对凋落物分解过程同时具有正效应和负效应,正效应指光降解通过氧化有机质,或是改变凋落物自身理化性质使其更易淋溶和分解,负效应指高光辐射对分解者产生不利影响从而押制微生物分解.在光降解过程中光化学矿化产生CO2是生态系统碳流失的主要机制.除紫外光外,可见光中的蓝、绿光波段也对凋落物的降解产生影响.光降解作用的大小受到水分状况、凋落物化学性质和凋落物的暴露面积的影响.最后,讨论了该领域有待深入研究的方向,指出今后应当重点对光降解研究方法,光降解与环境因子的交互作用,光降解作用的空间差异,光降解与微生物分解的相互关系及其作用强度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