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8篇
生物科学   3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李建龙  蒋平  戴若兰 《生态学报》1998,18(5):504-510
利用1991~1996年在新疆天山北坡不同草地类型上观测的草地可食产量,环境与遥感资料等,使用RS技术、GPS和GIS集成系统进行了多重相关分析和遥感估产技术的深入研究,并在图象处理、信息提取、信息应用和RS-GPS-GIS一体化估产方法及遥感知识与草原生态专业知识结合方面获得一定研究进展。研究结果表明,4个草地类型的可食鲜干草产量与两种遥感绿度值间存在着极显著相关性(P<0.01),r值均在0.679以上,且通过F检查和精度分析。一般在类型Ⅱ、Ⅲ和Ⅳ,是鲜草产量与RVI相关性好于NDVI,而在类型Ⅰ则相反。进而从6种数学方程式中选优,建立了地学、光学和非线性遥感估产模型,并在实际估产中加以应用、检验和给出了生态学解释及机理分析,使大面积草地可食牧草遥感估产精度达到75.8%以上,实现了遥感大面积估产目标和草地生态学意义及RS-GPS-GIS与草地专家系统一体化集成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高效降解3-苯氧基苯甲酸(3-Phenoxybenzoic acid,3-PBA)的鞘氨醇单胞菌(Sphingomonas sp.) SC-1对苯酚的降解特性。【方法】采用HPLC测定微生物降解体系中苯酚残留量,考察环境条件对菌株SC-1降解苯酚的影响;分析不同培养时间苯酚降解体系混合样品的HPLC谱图,确定其降解中间产物。【结果】菌株SC-1能在基础盐培养基中以苯酚为唯一碳源和能源生长,在初始pH 7.0、30 °C条件下,24 h可完全降解100 mg/L苯酚;Cu2+、Ba2+、Mn2+等对其降解苯酚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HPLC谱图分析,初步确定邻苯二酚是菌株SC-1降解苯酚的中间产物,且该菌株可在48 h内完全降解100 mg/L邻苯二酚。【结论】菌株SC-1对苯酚及邻苯二酚均有较强的降解能力,为完善3-PBA的降解途径及污染3-PBA或含酚废水或含酚农药残留的降解提供了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颈动脉狭窄患者在行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后认知功能的变化情况,并分析CT灌注成像(CTP)对手术疗效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0月到2018年3月在济宁医学院附属日照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颈动脉狭窄患者80例,其中有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49例作为有症状组,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31例作为无症状组。所有患者均接受颈动脉支架置入手术及CTP检查,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简易智能精神状况量表(MMSE)、搭火柴测验(Stick Test)综合评价颈动脉狭窄患者的术前、术后1周、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认知功能的变化情况,比较有症状组和无症状组患者的CTP相对灌注参数。结果:术后1周,颈动脉狭窄患者的MoCA总分、视空间/执行能力、注意力、延迟回忆以及MMSE总分、Stick Test总分较术前有所降低(P0.05);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颈动脉狭窄患者的MoCA总分、视空间/执行能力、注意力、延迟回忆以及MMSE总分、Stick Test总分较术前有所升高(P0.05)。术前,有症状组的相对血流达峰时间、相对平均通过时间长于无症状组,相对脑血流量低于无症状组(P0.05);术后1周,无症状组的相对血流达峰时间较术前有所缩短,且短于有症状组(P0.05);术后1周,有症状组的相对血流达峰时间、相对平均通过时间较术前有所缩短,相对脑血流量较术前有所升高(P0.05);两组术前、术后1周相对脑血容量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后患者会出现暂时的、可逆的认知功能恶化,但最终认知功能会得到明显的改善。CTP可发现异常的脑灌注情况,同时能够较好地评价颈动脉支架置入术治疗颈动脉狭窄患者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利用遥感光谱法进行农田土壤水分遥感动态监测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李建龙  蒋平  刘培君  赵德华  朱明  徐胜 《生态学报》2003,23(8):1498-1504
自 1 997年 4月至 1 998年 1 0月 ,在甘肃省定西县进行了大面积 0~ 5 0 cm土层农田土壤水分按每 1 5 d本底资料实际观测 ,对此间收到的 5幅 TM与 7幅 NOAA卫片数据资料进行了加工处理 ,并对地面光谱资料也进行了观测。在光谱反演与光谱和土壤水分相关性分析基础上 ,利用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 ,初步建立了典型试验区 ( 3× 3km2 )遥感信息与土壤含水量之间的遥感光谱相关监测模型 ,做出了观测区土壤水分含量分布图和得到了大面积农田土壤水分宏观动态监测结果 ,并同地面实测土壤水分进行了精度校正。研究结果表明 ,文中提出的“光学植被盖度”概念 ,对土壤水分遥感监测研究是有益的 ,利用遥感光谱法和数学统计方法求出了有关物理参数 ,初步建立了 TM与 NOAA光谱水分监测模型 ,其模型监测 0~2 0 cm土层含水量的精度达到 90 %以上 ,实际监测土壤水分精度达到 72 .3% ;在遥感监测 2 0~ 5 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中 ,利用遥感模型监测土壤水分精度达到 80 %以上 ,实际遥感监测精度达到 60 %左右 ,其结果可有效指导干旱半干旱雨养农业区春耕时间和动态监测大面积土壤墒情 ,可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另外 ,经地面大量观测表明 ,一般来说 ,当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最大持水量的 5 5 %~ 85 %时 ,从生长状况和经济  相似文献   
15.
上海市景观格局梯度分析的空间幅度效应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朱明  徐建刚  李建龙  徐胜  宋量刚 《生态学杂志》2006,25(10):1214-1217
基于2002年上海市土地利用图,利用梯度分析方法,探讨了空间幅度变化对城市景观格局分析的影响。结果表明,景观指数随着空间幅度变化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规律。当幅度较大(≥5km)时,景观指数沿土地利用样带变化平缓,表现出一定的梯度规律。而当幅度较小(≤3km)时,景观指数沿土地利用样带变化波动较大,规律性不明显。不同景观指数沿样带的表现也有差异,景观比例、斑块密度和景观形状指数的梯度变化规律比较明显,而最大斑块指数、平均斑块分维度、Shannon多样性指数和景观聚集度指数的变化规律不明显。因此,5km的幅度是城市景观格局梯度分析比较合理的尺度。  相似文献   
16.
冷季型草坪草对高温胁迫的生理生态适应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温是制约草坪草(尤其是冷季型草坪草)生长的重要生态因子之一。然而,草坪草本身都具有一定的耐热性,特别是通过其体内的一些生理和生化机制能够抵御和适应一定程度和时间的热胁迫,比如通过植物体内细胞膜膜脂组分的变化、抗氧化系统对氧自由基的清除、热激蛋白的合成以及一些其它物质代谢的渗透调节以获得耐热性,从而缓减高温对其的伤害。本文结合作者数年的研究成果,就这两个方面综述了国内外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了目前有关这些方面研究的不足以及今后研究的重点,以便为揭示冷季型草坪草在夏季所受高温伤害机理以及热适应机理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7.
南宁市几个功能区的植被群落结构特征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借助数量分析技术分析了广西南宁市植被结构特征。结果表明:(1)主要的绿化乔木有45种,灌木24种。这些植物基本上代表了南宁市绿化植物的主体,但在生物量比重等方面,还是少数种类占主要优势,亟待调整。(2)绿地植被群落的平均胸径与密度成极显著负相关,显示城市植被与自然植被的相似性,而总冠幅盖度与总密度和综合重要值之间成极显著正相关,则显示了城市人工植被的特殊性;(3)绿地面积与胸径成显著正相关,而与密度、冠幅盖度成极显著与近显著的负相关,与重要值成负相关,则显示空间资源对群落特征的影响与自然植被是相似的;(4)聚类分析与主分量分析反映了人工绿地的群体特征,分类结果与功能区划分基本一致,个别样地则不一致;无论格局多样化,还是格调较为均一的绿色景观,均反映了人文美学价值取向对绿地建设的影响;(5)整体上看,南宁市植被结构还存在较大的优化空间。  相似文献   
18.
山西历山自然保护区山麻雀的繁殖习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山麻雀每年4月中旬迁来历山自然保护区,9月下旬迁离。繁殖前的种群数量为1.90只/km,繁殖后为2.50只/km。最早营巢见于5月11日,最早产卵见于5月22日,窝卵数4-6枚,孵化期12-14天,孵化率为93.75%。巢内育雏和巢外抚幼分别为13和11天 ;雏鸟的成活率为78%;繁殖力为2.16只。  相似文献   
19.
利用PPR新方法建立草地产量增长模型及生态成因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新型的投影寻踪回归(PPR)统计方法,对新疆天山北坡蒿属荒漠草地上观测的3a草地产量和其它6个相关生态因子数据,进行了多元回归统计分析和PPR分析,建立了PPR新型牧草增长模型,并进而做了产量生态成因机理分析和理论解释,研究结果表明,在一般年份下,干草产量在不同年代不同季节约随降水量的分配状况而发生有规律的变化,产量分配呈现双峰模式;在降水量,积温和光照时数3个影响产量形成和高低的生态因子中,尤以降水量影响最明显,是主导生态因子,但牧草生长发育状况和增长类型则是水热因了,质地,牧草生态习性和种类组成共同作用的结果;在建立草地产量增长模型和成因机理分析过程中,充分运用PPR统计方法成功地克服了非正态非线性高维数据点稀疏所造成的“维数祸根”和自动排除了无关因子及人类因素的干扰,提高了建模的精度和效能,并给出各自变量因子对建模贡献率大小的效果,科学地揭示了用其它多元回归统计方法,所难以发现的数据内在的结构特征和规律性,进而,运用建立的PPR模型,较好地估测和拟合实测产量值,使模型估产精度达90%以上,并通过了效果检验和给出了贡献率统计分析,在6个自变量因子中,对牧草产量增长量贡献值最大的是生长时期(T),其次为土壤含水量(SW),降水量(PR),气温(AT)和土壤温度(ST),最小为草地类型(GT)值,多年研究结果为合理利用天山草地和深入了解草地生态系统形成机理,提供了坚实的科学依据和建模的新方法等。  相似文献   
20.
朱明  濮励杰  李建龙 《生态学报》2008,28(6):2753-2753~2763
尺度是景观生态学和遥感领域的重要问题,已有研究主要考虑景观的粒度效应,很少涉及遥感影像空间分辨率对景观格局,尤其是对城市景观格局的影响.基于2000年和2002年分别由ETM 和IRS-PAN影像解译得到的土地利用图,从景观和类型两个层次分析了不同粒度下上海市一城市化样带的景观格局.结果表明,城市景观有明显的尺度效应,空间分辨率和粒度变化都会影响城市景观格局,而道路等线性廊道对尺度变化的敏感则是造成这一影响的主要原因.斑块密度、边界密度、平均斑块分维度、景观聚集度和最大斑块指数的粒度效应比较明显,而景观比例、Shannon多样性指数对粒度变化并不敏感.高分辨率影像适用于城市景观格局,尤其是破碎度的分析,其用于分析的合适粒度是5~10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